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讚!」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師大大傳所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綜合活動五上,第二主題「在服務中學習」,第一單元「服務是什麼」、第二單元「與義工有約」、第三單元「小小義工出發囉」。
南一版國小綜合活動六上,第四主題「愛在服務中飛揚」,第一單元「參訪志工團體」、第二單元「實踐社會服務」、第三單元「在服務中成長」。

五、對應能力指標:

1-3-2尊重與關懷不同族群。
3-3-2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3-2-3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並分享服務的心得。

六、主題:課餘義賣服務 少年志工好讚(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日期:2009-02-28 刊登媒體:聯合報 記者:吳明良

  保德信青少年基金會舉辦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台南市報名33人,5人獲得「奉獻獎」。副市長洪正中昨天表揚得獎的安平國中陳怡樺、和順國中許曉君、後甲國中王昕兒、台南護專張瑋倫、台南二中蔣秉儕,勉勵他們傳承愛心,與同儕分享經驗。

  洪正中說,今年的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有4080人報名,5名得獎學生能利用課餘,犧牲玩樂投入志願服務,非常難能可貴。希望他們把心得、經驗與同學、朋友分享,鼓勵更多青少年志願服務,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

  獲獎的陳怡樺國中2年級跟著學佛的姑姑幫寺廟義賣,了解志工意義,參加志工訓練,放學募發票,1周就收滿1箱;陳怡樺說,「民眾的愛心,我都感動」。

  許曉君每年重陽節都表演節目與老人同歡,還把零用錢、獎學金捐給公益團體及母校,幫助弱勢學生。王昕兒從小參加荒野保護協會活動,國中開始參與活動設計,擔任小隊輔導員,帶領弱勢家庭的小朋友參與野營活動。

  張瑋倫參加學校「耕心社」,定期到長青公寓服務老人,到國小帶活動,宣導健康飲食等觀念。蔣秉儕從小投入社區服務,還到校外表演魔術娛樂老人,策劃義賣、跳蚤市場、園遊會等活動募款幫助弱勢學生。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邀請一位擔任過志工的校外人士親至課堂。

【課程實施】

1、教師發下「課餘義賣服務 少年志工好讚」的新聞報導,或利用投影機請學生精讀此新聞,閱畢後,請學生發表本則新聞中的「5W1H」
六項元素:
  
  (1)WHO—誰出現在這則新聞裡?–擔任志工的學生們、台南市副市長。
  (2)WHAT—發生了什麼事?—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頒獎。
  (3)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2008.02.27。
  (4)WHERE—在哪裡發生的?—台南市。
  (5)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擔任志願服務的五位學生從四千多名遴選者中脫穎而出,榮獲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的「奉獻獎」。
  (6)HOW—如何處理?—讚揚五位獲獎學生能夠利用課餘時間,犧牲玩樂投入志願服務的精神,並與大家分享他們擔任志工的經驗和心得。
 
2、教師請學生發表何謂「志工」?並請學生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擔任志願服務的人。

3、請擔任過志工的校外人士與學生分享志願服務的經驗和心得,分享時間約十五分鐘。
 
4、請學生給予演講志工問題或心得回饋。
 
5、請學生分組討論,除了該志工所服務的機構外,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志願服務者的加入。
 
6、教師整合學生發表之需要志願服務機構,大致可歸類為六類:
    
  (1)宗教服務,例如:廟宇、教會。
    (2)身心障礙服務,例如:喜憨兒基金會。
    (3)文教服務,例如:學校、博物館、圖書館。
    (4)醫藥服務,例如:醫院。
    (5)救助服務,例如:紅十字會。
    (6)社區服務,例如:社區巡守隊、義消、資源回收工作。
 
7、請每一組各選出一個需要志願服務者加入的場所,整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或假日至該場所進行集體志願服務工作,並以相片記錄。
 
8、下周上課,請各組推派代表上台,向其他同學介紹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情形,必須包含以下六點,並以海報展示當日參與志願服務的影像。

  (1)如何與該機構取得聯繫?
  (2)該機構的工作性質?
  (3)同學至該機構服務,到底做了什麼事?
  (4)除了學生外,還有哪些人也至該機構擔任志工?他們擔任志工的動機為何?
  (5)該機構的員工如何與志工互動?
  (6)這次擔任志願服務工作的所學和心得為何?願不願意再參與類似的活動?

9、教師給予各組講評,並強調「施比受更有福」的價值觀建立,希望學生們能利 用課餘時間,多為社會盡一已之力。

10、將學生所製作的志願服務海報張貼於教室中,做為教室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