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薇閣國小呂滋益老師

二、教學時數:80~120分鐘

三、結合領域:藝術與人文(藝術欣賞與創作)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1.康軒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六下,第二單元「兼容並蓄的繪畫風格」。

2.康軒版國小藝術與人文五下,第二單元「環境中的藝術」。

3.翰林版國小藝術與人文四下,第三單元「魔力設計師」。

4.自編教材

五、對應能力指標:

1-2-3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聯。
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六、主題:普普教父安迪沃荷展 元旦登台(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中時電子報更新日期:2008/11/28 04:34 吳垠慧/台北報導

  美國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今年適逢他的八十冥誕,歐美紛紛推出作品展,向這位繼畢卡索後對廿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致敬。台灣也不落人後,由中時媒體集團、藝術家雜誌、中正紀念堂聯合主辦「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明年一月一日在中正紀念堂一樓盛大登場。

  這項「普普教父」巡迴展由歐洲獨立策展人、策展公司等組成的「策展人協會」策畫,網羅歐洲藏家手上珍藏的沃荷作品,從二○○六年開始在歐洲各地進行巡迴。台灣是亞洲地區的巡迴首站,預計展出一二一件沃荷的絹印、水彩、壓克力的創作、雜誌專輯的封面設計。

一二一件作品 名人絹印受矚目:

  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沃荷一系列以明星與時尚人物肖像為主題的絹印,包括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貓王、毛澤東等名人肖像,都將在這次的展覽中現身。另外還有沃荷以康寶濃湯、可口可樂等消費用品等為主題的絹印。

  另有廿八張由義大利攝影師佩德里亞力(Dino Pedriali)拍攝的沃荷個人照,這批從未在台灣曝光的照片,記錄了沃荷過世前幾年的工作以及生活之面貌。

  一九五○年代沃荷從商業廣告設計發跡,這樣的背景讓他對時代氛圍的掌握相當敏銳。他曾說:「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

廿八張個人照 在台灣首度曝光:

  一九六○年代沃荷跨足藝術創作,以一系列名人肖像、消費商品的絹印版畫快速走紅,消弭商業與藝術之間的界限,讓他成為美國普普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後他陸續涉入電影、音樂、舞蹈、流行文化等範疇,他所成立的「工廠」(Factory)更成為當年紐約社交名流、搖滾巨星、文人墨客聚集地,甚至被視為紐約文化界中心。而沃荷本人頂著銀白龐克假髮、臉上脂粉等特異言行裝扮,也成為外界討論的話題。

取材生活圖像 創作主題大眾化:

  沃荷的創作主題總是取自大眾媒體經常曝光的圖像,不論什麼階層的觀眾,都對他的主題一目了然,包括名人、生活用品等。他將這些圖像重複排列成九宮格狀,以不同的配色來表現,現今來看,就像是時下青少年的「大頭貼」文化,由相機拍下影像之後,輸出好幾格的相同畫面。

  不過,沃荷當時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歌頌美國消費與大眾媒體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呈現在商業社會之下,人際之間冷漠又疏離的感受。沃荷曾表示:「我真希望自己能發明像牛仔褲這樣的東西。某種令人牢記懷念的東西。某種大量生產的東西。」

八、教學重點建議:

1.老師在課前請學生找相關”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的資料。

2.老師介紹安迪.沃荷的生平、事蹟、作品與對後世的影響。

3.老師提出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的影響力,並請學生回想現今社會的藝術情境,是否曾看過類似的創作,或是模仿藝術家作品的情境、作品、商品。

4.應用”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的概念,讓學生體驗「現代藝術的多元性」,並鼓勵孩子在生活周遭裡多一點角度與多一些觀察。

5.請學生說出課程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作品。

九、教學活動簡述:

1.老師準備”安迪.沃荷”的圖片、樣品或商品,說明”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的藝術文化。

2.請學生回想關於「生活圖像」與「大眾化」的商品,其創作的主題、圖像、組合的情境,並請同學敘述其欣賞的感覺與印象。

3.請學生分享帶來的圖片、商品或電子檔案。(發表欣賞與小組互動)

○1請學生帶關於藝術家的圖像或以藝術家概念創作的作品。
○2以”安迪.沃荷”的概念或設計而做成的商品。
○3以”普普藝術”的衍伸性商品。(以普普概念為設計的相關設計產品)
*並提出流行文化中「大頭貼的概念」:說明最早從事「大頭貼」的設計概念,就是藝術大師”安迪.沃荷”。

4. 將學生分組,每組六人,請學生將帶來的圖像或物件分類。

○1依據主題分類:人物造型、商品影像、重複圖像、廣告…等。
○2請小組說明分類的方式為何?分類得原因為何?

5.老師介紹”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的資料。

○1教師提出藝術家的作品。(圖像、影像…等)
○2教師提出藝術家的商品。(衍伸性商品-杯子、明信片、鑰匙圈、大頭貼、海報…等)
○3教師提出”普普藝術”的相關介紹。(幾何圖像、實際商品、室內設計樣貌)

6-1.請學生以拼貼或彩繪的方式,用”安迪.沃荷”或 ”普普藝術”的概念製作一幅16開的圖像。可以為:

○1色紙重複拼貼。(以幾何圖案)
○2圖像剪貼與組合。(以大眾化圖像)-可運用舊雜誌、舊報紙與舊書籍
*若時間允許,可進行的延伸課程

6-2.老師提出:「工廠」(Factory)、搖滾巨星、龐克風、臉上脂粉等特異言行裝扮、圖像重複排列成九宮格狀、「大頭貼」文化…等相關名詞,請學生說明其感受與對詞義的了解。

7-1.作品完成後,說明你的創作想法與設計概念。

7-2.老師以自我準備的影像、網站做說明。(http://www.warhol.org/default.asp、http://en.wikipedia.org/wiki/Pop_art

8.課程結束後,你所受到藝術家的影響性為何?並介紹”安迪.沃荷”來台展覽的訊息,請學生餘課後自行前往觀賞。

十、補充資料

1.視覺藝術賞析

2. ”安迪.沃荷”網站

3.後現代藝術

4. ”POP ART”網站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