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 陳薇如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活動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六下,第三單元「生物與環境」。
翰林版綜合活動領域六上,第二單元「親近大自然」

五、對應能力指標: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9-1-3舉出重要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處理等),並願意負起維護環境的責任。

綜合活動領域:
4-3-2 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主題:地球日40周年 綠行動做伙來(可下載

六、新聞來源及本文:更新日期:2010/04/18 09:53

  地球日Go Green專題報導(1)(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18日電)世界地球日40周年,國際發起「10億綠行動」,台灣也響應募集「百萬綠行動」,匯聚愛地球的綠行動承諾。環團則籲課徵能源稅、增加綠領工作、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自2000年起,地球日主題便圍繞著氣候變遷,這兩年更以「綠世代」強調跨界、跨業愛地球行動,以綠色思維、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等方式改變世界。

  董景生說,今年地球日活動強調個人與企業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行動,國際團體發起「10億綠行動」,盼累積扭轉環境劣勢的能量。台灣環團也積極響應,發起募集「百萬綠行動」。

  這項綠行動不僅是規劃社區的環保運動,還包括個人的行動,像是隨手關燈、更換更有效率的燈泡、資源回收、選用永續發展的產品、參與環境運動、支持公平貿易或綠色商品等,都是個人綠行動的具體實踐。

  環保團體則呼籲政府提出真正能達到節能減碳的政策,並提出「課徵能源稅、調降所得稅;刪除高碳產業、增加綠領工作;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3項訴求,號召民眾寫下明信片,交由環團在地球日送給總統。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夏道緣表示,地球日這個國際綠色盛事,今年正逢40周年,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以「服務、行動、串連」三個面向作為主軸,希望喚起更多人對環保的重視及擔任環境志工,並促成全球各地更成熟的聯繫網絡,推動人類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夏道緣指出,40周年是里程碑,但更應該當作新的開始,從「Be Green」到「Go Green」,以成為真正的「綠世代」而努力。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和全球共同參與地球日活動,就是展現公民責任的好機會。

  「地球日網絡」和190個國家、2萬個組織,一起向世界各地的領袖呼籲,立即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遷。

  除與國際同步推動綠行動之外,多個具環保意識的民間團體與企業也有一系列活動。24、25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前開展的「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集結有機、環保、芳療、藝術、樂活等元素,讓綠色觀念點點滴滴串起。

  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的台北當代藝術館表示,今年「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媲美紐約聯合廣場的綠色市集、加拿大安大略農夫市集、東京代代木公園的地球日活動,共有「農夫市集」、「藝術市集」、「NGO地球村」、「地球電影院」等主題攤位。

  「2010Earthday Sunday」減碳綠行動千人排字活動也將於4月25日號召1000名綠色世代,齊聚中正紀念堂廣場,排出「CO2↓」字樣,為地球發聲;此外,中南部地區也有減碳訴求的相關活動。

  國際交流方面,每5年舉行1次的亞太綠人大會,今年將以「公平分攤 (FAIR SHARE):許我們一個綠色未來」為主題,4月底在台北登場,20多國的綠黨成員、環境社會運動團體代表將來台參加環保盛會。

七、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學生於課前蒐集「國際地球日」的相關資料,包括日期、由來、發起的國家、人物……

2.教師於課前蒐集「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紐約聯合廣場的綠色市集、加拿大安大略農夫市集、東京代代木公園的地球日活動相關資料,以備課堂使用。

3.教師於課前蒐集2010年於4月25日舉行的「2010Earthday Sunday」減碳綠行動千人排字活動相關資料,以備課堂使用。

課堂實施:

1.教師於課堂開始可先請學生發表自己蒐集到的「地球日」相關資料,藉由提問的方式逐步建立學生對於「地球日」的認知,尤其是設定「地球日」的宗旨,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說明。

2.將此新聞以電腦投影至螢幕上的方式,以緩慢的速度,逐段播放新聞供學生閱讀,播放前先提醒學生,播放完成之後會進行有獎徵答,請學生拿出筆記本,記下自己認為很重要的關鍵字。也可以提醒學生記錄的同時,可以將關鍵字分類記錄,順便以5W1H的方式加以整理。

3.新聞文本播放結束之後,教師提問,由學生搶答:

(1)「地球日」在2010年時邁入第幾年?(40週年)(When、Why)
(2)為了慶祝「地球日」邁入第40年,全球發起了什麼活動?(10億綠行動)(What)
(3)台灣有響應這項全球性的活動嗎?(台灣也響應,並發起「百萬綠行動」)(Where)
(4)台北當代藝術館有響應這項活動嗎?(有,24、25日舉辦「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活動。)(What)
(5)這個綠色藝術市集包含了哪些主題?(「農夫市集」、「藝術市集」、「NGO地球村」、「地球電影院」)(What)
(6)美國、加拿大、日本有舉辦類似台北當代藝術館辦理的綠色藝術市集活動嗎?(有,紐約聯合廣場的綠色市集、加拿大安大略農夫市集、東京代代木公園的地球日活動。(What)
(7)環保團體呼籲政府提出哪三項政策?(課徵能源稅、增加綠領工作、召開氣候變遷國是會議。)(How)
(8)4月25日在中正紀念堂有舉辦什麼與「地球日」相關的活動嗎?(有,環保團體號召1000個人,準備在廣場排出「CO2↓」字樣。)(What)
(9)4月底會有一場國際性的環保會議在台北舉行,這個會議每5年舉行一次,請問是什麼會議?(亞太綠人會議)(What)
(10)新聞中提到,個人可以作哪些事情響應環保?(隨手關燈、更換更有效率的燈泡、資源回收、選用永續發展的產品、參與環境運動、支持公平貿易或綠色商品等。)(How)

4.老師引導學生發表對於該篇新聞的想法,並引導學生省思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可以為地球做哪些事?

5.教師在黑板上製作簡單的3*11二維表格,橫向為項目、環保行動、功能,縱向為編號1~10,由學生分組接龍,提出小學生做得到的環保行動,例如:隨手關燈、用洗澡水沖馬桶、買東西時自備購物袋……從第一組輪到最後一組,一輪之後,再從第一組開始發表意見,每組提出合適的環保行動之後,教師依序將行動名稱填入表格第二行,每組提出的行動內容不能重複,想不出來的組別可以棄權,提供最多行動的組別獲勝,其他的同學要齊聲歡呼「地球愛你喔!」三聲作為獲勝的鼓勵。

6.教師帶領學生逐一討論每一項環保行動可能達成的功能為何?例如:隨手關燈→減少能源消耗量、用洗澡水沖馬桶→節省水資源,討論結束後即可完成上述的3*11二維表格。

7.教師帶領學生討論這十項環保行動最適合全班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際行動,可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獨特看法。

8.討論至一段落之後,經由票選的方式,選出全班都要實際執行的環保行動,並為此環保行動訂出具體行動目標。例如:票選出的環保行動為「隨手關燈」,那麼可與學生討論以全班人數來說,一個月內可以隨手關燈的總次數,以一班二十五人的班級來說,每人每日隨手關燈10次來計算:25人*10次*30日=7500次,教師可視情況取整數一萬次,以刺激學生參與意願,也可依照不同班級狀況,訂定不同的目標。

9.在班級教室的明顯處,貼一張大型長條海報,每日記錄關燈次數的累計總量。

10.學生也可將前一晚在家中隨手關燈的次數帶來學校加入累計次數中。

11.達到行動目標後,教師可製作小獎狀,表揚班上每一位學生,並且讓全班同學互道恭喜,微笑、歡呼「地球愛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