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所要環保 清心福全遭「杯」葛》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陳薇如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社會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綜合活動領域六下,第二單元「自然變化與生活」,第二課「讓生活更美好」
南一版社會領域六下,第三單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第一課「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五、對應能力指標:

綜合:4-3-2討論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社會:9-3-4 列舉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基本人權、經貿與科技研究等),並提出問題解決的途徑。

六、主題:鄉所要環保 清心福全遭「杯」葛(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9/03/05 03:25 周麗蘭/雲林報導 
 

  雲林縣林內鄉公所推動學生使用環保杯,請十一家飲料攤響應以六百西西的環保杯買飲料只算五百西西的價格,其中唯一使用保利龍杯的知名連鎖冷飲「清心福全」經溝通三次仍無法配合,鄉長邱世文決定施鐵腕反制,準備收滿一卡車的保利龍杯倒在總公司,並發起拒買行動。

配方為由堅持用保利龍

  林內鄉去年底發給全鄉三千多個中小學生每人一個六百西西的環保杯,鼓勵學生買豆漿、買飲料、喝水時使用,環保概念從小扎根,除了清心福全冷飲站外,鄉內包括「阿二冰茶」、「綠的茶飲」等十個飲料攤都簽署行動公約,配合這項環保教育。

  林內鄉長發起拒買行動。鄉長邱世文表示,學生自備六百西西環保杯買冷飲,以五百西西的價格優待並不為過,因為飲料商已省下紙杯成本,但是清心福全卻屢次藉口無法配合,使用的還是萬年垃圾的保利龍杯,毫無企業應有的環保責任。

  清潔隊長樊期煜表示,清心福全總公司指稱五百西西的飲料有固定配方,若要優待給學生六百西西飲料,配方就要改,該公司承諾要試調看看,但迄今石沉大海。

  邱世文表示,環保署公告保利龍杯應回收,但因為保利龍無法再利用,資源回收商賣不到錢根本不收,環保署應該立即下令禁止使用。

收滿一卡車倒在總公司

  邱世文表示,他有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決心,目前全鄉最大量的保利龍垃圾就是來自清心福全,他已要求清潔隊分類收起來,收滿一卡車就運去台南總公司倒在門口抗議,同時發起全鄉拒買行動。

  他強調,林內鄉要落實的是環保教育,若清心福全無法調出六百西西的飲料,也可以打九折優惠,畢竟省一個空杯也該回饋消費者。
林內鄉的環保杯愛鄉行動受雲林縣環保局肯定,正要推廣到各鄉鎮市,局長陳世卿表示,雖無法源約束冷飲商不可使用保利龍杯,但將「加強稽查」表達對林內鄉公所的支持。

八、教學重點建議:

引起動機

1.可結合數學課所學簡易統計方法,調查班上每星期喝外賣飲料的類別、數量,將統計出來的數據做成圖表,經由圖表分析班上喝外賣飲料的頻率高低。

2.從統計數據中分析各類別飲料所製造的垃圾體積及可回收程度(可能包含塑膠杯、塑膠瓶、利樂包……)。

3.師生一起做簡易的運算,將外賣飲料所製造的垃圾體積與購買人數、購買頻率等數據相乘,得出垃圾總量,請學生想像將這些垃圾全部放在教室空間中的感受為何?

新聞導讀

1.師生共同閱讀此篇新聞報導。

2.教師請學生發表在報導中看到了哪些訊息?

A.新聞內容的主要議題為何?
B.發生地點在哪?
C.意見不合的雙方分別是誰?
D.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雙方的考量點是否不同?
E.你對於鄉公所發三千多個環保杯的政策有何看法?
F.你是否贊成這樣的政策對環保有所幫助?
G.如果你是商家,你會配合鄉公所嗎?會的原因為何?不會的原因又可能是什麼?
H.鄉公所採取了什麼措施企圖要讓商家配合?你覺得成效會如何?
I.如果你是鄉長,會採用什麼其他的方法讓商家配合你的政策呢?
J.你覺得這篇報導還有哪些細節沒有交代?
K.還缺少了第三個角色或第四個角色的說法嗎?

3.教師鼓勵學生腦力激盪,踴躍發表不同的意見,尤其是親身使用環保杯的學生,和從來不使用環保杯的學生,更可以發表自己對於報導內容的看法。

4.學生發表的同時,教師不做評論,僅將學生發表的內容加以歸納,以「心智地圖」的方式呈現全班腦力激盪出的成果。

5.教師再次重複問題D到K,讓學生練習在聽過各方意見之後,自己的想法是否和剛剛閱讀完報導時有所差別。

6.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全班腦力激盪之後形成的「心智地圖」,體會原本單純的問題,其實有許多不同的面向,不同的考量點。但環保的行動是人人有責的全球化行動議題。

環保從自己開始

1.教師再度拿出引起動機活動中「外賣飲料統計圖」,引導學生自省自己一個人一個星期光是喝飲料所製造的垃圾量有多少。

2.將學生分組,每組約五至六人,,發給學生「飲料類垃圾減量行動計畫單」,學生分組討論,在小學生階段的自己可行的垃圾減量行動方案。

3.教師隨時行間巡視,適時提醒學生計畫是否可行?盡量減少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行動方案。

4.教師宣布即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飲料類垃圾減量」分組競賽活動,比賽規則可依照學生的行動計畫加以簡化以利計分。例如:

A.每喝300c.c.的飲料卻不會製造多餘的垃圾即得到1點。
B.每喝300c.c.的白開水再加1點。
C.裝水、飲料的容器依照重複使用率再酌量加點。(視各班實際狀況修正計分標準)

5.計畫定案之後,將計畫表張貼在教室空間中,各組隨即開始進行垃圾減量競賽。

6.一個月後,教師帶領全班討論成果,並將減少的飲料類垃圾計算出大約的體積,再用廢紙箱堆疊出相當大小的體積讓學生感受實際垃圾的大小,最後大家一起將紙箱踩扁、壓扁回收,感受清空垃圾的舒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