英國兒童媒體素養調查報告摘錄

  推動媒體素養,是2003年「傳播法案」第十一條賦予電信管理局(Ofcom)的責任之一。電信管理局在與各關係者正式討論之後,將媒體素養界定為「在各種脈絡下近用、理解、創製傳播內容的能力」。本報告即沿襲此一定義的三項內涵。

近用(Access):指是否擁有媒體設備,以及使用的深度和廣度。
理解(Understand):指對每一個媒體平台內容的興趣和使用能力,關心的程度和範圍,對電視和網頁內容的信任度,以及電視和網頁安全措施。
創製(Create):指民眾對於參與內容創製的信心,以及從事諸如使用社交網站之類創造性活動的興趣。
    
  就各式各樣媒體的使用而言,兒童是社會上最活躍、最專注的一群。有小孩的家庭,明顯比沒有小孩的家庭擁有更多的媒體設備。我們的研究也發現,年齡、性別、社會經濟條件,是使用何種媒體、在何處使用、如何使用的決定因素。

  要瞭解兒童的媒體素養,很重要的一點是顧及他們使用媒體的場合,特別需要注意家庭裡。於是我們詳細調查兒童家裡的媒體設備,不論是在家人共同活動區或在他們自己臥室裡,他們如何使用這些設備、對這些設備有何看法。可能的話,我們也設法調查他們在家庭以外的使用情形。

  家庭內的媒體景觀,這幾年繼續快速轉變。上次調查之後,近用和使用網的情形,增加幅度尤其可觀。隨著近用媒體的本質改變,兒童的媒體消費方式也改變了。本報告第一部份將說明這些改變,分析哪些群體受到的影響最大、為什麼。

  兒童在家的媒體設備,不論種類或型式,差異極大;同樣的,父母親操控這些技術的能力也千殊萬別。本報告第二部份,我們將詳細探討父母親對兒童媒體消費的規則、理解、資訊需求。

一、近用

近用和使用主要媒體增加,年齡和性別造成差異

  英國各地,我們看到有兒童的家庭,主要媒體和新科技設備繼續增加,尤其是網路、手機、MP3播放機、數位照相機。

  兒童到了五歲,包括電視、電腦遊戲、網路等主要媒體的使用,極其普遍;稍大年紀,媒體使用量和範圍有所增加,大部分是手機和網路使用增加所致。兒童在臥室之內,使用媒體十分頻繁,自2005年以來,在臥室內使用網路的情形大幅增加(八至十一歲者,3%增為9%;十二至十五歲,13%增為20%)。的確,兒童的臥室逐漸變為多媒體中心了:十二至十五歲的,平均有六項媒體設備,八歲至十一歲的,平均有四項設備。

  大約有三分之二兒童,在房間內收看電視、聽收音機、上網時,沒有成人在場。在所有八歲至十五歲的兒童中,16%單獨看電視,14%單獨上網。

  年齡與手機使用的相關性特別高。使用手機的兒童比率,在九歲(52%)與十五歲(95%)之間,幾乎增加了一倍。2005年十歲和十一歲兒童使用手機的人數大為增加;2007年增速稍緩,開始使用的年齡稍早,九歲和十歲使用頻繁。兒童擁有手機的年齡下降,手機使用量增加。

  行為模式和媒體偏好,因性別而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各年齡層男孩都比女孩更多使用電腦遊戲,並說電腦遊戲機是他們最想要的東西。較小女生普遍喜歡電視,較大女生使用手機非常頻繁,並說手機比起其他媒體,是她們最想要的東西。

  較大女生中,與他人聯繫是使用網路的主要原因,她們遠比較大男生更可能使用網路與他人聯繫(每週至少一次上網即時發送消息,84%比75%;每週至少一次上網做社交聯繫,79%比64%)。

社經地位較低家庭較少上網設備

  雖然上網設備及網路使用整體增加,但不同社經地位家庭擁有上網設備的比率,差異甚大(高社經地位86%,低社經地位63%)。幾乎所有兒童都使用上網設備,不過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兒童,較多使用家庭以外的上網設備(高社經12%,低社經31%),主要是在學校,也在有上網設備的朋友家中。

同時使用多種媒體的情形增加,尤其是較大兒童

  從2005年以來,兒童自稱各種媒體的使用都有增加,尤其是上網和收音機(各年齡層)以及手機(較大兒童)。這顯示了另一種重要的趨勢:兒童在同一時間內同時使用一種以上的設備。這種情形在擁有手機和網路設備的較大兒童身上,格外普遍。

