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牛奶事件」–社會篇 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5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中社會二上,第一單元「中國的地理通論」,第五課「產業活動」
南一版國中社會二上,第一單元「中華民族的舞台」,第五課「中國的產業」
翰林版國中社會二上,第一篇「中國大地(上)」,第五章「產業與經濟」

五、對應能力指標:
   
1-4-1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1-4-5討論城鄉的發展演化,引出城鄉問題及其解決或改善的方法。
8-4-4 對科技運用所產生的問題,提出促進立法與監督執法的策略行動。
9-4-5舉出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分析其因果並建構問題解決方案。

六、主題:毒奶粉事件本質是三農問題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鉛筆經濟研究社/端宏斌 2008/09/14
(引自http://ipencil.org/ablog/?p=1221,原文為簡體字版本)

  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又發生了,以前就發生過“大頭娃”事件,是毒奶粉導致的,這回又發生了“結石兒”事件,還是由毒奶粉造成。更令人奇怪的是,所有受害嬰兒,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農村娃,為什麼這些毒奶粉專門坑害中國貧窮農村的苦孩子呢?這是因為,毒奶粉的本質就是三農問題。

  讓我們從本事件的主角——三聚氰胺說起,這傢伙可不是新面孔,它另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叫做“蛋白精”,在中國充當食品添加劑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不過它根本就不能充當食品添加劑。去年發生過美國貓狗吃中國寵物食品致死的事件,那是因為在這些寵物食品中也添加了蛋白精。當初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食品中會有這東西,於是他們認為這是因為食物被污染的緣故,美國人的腦子哪能理解中國的事情,這可是國人故意放進去的。

  在食品的製作過程中需要檢查蛋白質的含量,業界常常使用“凱氏定氮法”來間接測量,這是通過檢測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如果食品中的氮含量越高,那麼檢測出來蛋白質含量也會越高,好在這個蛋白精的氮含量極高,因此只要添加一點點,立刻可以大幅度提高蛋白質含量,與此同時,再往食品中摻水,檢測儀器就被順利蒙蔽了。換句話說,蛋白精是為了掩蓋牛奶摻水用的。

  最初,奶農只是往牛奶裏摻水,但這很容易被發現,於是奶農往牛奶裏摻入牛尿,因為尿裏含有尿素,氮含量也很高,可以騙過儀器檢測,後來發現收集牛尿比較費事,於是就直接把化肥尿素摻進去,不久之後被收奶站發現了,收奶站開始檢查牛奶裏的尿素含量,此路不通怎麼辦呢?就有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他們發現現有的儀器設備很難檢測蛋白精,不是說不能檢測,而是說檢測的成本比較高。很快,蛋白精這東西在全國範圍內蔓延開了,即使是現在,你去「阿里巴巴」網站上搜索一下,你還能發現很多賣家呢,下面是截圖。
http://ipencil.org/ablog/wp-content/uploads/2008/09/danbaijing.gif
 
  有人說這個蛋白精是三鹿摻入的,而三鹿說這個東西是奶農摻入的,其實原因要複雜得多。即使是三鹿幹的,也不能證明奶農沒幹,即使是奶農幹的,也不能因此證明三鹿沒幹。真實情況是,蛋白精這東西在中國食品加工業中消耗量極大,如上圖所示,有些廠家的起訂量就是好幾噸,我相信本文的讀者很有可能也吃過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但為什麼看起來沒啥事呢?這是因為攝入量通常較少,成年人不像嬰兒那樣只吃奶粉,而且成年人抵抗力更強一些,不那麼容易結石。
 
  純粹用牛奶生產奶粉的成本比較高,三鹿為了降低成本,會用一些較便宜的廉價大豆蛋白粉添加進去,而那些生產廉價大豆蛋白粉的廠家,也添加了三聚氰胺,這回可好,收來的牛奶裏含有蛋白精,自己添加的大豆蛋白粉裏還是有蛋白精,這成品中的蛋白精含量之高可見一斑。再加上嬰兒只吃奶粉,大量的蛋白精攝入,即使想不生病也難。

