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二月十四日,風雪中的行腳僧、大和尚聖嚴法師以八十高壽圓寂,大菩薩點化世人,致令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頂禮參拜同頌佛號,共持功德。聖嚴大法師以身現相,推動人家佛教,矢言報佛法僧三寶之恩,頓悟虛元有盡,我願無窮,故不以舍利子為念,不追求金身不朽的一身舍利,遺願骨灰還諸天、還諸地,植葬法鼓山環保生命園區,將舍利布施。
傳佛偈易,悟佛偈難。試看《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這一回:關雲長敗走麥城之後,被孫權執殺,但英靈不散,漂蕩至荊門當陽玉泉山頂,連夜呼冤:「還我頭來!」某月白風清之夜,冤聲為雲遊到此的汜水關鎮國寺長老普靜所聞。他前時在鎮國寺中,曾與關雲長相聚,故認得關雲長,遂以手中塵拂之尾指一指關雲長,並且問道:「雲長安在?」關雲長英魂頓悟,向他請求清誨,以解迷津。普靜說:「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醜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關雲長遂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關公固有佛性,羅貫中佛性亦不差,否則,焉能如此生動地寫出普淨佛偈。關雲長的頓悟和恍然大悟,究竟悟到些甚麼呢?–「雲長安在?」佛偈說的是,關雲長實在的肉身雖逝,但是,他的名(虛名)卻「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
有謂普淨佛偈–「雲長安在?」四個字點化了關羽,令他悟得因果名實而息冤,有如一部《金鋼經》般大功德,聖嚴大法師明心見性,推動人間佛教,也是功德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