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健康與體育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五上,第三單元「健康消費健健美」,第三課「健康產品重保障」
南一版國小社會四下,第四單元「生活好自在」,第十一課「生活有一套」
翰林版國小社會五下,第二單元「飲食面面觀」,第三課「買得用心吃得安心」
五、對應能力指標:
2-2-4運用食品及營養標示的訊息,選擇符合營養、安全、經濟的食物。
2-2-5明瞭食物的保存及處理方式會影響食物的營養價值、安全性、外觀及口味。
2-3-3檢視媒體所助長的飲食趨勢之合適性,並體認正確的飲食可降低健康上的風險。
2-3-5明瞭食物的生產、製造、烹調會影響食物的品質、價格及熱量,並能做明智的選擇。
六、主題:網購伴手禮 當心廣告圖片騙很大(可連結)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2/19 16:45 華視
過年到了,到親戚朋友家作客,不免會帶上許多好吃的伴手禮盒,到網路上想買蛋糕,廣告看起來通常美味又可口,讓你忍不住多買幾個,但注意喔,通常這些廣告圖片都只是「僅供參考」,等到買回家,打開一看才發現,實品和廣告圖片「差很大」。
白色的香草蛋糕,還有裡面包著新鮮草莓,口感有點甜的巧克力蛋糕,看著型錄精美的照片,口水都快流下來,但是消基會調查發現,有六成的業著,用這麼小的字體寫著,照片僅供參考,還有業著更惡劣,蛋糕幾吋,不是算蛋糕本身,量的竟然是蛋糕外層的包裝,尺寸當場縮水,廣告誇張不實,跟實品真的差很多。
讓網友氣得PO上網痛罵的,就是這個「爆漿麵包」,廣告上的巧克力看起來香濃又可口,而且標榜要花25元就可以買到,但是買回家一撥開,巧克力醬不但沒流出來,還一整團卡在麵包裡,還有這個甜甜圈冰淇淋,外頭是脆皮巧克力,加上網狀的白色糖漿當點綴,實際買回家,撕開外包裝真的令人傻眼,實品的白色糖漿只剩下幾條,還好裡面的焦糖香草冰淇淋吃起來還算美味。
另外還有網友看了這個廣告,新鮮又厚實的鮭魚,放在小火上慢烤,搭配新鮮的蔬菜,加上鬆軟Q彈的麵包,就和廣告中的熊一樣,跑去買美味漢堡,但是一打開,實在分不出來裡頭包了什麼料,實品和廣告中的分量實在差很多,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這個「雙魚漢堡」身上,有網友一看完廣告,想說份量大又可以吃的飽,馬上衝去買,這熱呼呼的漢堡,一拿到手就讓他直搖頭,雖然兩片炸過的魚塊是很實在,但是生菜和麵包還是差很多。
事實上。不是只有吃的和實品差很大,這台造型超炫的紅色打擋機車,網友說網站上打著圖片僅供參考,實際上他的實品是長這個樣子,猛然一看,跟老式的警察巡邏機車還有幾分相像,讓網友直批業者騙人,只能說,買家下手消費之前,除了要看賣像,還要貨比三家,多做功課,免得花了錢又受氣,而誇大不實的業者,消保會當然會對他們開出罰單。
八、教學目標:
1.知曉食品廣告製造效果的手法
2.了解食品廣告的製作流程
3.分辨廣告產品和實際產品的差別,做為購物時的參考
九、教學重點建議:
1.發下新聞影本,請學生閱讀後,回答以下問題:
①蛋糕廣告跟實際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②為什麼網友氣得大罵「爆漿麵包」?
③甜甜圈冰淇淋跟實際的產品差別在哪裡?
④漢堡出現什麼不符合廣告內容的情況?
⑤用網路購物需要注意什麼事?
⑥什麼單位會處罰廣告誇大不實的業者?
2.引導討論:平常看電視廣告的經驗中,有沒有讓你特別印象深刻的食品廣告?讓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麼?
3.引導討論:你有沒有食品買來後,發現和廣告上不太一樣的經驗?請發表你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4.引導討論:你覺得實際產品和廣告產品看起來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5.觀賞小羅那度代言NIKE足球鞋的廣告影片。
6.引導討論:你覺得影片中,小羅那度每次射門足球都命中門框而彈回來,是真的還是假的?為什麼?
7.觀賞廣告製作解說影片。
8.老師說明:NIKE廣告中的小羅那度是否那麼神準我們無從得知,但他是舉世聞名的球星,在各大比賽中也的確展露出驚人的球技,無法造假。只是從這段解說中,我們可以瞭解廣告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讓不管是技術高超的足球員或一般人,都能做出同樣的效果。
9.觀賞廣告製作內幕影片。
10.老師說明:這些是透過電腦及影像軟體做出的廣告效果,所以當我們被廣告的畫面所吸引時,要對廣告的真實性有所警覺。
11.介紹「公平交易法」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第21條–事業不得在商品或其廣告上,或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 法,對於商品之價格、數量、品質、內容、製造方法、 製造日期、有效期限、使用方法、用途、原產地、製造者、製造地、加工者、加工地等,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或表徵。
12.介紹「消費者保護法」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第22條–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其對消費者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
第23條–刊登或報導廣告之媒體經營者明知或可得而知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者,就消費者因信賴該廣告所受之損害與企業經營者負連帶責任。
第24條–企業經營者應依商品標示法等法令為商品或服務之標示。
第26條–企業經營者對於所提供之商品應按其性質及交易習慣,為防震、防潮、防塵或其他保存商品所必要之包裝,以確保商品之品質與消費者之安全。但不得誇張其內容或為過大之包裝。
13.總結說明:食品廣告會為了美化拍攝效果而對食物動手腳,有些行為僅止於廣告,有些卻是要讓實際的產品更美觀而添加化學物質在食品裡,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所以在選購食品時,除了不要被廣告迷惑了之外,還要注意食品衛生及添加物是否合乎標準,以確保食用的安全與健康。
14.作業說明:請到鄰近超商突擊檢查,找出店內商品的實際內容與廣告呈現不符者,並詳細敘述兩者的差異,完成「超商商品總體檢」學習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