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自我價值感」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小學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五單元「多元的社會」,第一課「互動與調適」。
2、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社會的變遷」,第一、二課「家庭兩性新關係」。(延伸課程)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1 了解不同生活環境差異之處,並能尊重及欣賞之間的不同特色。
3-3-3 明瞭不能用過大的尺度去觀察和理解小範圍的問題,反之亦然。
3-3-2了解家庭、社會與人類世界三個階層之間,有相似處也有不同處。
綜3-1-1-4 舉例說明自己參與的團體,並分享在團體中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六、主題:增加自我價值感 讓孩子終身受益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2008/08/22
更新日期:2008/09/28 04:09文/韓青蓉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是也有不少父母感慨:「現在的小孩真難教!」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生活環境比現在差很多,一家人卻有強烈凝聚力,孩子們自然而然乖乖長大;而現代社會多了很多選擇和誘惑,兒童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家庭之於孩子,就如同土壤之於花木。幼苗成長所需主要來自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基礎穩固,順利茁壯長大的機會就很大。家庭是兒童獲得妥善照顧最主要的地方,對兒童生命中最有分量的影響力。
自我價值是指,自己對自己的想法或評價為何,可能是正向或負向。自我價值感高的人對自己持有正向情感,滿意自己的性格、能力,肯定本身的價值。這樣的人情緒穩定,人際關係較佳,做事容易成功,生活比較快樂。
◎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增加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終身受益:
●利用適當的身體接觸,表示關愛:適當的身體語言勝過千言萬語,身體的接觸可以表達更多的安慰、支持、鼓勵和肯定。受挫時,有父母的擁抱,孩子會感覺不那麼難過;有好表現時,父母讚許的眼神加上拍肩、拉手等動作,比獎金禮物還受用。
●保持良好的夫妻關係:夫妻之間一定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即使對一件事有不同看法,兩人也可以互相尊重,和樂相處,孩子會學習到每個人有個別差異,同樣可貴。另一方面,夫妻若是關係不良,影響到家庭氣氛,小孩在此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較難自我肯定。
●充分傾聽小孩講話:父母與孩子交談時,盡可能做到人到、心到、耳到,給予適時的安撫、關懷和瞭解。孩子覺得受到重視,自然肯定自己的價值;父母充分傾聽也較能適時地瞭解子女的感覺和需要,做出適當回應。
●改變「怕出事」、「防出事」的態度:小孩不會蓄意變成壞孩子,如果他們做錯事,正是需要父母給予指引和鼓勵。「做錯」是「成長」的墊腳石,子女從做錯的經驗中,仍然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感覺有自尊,就不會做出糟蹋自己的事來。
這是一個變動的社會,生活是不斷克服問題的過程,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跟著改變。子女們每個階段都帶來不同的需要,成人必須不斷成長和改變,才能有適切的回應。
(作者為社工師)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請孩子回想過去和父母親爭執或是起口角的畫面,為了何事?為了何種原因?為什麼會發生?發生之後的處理方式?及父母親的態度?
2、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狀況發生時你覺得當時處理的方式是你能接受或是認同嗎?
○2最讓你印象深刻的解決糾紛處理情形為何?
○3為什麼你能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或說法?
3、老師發下「增加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終身受益」的報導,請學生精讀。
4、老師將學生分成六組,請學生討論如何「增加自我價值感」的方法有哪幾種?激勵的話語有哪些?並請每組學生討論後書寫於小白板上。
5、老師與學生分享以下圖片或影片:
◎有你真好http://tw.youtube.com/watch?v=X6mLlNtzikk
◎有你真好(電影擷取)
◎十月的天空(電影擷取)
◎范瑋琪與楊丞琳歌星之歌再配上同學間的友誼之情影片。(在介紹完之後的一週內播放,或當作班上寫作與討論的背景音樂)
6、請各組自由呈現「影片與狀況題目」的「肢體動作」或「戲劇呈現」:
○1狀況一:演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有你真好」影片片段為何?
【請兩組同學進行演出及發表】
○2狀況一:發生繪本中「我的媽媽真麻煩」的情景時,你會如何轉化自我心境?你會如何化解這樣的窘境?
【請兩組同學進行演出】
7、老師根據上述圖片或影片的互動情況,再加入學生的參與討論實例,讓學生更深入體驗自我價值感的建立、包容與關懷的型塑及誠懇與接納的雅量,是可以慢慢的培養,漸漸的內化,進一步深入學生的行為與個人感受力。
8、教師歸納「自我價值感」、「良好關係性」、「正確判斷力」…等的人生處事與態度之相關問題,說明正確看待和處理同儕文化的機制。可以配合課本中的「活動四-互動與調適」、「活動五-不同的聲音」等單元做課程結合。讓學生回尊重每個人不同的立場及主張,在多元文化的想法裡多些包容與諒解。(延伸教學)
9、提醒學生要有「包容與接納」的氣度,去看待不同個性、性別、態度的週遭同學與朋友,且慢慢培養自我擁有「欣賞他人,接受自己,珍視環境」的雅量,進而養成「良好的自我價值感」的想法與視野。
九、補充資料
動腦時間
其實,人生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為如果當孩子撞得頭破血流時,當然是直接抱起來衝向醫院;孩子也極有可能在父母鼓勵他站起來時,繼續大哭賴皮坐在地上。所以,這個例子只是試著說明如何能培養孩子挫折容忍力的基本法則,要如何運用就有賴父母自己的揣摩與思索。
下面再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基於培養父母自己面對困難的理念,我們不提供答案,但鼓勵你可以找其他同樣為人父母的朋友一起動腦討論:「我們可以做什麼?」
※三歲的孩子,跟鄰居玩耍時搶不到玩具大哭或生氣
※五歲的孩子,因為颱風天停電不能看電視玩電動而鬧情緒
※七歲的孩子,剛上小學第一次段考,考了個不及格的成績回來
來源 :http://blog.roodo.com/kuoyueh/archives/1528602.html
延伸電影
下面提供您幾部好看的影片:
◎十月的天空:描述在一個美國礦區長大的青少年,如何在別人不看好的情形下,堅持自己的火箭實驗。
◎我的天才寶貝:描述一名單親媽媽獨自扶養一名有天賦異稟的孩子,孩子在被帶去進行資優教育的過程中,所流露出對孩子的情感與思索提供什麼給孩子才是最好的。
◎有你真好:敘說一個都市單親媽媽扶養長大的任性小孩,暑假被媽媽丟回給啞巴的外婆帶,因不適應鄉村生活而和外婆所發生的衝突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