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合年級、科目:中、高年級學童皆適合,可與社會、藝術與人文科目結合。低年級的孩子,可以一次只挑幾個國家分批進行
2.遊戲所需準備的材料:一週的報紙(相同、不同媒體的報紙都可)、空白圖畫紙數張、剪刀、膠水、繪圖用具、大富翁遊戲盤一組
3.活動簡介與目標:找出報紙中對世界各國的報導,記下新聞報導中呈現的世界各國意象,並將這些意象化出來,並貼在大富翁遊戲盤世界各國的位置上。透過活動來檢視國內新聞媒體對於國際新聞的處理方式,是否有偏見或刻板印象;同時可創造屬於自己的大富翁遊戲盤,增添遊戲的趣味度。
4.製作或活動步驟或重點:
導入活動
○1、首先帶孩子認識報紙中的新聞版面,通常國際新聞版面以國際新聞為主,但本活動的國際新聞不限國際新聞版,還包括娛樂、消費、科技、生活、社會等版面,但不包括政治與地方新聞版。
○2、其次,帶孩子剪下國際新聞,依照國別分類,方便之後的活動進行,可以逐一檢視各國的新聞意象。
○3、量好大富翁遊戲盤上各個國家的格子尺寸,並在圖畫紙上畫出符合尺寸的格子,稍後將在格子中創作,再剪下貼在遊戲盤上。
發展活動
○4、讓孩子一一閱讀各國的新聞,與孩子討論對各國的看法,並在圖畫紙上畫出各國的意象,可以是代表物(如東京鐵塔-日本)、代表顏色(如紅色-中國)、一個活動(如戰爭-以色列)、代表人物(麥當勞叔叔-美國),或任何形式,只要孩子能夠說出欲表達的意義。
○5、必須注意,如果有些國家完全沒有新聞報導,則空下來,不需進行創作。
○6、完成後,逐一貼在大富翁遊戲盤上的各國位置上,就完成個性化的大富翁遊戲盤。
綜合活動
○7、首先找出哪幾個國家是無法依據新聞報導創作的:這表示新聞報導中根本未提及該國。接著思考為何在台灣的新聞中找不到這些國家?
○8、告訴孩子,由於新聞篇幅的限制,會對於新聞的刊登有所取捨,取捨的標準在於「新聞價值」,而新聞價值取決於新聞對本地居民的重要程度、關心程度;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新聞也決定了本地居民的關心對象、對重要度的看法。也就是說,當新聞中很少看到某一國(例如冰島),則民眾對該國不認識,自然會不關心、不重視。
○9、再帶著孩子檢視做好的創作中,為何對各國會有這樣的意象產生?是否與自己對該國原有的印象一致?可見新聞對於各國的呈現有所偏重,也有可能影響自己對各國的認知。
延伸活動
○1、可與藝術與人文課程結合,本活動的學習成果即為獨立的創作,可供評量使用。
○2、可以讓多位孩子一起進行本活動,在活動結束後可互相觀摩彼此的作品,比較對各國的意象是否有差異?還是相似度極高?則可帶領孩子一起思考原因:每個人對於同一則媒體訊息的解讀都會有差異,每一個新聞媒體也會因為立場、記者角度的差異導致新聞呈現不同,這些都將導致我們對新聞有不同的解讀。但即使是不同的媒體,只要是大眾媒體都可能迎合商業口味,因此在新聞呈現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因此導致大眾有相似的品味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