  電視仍然是兒童的主要媒體平台:家家有電視,兒童每天看電視,認為電視是他們最不願意失去的媒體。不過,目前看電視的情況顯示,由於其他媒體的出現和同時使用多種媒體,尤其是網路,逐漸奪去了兒童對電視的注意力。這種情形在較大兒童和較富裕家庭兒童身上,特別明顯。

  另一方面,網路的使用增加,似乎推高了網路與其他媒體,包括與電視之間的互動。兒童與電視之間的互動整體是降低了,但與電視節目的網站互動卻增加了,這無疑是同時使用電視和網路的結果。

  愈來愈多兒童也開始使用網路收看電視節目、電影、視訊。將近五分之一兒童宣稱他們每週或每兩週至少看一次,雖然更高比率兒童,約三分之一,說他們使用網路下載音樂影片或使用者所製作的內容。透過網站積極互動,有可能提高介入媒體的程度,從而改變了兒童與這些媒體的關係。

二、理解

對電視的信任,視節目類型而定 

  兒童對電視節目的相信程度,視節目型態而易(八至十一歲,43%;十二至十五歲,47%)。對新聞和自然節目的信任度(所有八歲至十五歲超過80%),高於真實節目(所有八至十五歲低於50%)。 

  整體來講,兒童宣稱他們相信線上內容(八至十一歲59%;十二至十五歲61%)。不過,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情況頗為複雜:非常相信他們在網上看到的大部分東西的,比率不到十分之一,這多少意味著兒童會評估他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
    
  十二至十五歲兒童中,有一半以上會查證他們所訪問的新網站,例如問問別人、評估網站的外觀和個人的感覺、檢查網站內容的更新速度、斟酌網站的製作單位及製作動機。

   對網站和電視內容的不同信任程度,或許說明了這兩種媒體的角色和使用不同:網站比較可能用來搜尋資訊,而電視泰半用來娛樂和消遣。

兒童和家長對媒體使用的關懷

  兒童對電視最不喜歡的一點,是廣告太多:八至十一歲兒童有47%,十二歲至十五歲兒童有57%看電視時不喜歡廣告數量多。雖然比率不高,有些兒童說他們從電視上看到或聽到的某些東西,使他們憂慮、害怕或尷尬(八至十一歲19%;十二至十五歲12%),或是覺得老氣橫秋(八至十一歲11%;十二至十五歲7%)。

  兒童上網最不喜歡的東西,是太多彈出廣告(八至十一歲41%;十二至十五歲65%),其次是網站太長下載不方便(八至十一歲37%;十二至十五歲41%)。就跟電視一樣,雖然比率不高,有些兒童認為他們在網上看到、聽到的東西,讓他們憂慮、害怕、尷尬(八至十一歲8%;十二至十五歲9%),或覺得老氣橫秋(八至十一歲12%;十二至十五歲8%)。

  值得在這裡指出的是,兒童自己說他們不喜歡的內容,不必然是兒童應該避免的內容。例如,看見貧窮或虐待動物的片段,也許令人憂慮或害怕,但正是這樣的內容或許凸顯了兒童應該知道的問題。

  多數兒童對網路使用表示有信心,極高比例(94%)認為他們經常找得到自己要找的東西。對使用網路較有信心的兒童,較少表示他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令他們關懷的東西。

  家長比兒童更關心主要媒體平台,雖然整體的關心比率似乎並不特別高:不到十分之一的家長認為網路是他們的主要關懷,對電視更掉到不足二十分之一。

  對家長而言,網路的角色顯然是矛盾的:家長一方面認為網路是最有用處的,另一方面也擔心兒童使用這個平台。問起這一點,大多數父母親同意網路的益處多於害處(八至十一歲的父母70%;十二至十五歲的父母75%)。

兒童也關懷暴力電玩

  兒童對電玩的看法頗堪玩味。大約三分之二較大兒童同意,暴力電玩會影響人們在遊戲以外的行為,而電玩中,暴力對人們行為的影響,超過電視或電影中的暴力。兒童多半同意,某些場合的電玩,應依年齡實施分級限制。

  雖然學術研究迄今未能證實兒童暴力電玩和暴力行為之間,有結論性的關係,兒童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卻顯然與社會大眾相同。可能的原因是媒體對暴力犯罪的報導甚多,而玩電玩被認定是其中一個因素。

