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工作!吃喝玩樂年薪百萬」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陳薇如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綜合領域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版綜合活動領域四上,第一單元「興趣與專長」。
翰林版綜合活動領域六上,第一單元「學習天地」。

五、對應能力指標:
1-2-1 欣賞與表現自己的長處,並接納自己。
1-2-2 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3-3 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六、主題:最爽工作!吃喝玩樂年薪百萬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可下載)
更新日期:2010/08/11 15:16
  如果問你「上班辛苦嗎?」很多上班族一定回答,當然很忙、很累。不過,有人光靠一張嘴,暢快的喝酒,或是痛快吃冰、吃甜點,就可以賺錢,甚至連躺著睡覺,都能賺進年薪一百多萬,這絕對不是廣告的噱頭,這些最特別的第361行,號稱史上「最涼」、「最爽」的工作。

  會不會太誇張,上班時間就大剌剌玩起線上遊戲,長官還不管你?玩到眼神渙散還不休息,有沒有這麼拚,原來他們是電玩遊戲測試員,工作就是要不停的打電動測軟體,專靠眼睛就能賺錢,別以為這是最爽的工作,幸福的還有他們,這些是品酒師,別以為想喝酒就能來,他們各個資歷超過十年以上。

  不只喝酒能賺錢,就連吃冰也能賺,對香料超敏銳,廖怡芬一個人扛起連鎖冰淇淋店的產品研發,儘管有吃不完的冰,但就連冬天、生病的時候也要吃。儘管靠打電動、喝酒、吃冰能賺錢,似乎過很爽,但畢竟這些第361行,他們每天得跟眼睛和嘴巴奮鬥,挑戰自己的極限,說不辛苦也是騙人的。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教師發下新聞影本讓學生帶回家閱讀,製作學習單請學生想想以下問題,並與家人分享:
(1)新聞裡所稱「最爽的工作」工作內容是什麼呢?
(2)這些工作內容裡有哪些是你很喜歡的?
(3)這樣的工作內容,可能會有哪些收穫或是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4)你覺得具備哪些能力的人才能擔任這項工作呢?(舉出一~三點)
(5)你覺得自己如果去應徵這樣的工作,會被錄取嗎?原因是什麼?
(6)如果請你來做這樣的工作你願意嗎? 原因是什麼?
(7)請在家中訪問一位長輩,請他說說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即要擔任這些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或是與你分享這樣的工作從早到晚,依序要忙些什麼事呢?並且簡單的紀錄下來。
(8)請問這位家長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9)最後請問家長對於這篇新聞報導有什麼看法並記錄下來。

課堂實施:
 (一)關於新聞用詞
1.教師於課堂開始時,先詢問學生是否喜歡這篇報導?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為何?
2.教師請學生看看這篇報導的用詞遣字是否有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方?有的話又是哪些字或詞呢?為什麼這些字或詞會讓自己感到不舒服?
3.接著請學生站在記者的角度想,為何他會選擇用這樣讓你不舒服的文字來進行新聞報導?每個人都會對這些文字產生反感嗎?記者在下筆時,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請學生提筆將自己認為不舒服或不文雅的文字圈起來,並將自己覺得較為適當的用詞寫在旁邊。
5.學生在小組內先分享各自修改過後的新聞,每組選出最適合發表的一篇請代表上台朗誦。
6.教師請學生思考並發表更改過後的文字與原本的文字有哪些差別?鼓勵學生分別以讀者自己的角度、學生師長的角度、記者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差別。(可隨課堂上學生發表的狀況增減分析的角度)
7.最後請學生試想,記者在寫這篇報導時,心中設定的讀者可能是哪種族群的人?(年齡、工作、性別、喜好……)
8.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發表有關該篇新聞用字方面的討論過後的心得感想,尊重學生合理發表意見的權利。

 (二)關於新聞內容
1.統計全班有多少人會願意從事新聞報導中的工作,並邀請若干學生分享願意擔任這項工作的原因。
2.將學生分組,請學生和小組內的成員分享自己在回家作業中,對於老師提出的若干問題之回應,並且分享自己所採訪對象的工作內容及其他相關收穫。
3.學生分組討論時,教師宜行間巡視,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思考問題,並尊重他人的發言權,練習聆聽,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聲音,從中找到值得自己學習的觀點。
4.分組各推派出一位學生發表小組討論後的總結及感想。
5.學生分別將自己採訪到的工作內容整理成條列式,加上美編插圖,利用統一的A4或B5紙張做成簡單的介紹卡,介紹自己的家長或其他長輩的工作內容。
6.教師整理這些介紹卡張貼在教室公佈欄,讓學生利用下課時間瀏覽。
7.學生瀏覽過全班同學製作的介紹卡之後,選定一項自己覺得最棒的工作,或是自己將來最想從事的工作,向教師登記過後即可將介紹卡帶回家中,教師可將此作為回家作業,請學生介紹這一項工作給家長,並且分享自己為何會選擇這一張介紹卡的原因。
8.教師可規定學生將課堂上練習修改新聞文字的新聞影本拿給家長觀看,並請家長給予回饋,也可對於學生在家中解說介紹卡中職業的表現給予評分或是寫下鼓勵孩子努力追求自己夢想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