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和實務界關切新聞偏差(news bias),主要因為新聞偏差可能影響新聞的公正性,使閱聽大眾不信任新聞媒介,因而傷害媒介組織的公信力(Dennis & Merrill, 2006; Fico & Cote, 2002)。

  偏差可能源自新聞人員對新聞價值的判斷。新聞價值中的即時性、接近性、顯著性、影響性、衝突性、不尋常、人情趣味等,都可能使新聞報導產生偏差(Fico & Cote, 2002)。此外,新聞人員的個人價值、態度與偏好、消息來源的控制(Gans, 1979)及媒介組織資源、人力、截稿時間的限制(Shoemaker & Reese, 1996),也可能導致新聞偏差。

  偏差是一種可能影響公正判斷的偏好或傾向(Dennis & Merrill, 2006)。McQuail(1992, p.193-195)依據「公開」或「隱藏」以及「有意」或「無意」等面向(dimensions),把偏差分為「黨派」(partisanship)、「宣傳」(propaganda)、「無意識偏差」(unwitting bias)及「意識型態」(ideology)四種類型。其中「黨派」是一種「有意」而且「公開」的偏差,「宣傳」是「有意」但「隱藏」的偏差。「無意識偏差」是「公開」但「無意」的偏差,「意識型態」是「無意」而又「隱藏」的偏差。

  在新聞相關研究中,偏差(bias)可能和新聞生產作業的本質有關,也可能牽涉到新聞報導對社會的影響(Gunter, 1997)。如果採用較廣泛的定義,偏差的意涵應包括「正確、完整、平衡與中立、不偏」(Gunter, 1997, pp.157-158)。新聞偏差意指新聞報導不正確、不完整、不平衡、不中立與不公正。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另一種界定偏差的方式,是把偏差視為「一種經常性的偏袒類型」(Kenney, Simpson, 1993, p.346),或「系統性的偏袒某一方或某種立場」(Lo, Neilan, & King, 1998; 羅文輝、鍾蔚文,1992;羅文輝、黃葳葳,2000; 羅文輝、侯志欽, 2004)。

  在美國,學術界和實務界關切的新聞偏差是自由偏差 (liberal bias) 與保守偏差 (conservative bias) (Dennis & Merrill, 2006)。在台灣,各界關切的新聞偏差則是政治偏差 (political bias) 。政治偏差指新聞人員或媒介所有人因政治因素,故意在新聞中支持某一政黨,或偏袒某些政黨候選人,而使新聞報導發生偏差(Graber, 1976, 1997)。

  過去國內的相關研究顯示,台灣報紙與電視新聞往往並不完全公正,尤其是具有黨政色彩的報紙及無線電視台有明顯的政治偏差。在2000年至2008年的總統大選期間,電視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總統後,由政府控制的台視在陳水扁上任後,隨即大幅改組,新聞部經理、主播均由親民進黨人士擔任,台視的選舉新聞也轉為支持民進黨;民視新聞的影響力則在民進黨執政內持續增加。由於黨政軍對電視新聞的干預一直為人詬病,因此各界期盼黨政軍能儘快退出無線三台。在這樣的共識下,立法院於2006年1月3日三讀通過「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依法在2004年的總統選舉中,台視必須民營化,而華視則需公共化。台視的公股在2007年9月6日全面退出公司運作,由非凡電視董事長黃崧正式接掌經營權,並由他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華視也在公共化後,於2007年7月1日加入公廣集團的運作。

  傳統無線三台在歷經黨政軍退出三台及公共化的改革之後,選舉新聞的偏差情形顯著改善。作者在2000年至2008年舉行的三屆總統選舉時,曾和其他研究人員合作分別針對這三次選舉,分析六家電視台的選舉新聞報導,嘗試了解在這三屆總統選舉期間,電視的總統選舉新聞報導是否有政治偏差現象(Lo, King, Chen, & Huang, 1996; 羅文輝、黃葳葳,2000)。

  表一呈現這三屆總統選舉期間六家電視台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程度,可以看出,台視在2007年民營化前,政府對台視有很大的影響力,因而該台的選舉新聞在2000年及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分別顯著地偏向藍營及綠營。2007年,公股退出台視,非凡國際成為台視最大股東。民營化後的台視,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雖然於新聞略為偏向藍營,但偏差的程度和過去兩次的總統選舉相比已明顯改善。