有些家庭沒有訂定媒體使用規則

  家中有小孩使用一種以上媒體平台者,將近有十分之一的家長,沒有為孩子使用媒體訂下任何規則,這些多半是家境較差的較大孩子父母。

  大約有三分之一父母說他們不關心任何媒體平台,這些父母也是家境較差的較大兒童父母。男孩的父母較女孩的父母不關心。

  此外,單獨觀看電視或使用網路的兒童(通常在臥室裡),比起那些與別人一起收看的兒童,較不可能有使用規則(71%比84%),雖然這是受了較大兒童較常自行使用設備的影響。
 
  整體而言,只有三分之一略多的家長,使用密碼限制子女觀看電視。2005年以來,家有多頻道電視機的兒童父母,知道電視密碼功能的比率,有明顯增加(25%增為31%)。

  有上網設備的家庭,一半以上沒有攔阻軟體或其他上網限制。使用此類安全設施的家庭數量,自2005年以來持續下降,這對於八至十一歲孩子的家庭(55%降至50%),或十二至十五歲孩童的家庭(51%降至43%),都是如此。家長沒有加以限制的主要理由,是他們相信他們的孩子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上網行為(八至十一歲的父母54%;十二至十五歲的父母72%)。

三、創製

社交網站提升了創造性活動

  社交網站有助於推升兒童上網創造內容的意願,我們從2005年以來,就注意到社交網站日益普遍,兒童參與這種創造性活動也明顯增加了。諸如影像電話、數位相機、MP3播放機、網路攝影機等可記錄設備逐漸普遍,也是促成這一趨勢的一個因素。家有上網設備的十二至十五歲青少年中,超過半數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網頁。

  女孩比男孩更可能去參與網上的創造性活動,尤其是與他人通訊和分享內容方面。參與網上社交很快變成兒童之間一種普遍的活動和社會價值。雖然社交網站主要是用來處理現有的社交關係,但也有為數不算少的人卻用之於與陌生人通訊(11%)。

  許多社交網站使用者不知道也不關心潛在的安全性風險。多數人覺得他們自己不會碰到潛在風險,就算自己碰上麻煩自己也能處理。

  同時,有相當高比率的兒童繼續表示他們對網上的創造性活動沒有興趣,三分之一表示沒有興趣建立個人的社交網頁,半數沒有興趣去製作短片、編製相簿、寫部落格等內容。  

  較大兒童比起較小兒童,更會從學校裡學會數位科技。從2005年以來,八至十一歲兒童愈來愈多表示他們在學校裡有電視方面的課(例如,電視節目如何製作、經費來源),也有愈來愈多十二至十五歲青少年表示在學校學過網路(例如,網路原理、如何使用網路做研究、如何避免你不想看到的網頁)。

  居住在都會和居住在鄉村的兒童,雖然整體設備方面沒有明顯差別,但使用媒體設備的型態卻有差異。都會地區兒童比起鄉村地區兒童,明顯較常使用手機(87%比83%);而社交網站的使用,則是鄉村地區兒童的比率較高(61%比54%)。

地區比較

居住在英國不同地區的兒童,在下列幾方面的媒體使用有所差異:

* 從2005年迄今,英格蘭地區的父母,對兒童給予限制的比率,愈來愈少,限制使用網路由86%降為79%,限制使用手機由75%降為69%。同一時期,蘇格蘭地區的父母表示對各種媒體平台的使用有所限制的比率,有明顯增加。結果,現在對主要媒體平台使用的限制,蘇格蘭地區與英國整體水平相同。

* 一般而言,北愛爾蘭父母比起全英國父母,有較高比率實施電視內容管制(64%比52%)、網路內容管制(78%比67%)。北愛爾蘭地區擁有數位電視的家庭,比較可能對兒童收看的電視頻道設定管制,自2005年起,數位電視機的管制比率日漸增加。他們也比英國整體更多設定管制網路的使用規則。

* 蘇格蘭(81%)和威爾斯(84%)兒童對網路的使用比較有信心,比起英國整體的兒童(75%)」,更多表示他們總是能夠在網上找到他們想找東西。這方面,北愛爾蘭的兒童(60%)就沒有那麼有信心了。

* 在英國每一個地區的兒童,從2005年起,說學校曾經教網路的人數增加了。不過,與英國平均數(74%)相比,威爾斯(66%)和北愛爾蘭(59%)的兒童,有較低比率表示曾經在學校上過有關網路的課。(本刊編輯 寒寒譯自Ofcom新聞稿,200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