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年級:國小3、4年級

活動目的:

1.讓小朋友了解報紙的內容,是由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立場撰寫而成的,會試圖影響閱讀者的觀點。

2.讓小朋友了解新聞報導、 新聞評論和廣告形式上的主要差異為何。

3.讓小朋友區分新聞報導、新聞評論和廣告的不同目的。

活動準備:

1.家長先從報紙上剪下一則新聞報導、一則新聞評論(社論)、和一則廣告,三種內容形式最好都跟同一主題相關(例如:消費券),且廣告最好是形式很類似新聞報導的廣編式廣告。可參考以下三則:

(1)新聞報導:收不收消費券 各校不同調 (自由時報 2009/02/19) 
(2)新聞評論:蘋論:消費券毒癮 (蘋果日報 2009/01/21)
(3)廣告:用消費券買台灣手工棉被 便宜又實用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09/02/19)

2.二份當天的報紙。

3.用紅色、黃色和綠色的色紙各剪五個圓形。

4.膠水。

5.小型玩具車一輛。

活動流程:

第一部分(睜大眼睛來找碴)–

1.家長先跟小朋友說明報紙中不只有新聞報導,還會有其他的文章內容。並跟小朋友討論他們知道報紙中還有那些不同的文章內容。

2.家長拿出準備好的三份簡報,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三篇文章分別是什麼?主要差異為何?

3.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用蠟筆把這三篇文章的主要差異圈出來。可以一起檢查下面幾個要素:

(1)是否都有標題?
(2)是否都有出現新聞記者的名字?
(3)是否都有報導地點?

4.家長和小朋友一起討論為什麼這三篇文章會有所發現的差異?他們是由誰撰寫的?撰寫的目的可能是什麼?

第二部分(新聞紅綠燈)–

1.小朋友了解這三種報紙文章的差異後,發給他們準備好的的三種顏色的圓形色紙。

2.家長和小朋友說明,因為閱讀報紙跟過馬路一樣,都要小心注意,所以要進行一個新聞紅綠燈的遊戲。

(1)因為新聞報導是事實的陳述,是三種文章形式中比較客觀公正的,並不刻意去影響讀者的觀點,因此用綠燈表示。請小朋友找出五篇新聞報導,並貼上綠色的圓形標明。
(2)因為新聞評論是新聞的事實加上該報紙的立場,所以閱讀時要注意分辨事實和意見,因此用黃燈表示。請小朋友找出五篇新聞評論,並貼上黃色的圓形標明。
(3)因為廣告的主要目的在於銷售閱讀者商品,其中的文字和圖片皆在試圖影響讀者的觀點,因此用紅燈表示。請小朋友找出五篇廣告,並貼上紅色的圓形標明。
(4)完成後,將有標示的報紙鋪在地上,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用玩具車在報紙上行走,遇到綠色的文章就安心通過、黃色的文章就要小心注意、紅色的文章就要停下來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