  由於中視的成立背景和國民黨有密切的關係,因而中視的選舉新聞在2000年及2004年兩次總統選舉中,皆明顯偏向藍營。在2005年,國民黨將所持之中視股權轉售予中時集團投資的榮麗投資公司,國民黨正式退出中視的經營。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中視的報導雖然仍對藍營的候選人較為有利,但和2000年及2004年的總統選舉相較,中視的偏差情形已較不明顯。

  至於華視的選舉報導,自2000年起,歷經三次的總統大選,其報導也有愈來愈平衡的趨勢。尤其在2006年完成公共化後,華視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對於雙方陣營的報導可以說是相當平衡、中立。

  至於其他三家電視台,民進黨掌控的民視在三次總統選舉中,選舉新聞均明顯對綠營較為有利;TVBS在三屆總統選舉時的選舉新聞報導,偏差情形皆不明顯,立場大致中立;中天新聞在過去三次總統選舉的新聞報導,偏差情形也不明顯。

  透過六家電視台對2000年、2004年、2008年三次總統選舉報導的比較,可以看出,媒介所有權對於新聞產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傳統無線三台隨所有權的變更,其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情形也有所改變。和民進黨有密切關係的民視,選舉新聞明顯偏向綠營;民營的TVBS及中天則相對較為公正。此外,藉由三屆總統選舉新聞的分析也可看出,政府對於無線三台所進行的一連串改革措施,對三台新聞報導公正性的提升有相當成效。

  作者對這三屆總統大選的選舉新聞分析結果顯示,媒介所有權及所有人對選舉新聞的影響,是當前台灣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從六台的選舉新聞來看,受政府及政黨控制的電視台,其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相當嚴重。如果我們希望在未來的選舉中,導正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現象,除了黨政軍應退出媒介經營外,建立新聞部門的自治與民主機制,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只有在媒介所有人無法干預新聞的決策與運作下,讓新聞人員充分發揮告知、守望與監督的功能,電視才可能比較公正報導選舉,電視選舉新聞也才可能成為指引選民、幫助選民做出明智抉擇的重要資訊來源。

表一:2000、2004、2008年六家電視台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程度

台視

中視

華視

民視

TVBS

中天

2000

 

連蕭(藍)

2.64

2.94

2.73

2.13

2.02

1.97

陳呂(綠)

1.96

1.91

2.00

2.38

2.08

2.07

2004

 

連宋(藍)

1.98

2.78

2.28

1.96

2.18

2.16

陳呂(綠)

2.59

1.71

2.00

2.49

2.25

2.02

2008

 

馬蕭(藍)

2.17

2.20

2.04

1.52

2.06

2.13

謝蘇(綠)

1.83

1.98

2.08

2.48

1.94

1.85

註:表中數字為平均數,平均數的計算方式為,有利=3,中立=2,不利=1,平均數愈高,代表新聞對該組候選人愈有利。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羅文輝、鍾蔚文(1992)。報紙與電視如何報導民國八十年的第二屆國代選舉。亞洲協會專題研究報告。

羅文輝、黃葳葳(2000)。報紙與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比較研究。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專題研究報告。
 
羅文輝、侯志欽  (2004) 。 2004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廣播與電視第23集,頁 1-21.

二、英文部分

Dennis, E. & Merrill, J. C. (2006). Media debates: Great issues for the digital age.Belmont, CA: Thomson &Wadsworth, 2006.

Fico, F., & Cote, W. (2002). Partisan and structural balance of election stories on the 1998 governor’s race in Michigan.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5(2):165-182.

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 Free Press.

Graber, D. (1976). Effect of Incumbency on Coverage Patterns in 1972 Presidential Campaign. Journalism Quarterly, 53:499-508.

Graber, D. (1997).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3rd edition), Washington D. 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Gunter, B. (1997). Measuring bias on television. Luton: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Kenney, K. & Simpson, C. (1993). Was Coverage of the 1988 Presidential Race by Washington’s Two Major Dailies Biased? Journalism Quarterly, 70:2:345-355.

Lo, V. H., King, P. T., Chen, C. H. & Huang, H. L. (1996), Political Bias in the News Coverage of the Taiwan’s First Presidential Electio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43-64.

Lo, V. H., Neilan, E., & King, P. T. (1998). Television Coverage of the 1995 Legislative Elec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2:3:340-355.

McQuail, D. (1992). Media Performance. London: Sage.

Shoemaker, P. I.,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