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與獨立被普遍視為民主政治的重要象徵時,有大量關於記者、編輯及其他致力於新聞相關從業人員的政治傾向與政治偏差現象的爭論,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美國保守派人士強烈認為媒體是自由的,但左派人士卻認為媒體是有偏差、不中立的。

  一般新聞記者認為自己的報導公正不倚、不含任何意識形態地保有新聞專業性,並依循著標準流程產製具有相當水準的新聞,實踐了許多新聞傳播學院對於學生的教育願景—-時時警惕自身避免涉入過多的政治與偏差的報導,並拒絕成為政治人物的傀儡。然而,部分記者也許會欣然地同意,並接受、承認有許多新聞不免會傾向於某一特定的政治立場。然而這些偏差的政治立場的產生,其實是取決於記者到底是跟了哪位政治人物說話而定。

  另一方面,社會學家哈伯特‧岡士與其他學者,曾共同駁斥媒體有政治偏差的說法。岡士認為,媒體報導並非全面涉及政治,因為記者其實是有意圖、謹慎地捍衛自我的公正性。媒體評論家艾德溫‧戴蒙亦曾說道,美國的媒體工業在為公眾傳遞政治資訊維持中立客觀的職能上,扮演得極為出色。新聞學教育者大衛‧威弗認為,僅管有調查顯示有許多記者的政治傾向較偏於民主黨,而非共和黨,但我們也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是否在新聞內呈現出強烈的政治偏差的意圖。

  儘管爭議如此激烈,但美國民眾若被問及是否相信媒體的報導裡的政治議題存有意識型態的傾向,是否可以明顯看出誰偏向共和,誰偏向民主黨?民眾的回答口徑相當一致:「是的!」因此,我們處在資訊自由流通以及圍繞著民主價值所做出的評論中,媒體本身的誠信與否,其實也有機會左右媒體對於政治偏差這個名詞的信仰。

Dennis的觀點:偏差,不存在於新聞媒體

  美國的新聞媒體其實很少被發現有偏差或者是蓄意扭曲事實的現象。也許一方面是專業的力量牽制了他們的行為,也許是畏懼扭曲事實後的官司訴訟;另一方面,其實新聞媒體不太可能蓄意讓新聞走向偏差,或在報導新聞時蓄意偏向一方,也不可能去過度扭曲他/她所目擊的事實。有一些評論喜歡針對新聞究竟呈現民主黨或共和黨的偏差觀點進行批判,但事實上,美國的新聞媒體有許多中立派的成員與論述存在,這些中間份子致力於去達到中立的客觀準則,盡量避免寫出護航特定政治勢力的觀點。當然,媒體的意見與評論版面經常是呈現最為強烈政治傾向的觀點的所在,並具有明顯的意識型態,但是媒體極大部分版面不止不具有偏差的本質,甚至還被詬病太過於溫和了、太過於謹慎處理一些爭議性的議題了。

Merrill的觀點:偏差,乃媒體本性

  媒體的新聞報導絕大多數是有偏差的,特別在處裡政治新聞及社會上具有爭議的議題時更為明顯。這樣的偏差現象,是自然發生的,並且可能是源自於記者獨立個體的價值體系與文化之中,也可能來自於記者過去的教育背景、宗教、階級、性別、政治傾向、政治的意識型態等林林總總的個人偏差的組合,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現象。記者憑藉著自我主觀意識去篩選新聞,這大多是記者無意識中產生的偏差現象。儘管記者會運用多元角度去對抗偏差式新聞的發生,但實際上這種維持平衡、精確與公正的新聞報導方式,乃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行為,只是在用更多種的偏差去取代一個偏差而已。所以,新聞媒體本質上無疑是具有偏差的特性。事實上,他們只不過呈現(再現)了記者與編輯的主觀偏差觀點,雖然這種偏差常不具意圖性,但它就是有偏差。(記者蕭裕民摘譯)


Dennis, E. E. & Merrill, J. C..(1996). Media Bias and Political Leanings. Media Debates. NY: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