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1月17日公佈特別301條款中的不定期檢討名單,將台灣自一般觀察名單中除名,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完全除名,國內媒體一致認為這是台美貿易發展的新契機,將升高外商的投資意願,對於改善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據USTR新聞稿表示,美方肯定台灣在保護智慧財產權上所作的努力,包括成立智慧財產(IP)法院,教育部採取積極措施改善校園IPR保護,以及已送立法院審查的ISP法案,清楚規範非法內容刊登在網路上時網路服務提供者應負的責任等三大面向。

  近年來隨著教育程度提高,貿易全球化,以及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技術研發,使得台灣已成為新專利權的主要來源國,因此提高了台灣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儘管網路盜版問題仍在,但專利人權應獲得保護與尊重的觀念已然建立。

  台灣雖獲得創新國的美名,但大學校園的侵權行為仍是美方關切的重點,包括非法影印及濫用台灣學術網路進行非法檔案分享,還有網路侵權問題,以及藥品及醫療器材專利保護等,若這些問題沒有獲得解決,台灣仍有可能重蹈1998年覆轍,重回特別301的觀察名單中。

  媒體則針對這20年來台灣與特別301的關係,反諷台灣政府是亞洲國家中最『賣力配合者』,因台灣對美國出口依存度過高,使得多年來歷任經濟部長不得不把爭取 301除名當成志業。且美國貿易法中很多的評定標準,皆是美方把責任轉嫁給他國,再施以制裁和報復手段保障自身利益。

  因此多家媒體社論也指出,為了避免我國的貿易關係被單一國牽著鼻子走,台灣的出口結構應朝多元均衡發展,避免過度集中,才是一個國家朝向健全發展的長久之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