  說到這裏我們發現,原來“結石兒”和“大頭娃”其實是一回事,前者用工業廢料冒充蛋白質,而後者是乾脆不含蛋白質,為什麼這些人就和蛋白質過不去呢?道理很簡單,消費者太窮,使得他們無法接受高價貨,例如大頭娃吃的毒奶粉只有8塊多一包,而結石兒吃的奶粉也只有18塊一包,成本都不止這點,如果不做假還怎麼賺錢。

  有人認為加強監管就能杜絕這類事情,這基本上是幻覺,造假是一種群眾智慧,現在比三聚氰胺更加先進的造假方法層出不窮,你怎麼去監管,基本上任何一種造假手段只有在產生嚴重後果之後才會有政府來關心一下。還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道德敗壞,所以總是作假,但這類道德說教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你即使能夠證明中國人確實道德敗壞,那你打算怎麼去解決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去認識問題,而唯有經濟學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毒奶粉的本質是農村消費者太窮了,因此他們只能接受8-18塊錢的奶粉,這結果就是留給生產商的利潤太微薄,使得生產商只能向供應商壓價,而隨著農產品和石油價格的普遍上漲,供應商的成本越來越高,一邊是成本水漲船高,一邊是客戶拼命壓價,在這種情況下,誰不作假誰就是傻子。更何況這些小供應商本就是家庭式作坊,根本也沒有品牌可言,他們要作假是毫無顧忌的。有趣的是,這些小供應商通常也是農民,也就是說,農民收入太低,使得他們沒能力消費,沒能力消費又使得其他農民的收入太低,只得靠作假來提高收入,如此惡性循環。

  為什麼蛋白精主要是中國人在用,美國人幾乎不用呢?那是因為中國的食品價格被故意限制,中國人極端恐懼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看到這東西上漲就如見到洪水猛獸一般,政府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限制食品價格上漲。政府完全可以限制一碗牛肉面不能超過4塊錢,但你就別指望碗裏還能有多少牛肉給你吃了,即使你真吃到了牛肉,說不定這只是“牛肉精”罷了。即使在國際糧價大跌的現在,中國的糧價也遠低於國際。中國的農民不僅補貼城裏人,還在補貼全世界,一旦有些人呼籲說要提高糧價給農民實際的好處,立刻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處的,所以還不如不提高。由此看來,所謂的城裏人以及城裏人的媒體是多麼的虛偽,他們常常口口聲聲要幫助農民,可一說到要提高糧價,立刻覺得自己的乳酪被人動了,馬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然後想出各種辦法來證明即使提高糧價,農民也不會有什麼好處。

  城裏人當然可以這麼想,但他們吃的是什麼就由不得自己了,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吃了好多年用三聚氰胺餵養出來的豬肉,牛肉,雞肉,喝了很多年添加了三聚氰胺的成人奶粉,不知不覺中,幾乎每個人都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一個國家幾億人竟然會莫名其妙去吃這種和食品毫無關係的工業原料,可悲嗎?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課前作業:請學生在課前先完成「中國大陸經濟知多少?」學習單(如附件)。

2.老師請學生發表「中國大陸經濟知多少?」學習單的第3、4題。

3.老師簡介學習單第1題表格左欄中各項指標的意涵,請學生比較中國大陸與台灣呈現的數據差異,並發表其所代表的意義。

4.老師詢問學生對於近來「毒奶粉」事件的看法。

5.請學生對照剛才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的討論,想想看對於一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國家而言,大陸的廠商為何還需要靠黑心手段牟利。

6.發下「毒奶粉事件本質是三農問題」新聞影本,根據文章內容討論以下問題:
①用「凱氏定氮法」測量蛋白質含量,容易造成什麼盲點?
②奶農為何需要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氫胺」?
③為何同樣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成人跟嬰兒會有不同的結果?
④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覺得大陸廠商製造黑心商品的最終原因是什麼?誰該為這些有問題食品的出現負責?
⑤如果你是三鹿的老闆,在面對成本提高、售價又必須壓低的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7.老師總結說明:現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台灣身為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海島國家,更是必須依賴對外貿易來獲取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而中國大陸就是一個重要的貿易對象。因此,雖然中國大陸沿海特區及一些大城市擁有驚人的經濟實力,但是國內仍存在貧富不均、農村貧窮、城鄉差距過大、缺乏衛生安全意識等問題。一旦問題爆發,受害者不會只是中國大陸的人民,大量輸入大陸製原料、商品的我們,也無法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