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難過年年過,但是,不管如何過,年味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我們年年都掛在嘴邊的年味,除了台北市迪化街的傳統年貨和南門市場的五億台幣商機外,指的究竟是甚麼呢?
有一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可就把最起碼的年味說了十之八、九—-爆竹、換桃符(春聯兒)、圍爐(吃圍年飯)、講吉祥話;其中,又貼桃符更是年味中的年味!桃符,原是指貼在門板上的門神。《戰國策‧齊策三「桃梗注」》:「東海中有山名曰度朔,上有大桃,屈槃三千里,其卑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由往來也。上有二神人,一曰荼與,一曰鬱雷,主治害鬼,故世人刻此桃梗,畫荼與與鬱雷首,正威以置門戶。」不過,道術家則是以加冠、進鹿(祿)兩神為門神。大陸學者譚蟬雪研究《敦煌遺書》,發現內有「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福慶初新,瘦祿延長」(歲日);「年年多慶,月月無災」;「門神護衛,厲鬼藏埋」;以及「書門左右,吾儻康哉」等諸句,而且是寫于唐開元十一年(西元七二三年)。而據《宋史》所載,後蜀主孟昶時,每歲除,輒命學士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更曾親自筆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蜀世家〉)。所以貼桃符原始意義,旨在歲首討些吉利,壓壓邪而已!誰又想到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過牛年,據說竟有人在電腦裡貼文字咒為桃符(如「裁員裁隔壁」),成為「網路蠱」,真是損人不利己,有損陰德之至!
就華夏文化而言,符祿之說源起甚早,道家《龍魚河圖》說:「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以制伏蚩尤。」《左傳》又記載有名叫子元之楚令尹者欲以蠱害(惑)文夫人(莊公卄八年)。而繼前漢于吉創太平道後,後漢張魯據漢中以符水治病(《三國志‧張魯傳》),符錄因而以行。符錄家認為符與咒是分不開的,符是魂,咒是魄;咒則分白咒術(祈求民生有利),與黑咒術(用以害人),而符劃(寫)好後,如姜太公符,北帝符和八卦牌等,必須貼在對的方位方能避邪鎮煞。
白咒術易見,黑咒術已淪為魔道。白咒術如民間端午節午時符(「破去官非口舌,蛇蟲鼠蟻一切盡」)之類屬之。宋歐陽脩曾以書貼于門上曰「宵寐匪禎(發了個惡夢),札闥洪庥(書之于門大吉)」(《涵芬樓文抄》),一方面擋煞,一方面諷時人宋子京之好用僻字。
符可不是易劃的。學符咒的人,先要看透孤、夭、貧際遇,劃符時要齋戒沐浴,淨手漱口,擇日揀時,備妥香燭水墨、紙筆硃砂,認清方位,踏罡(北斗星)步斗,口唸咒,手掐訣,劃出符頭、符膽和符仔腳,亦即透過「敕(令)」的步驟,以及「咒」的行為,才完成一道符咒,否則如符籙家所說,「不會劃符鬼神笑」!
由是觀之,所謂電腦桃符,攏免驚只是一場惡作劇—-無效啦!不過,如果嚴肅一點來看,歹年之下,莫非真的見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