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鼓勵消費,希望我們用完了消費券後,不要煞車,要繼續加油增加消費帶動經濟發展。不過電子媒介在報導此則新聞時,大都將煞車寫成剎車,錯得離譜。

  煞,火部,是個多義字,可以作「傷」解;又同殺(音同);通作作甚、極解,如「煞費苦心」、「煞費躊躇」,柳永詞:「近來憔悴人輕怪,為別後相思煞」;兇神亦謂之煞,如犯煞、冲煞,兇神惡殺,而陰陽家更有八煞之說(見《齊東野語》);俗謂收束日煞,如收煞、煞尾(北曲套曲結尾一段);所以,煞有停止之義,煞車、煞摯也得用煞。

  剎,原指佛寺所立幡竿,也指佛國,《玄應音義》說:「剎,梵云差多羅,此譯云土田,經中或言國,或云土,同義。」佛寺亦曰剎(古剎、寶剎)。我們常用剎那(梵語“Ksana”,讀曰ㄔㄚˋㄋㄨㄛˊ),指一念間,時之最短者。《華嚴探玄記》說:「剎那者,此云念頃,于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仁王護國般若經》更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白居易詩:「歡樂剎那促」(〈和夢遊春〉)故剎實指瞬間的微時間單位,義,如剎海(土田/北京有剎什海),剎塵(無限國土也),剎利(田主),但卻無停止的動作。

  剎那,又經常有媒介錯寫成「霎那」。霎是小雨點,雖然霎霎、一霎或霎時,也指極短時間,但駕車人士腦海中應時時記著:小心駕駛,有情況則貴能在剎那間煞車,這樣—-才不會犯煞;情侶間煞忒多情,方能情深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