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英文怎翻譯」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小學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五單元「多元的社會」,第一課「多元的文化」。
2、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五單元「多元的社會」,第一課「互動與調適」。
3、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六單元「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第一課「台灣的傳承文化」。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了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期間的不同特色。
3-3-3明瞭不能用過大的尺度去觀察和理解小範圍的問題,反之亦然。
六、主題:加油英文怎翻譯?外國媒體傷腦筋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2008/08/22
【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電】 聯合新聞網
北京奧運會開賽以來,場上喊「加油(jiayou)」的聲音此起彼伏,這種聲音引起賽場老外們極大的關注,但什麼是加油?加油該怎麼翻譯成英文?這些問題讓國外媒體記者頭疼。
據「新京報」報導,在雅虎等一些國外知名的BBS,許多外國網友詢問「What is jiayou in Chinese?」「jiayou」已經成了流行海內外的中國元素。 一名觀眾回憶,在中國男排與日本比賽的時候,現場喊「加油」的聲音此起彼伏,中國選手每一次得分都獲得現場觀眾熱烈歡呼。鄰座的巴西記者好奇探頭過來問他,「加油 (jiayou)要怎麼拼成英文,我要寫進報導裡。」據報導,一名來自荷蘭的女孩,因不知「加油」該如何翻譯,便在衣服上寫了一串「英文」「Helanjiayou 」。
在中國的一名美國媒體工作者說,對於「加油」的翻譯問題,他們確實遇到麻煩,一般把這個詞翻譯成「go,go,go」或者「come on」,但這些詞都沒有「加油」來得乾脆,來得那麼有韻律,但是又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詞。
最令老外不解的是,「加油(jiayou)」這個詞既可以用於四川地震的悲傷環境裡,也可以用於奧運這種歡樂的大氛圍裡。「加油」兩字居然能使用在大悲與大喜兩種完全不同情形中,卻不發生衝突。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思議。
中國人齊聲吶喊的「加油」二字,最表面的意思是「加:add」和「油:oil或fuel」時,這令老外非常不解。
報導說,自奧運火炬傳遞以來,「jiayou」的呼聲在世界各國媒體頻繁出現,已經成為了流行海外的一個中國元素。它無法準確的被翻譯成英文是能成為流行的一個前提。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老師將學生分成六組,請學生討論在競賽中給予「鼓勵與關懷」的話語有哪幾種?並請學生討論後書寫於小白板上。
2.請各組自由發表「鼓勵與關懷」的話語有哪些?並發表及參與討論。
3.請孩子回想看奧運時各國加油的方式為何?是否有注意每一國的表達皆不一樣,而且「加油」的說法也會依據各國文化所不同。
4.請各組自由發表各國「加油」的話語?並嘗試表達與做出肢體動作。
5.老師分別舉出屬於「加油」的方式,並與學生分享各國表現加油的方式及動作,請同學一同互動給予他人適時的鼓勵與情感支持。
6.老師根據學生的互動情況,再加入奧運影片的放映,讓學生體驗多元文化的氛圍,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受力。
7.教師歸納「文化差異性」的相關問題,說明正確看待和處理多元文化的機制。
8.請學生回想課本裡提及的多元文化之民情差異,並探究其多元、包容、關懷之情感。
9.老師發下「加油英文怎翻譯?外國媒體傷腦筋」報導,請學生精讀。
10.請學生自由發表看完報導的感想。
11.提醒學生要有「包容與接納」的氣度去看待多元文化的議題,且慢慢培養自我擁有國際觀的視野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