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美國的電視台,除了ABC與CBS這兩家知名的商業電視台為主流外,尚有一個由354個加盟電視台組成的PBS公共電視網﹝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相較同為非營利路線的日本NHK電視台,PBS在資金、政治地位 上基礎較為薄弱,社會影響力也遠不及NHK;但在教育、兒童節目、紀錄片領域中,PBS擅長使用網際網路的即時互動方式,讓閱聽眾在PBS ONLINE的官方網站上討論新聞、科學、文化甚至於社會現象等種種問題,由於PBS本身即是個多方意見交流的平台代表,因此PBS的公共論調能夠凸顯其中立、不偏頗的傳播價值,相當受到美國閱聽眾的認同。

  在PBS ONLINE的官方網站中,有一個稱為news hour的頁面(註一),頁面中尚有一個teacher resources的專區(註二),此專區刊載各種類別的教師用媒體素養教案。本文內容節選了三則以911事件與恐怖攻擊事件相關的媒體素養教案加以介紹。
 
教案一:
「阿富汗現狀─人權與內戰的搏鬥」
對象:高中生
授課時數:每回一小時X3回

學習要點
  對於美國高中生而言,阿富汗與塔利班政權等概念早已在新聞媒體的報導中留下相當強烈的印象。在此次學習重點裡,先介紹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的地位,並聚焦在塔利班政權對待人權的方式,再者介紹阿富汗現今的生活經濟面,讓學生了解什麼是援助的真正意義。試圖領導學生從短期、長期發展的眼光推測,對於飽受戰爭牽累的阿富汗人民而言,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角度,給予阿富汗人民幸福。

  冷戰時期的美國與蘇聯,在當時各占據了什麼樣的國際地位?(並且以埃及、伊朗、剛果、越南、瓜地馬拉等國家之立場思考,他們分別在美蘇競爭中遭受到什麼影響、控制)

  對於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國而言,橫亙中亞的回教國家在軍事戰略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蘇聯解體後,這些回教國家在中亞地域上依然有著相同的情勢嗎?
  政治理念、宗教教義、種族淵源等意識形態,在近代國家形成上,分別給予了什麼樣的影響?

  為何恐怖攻擊主義會膨漲擴大地如此快速,首當其衝,這對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面上產生了什麼樣的紛爭?

  基於不同的種族文化,進而有著不同的宗教教義,在迴異的自我認同下,宗教不一定繼續代表著「和平」的概念,過往宗教本是撫慰人心的歸依,但回教國家中有著犧牲自己也無妨的軍事武裝「聖戰」,不同的宗教教義反而成為矛盾、緊張關係的源頭,相較強調人道主義的「日內瓦公約」,兩方各擁相異原則,我們應該有著什麼樣的見解?

  世界情勢演變至今,美國歌頌的是什麼樣的核心價值,美國又以什麼樣的外交政策對世界產生影響?

授課重點流程:
(1)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因為賓拉登的藏匿,使得世人對於阿富汗格外注意。但並非只有單單一位賓拉登,在此之前,阿富汗早已因為「塔利班政權」受到世人注意。
(2)對於「塔利班政權」,我們的認識有幾分?塔利班政權的成員是誰?他們的目標為何?為何在恐怖攻擊事件爆發以前就已受到世人防備?
(3)試著參考以下論述
  「如果我們要思考什麼是塔利班政權的話,那就試著聯想納粹黨吧;如果想思考什麼是賓拉登的話,那就試著聯想希特勒吧;如果想知道阿富汗民眾的心情,那就想想集中營的猶太人吧。」
─ Tamim Ansary ─(註三)
儘管Tamim Ansary的說法並非完全正確,希特勒是納粹黨的首領,而賓拉登並非塔利班政權的領導,但在類同比喻下,我們可以感受相同的囚禁感。在這個引用中,賓拉登與塔利班政權、塔利班政權與阿富汗人民間又是處於什麼樣的關係?
(4)請以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塔利班政權如何在阿富汗崛起?
  為何人權保護團體處處抗議著塔利班政權?
  塔利班政權對於回教的釋義,與其他的回教派別有何處不同?
(5)阿富汗的建國經歷,是在一連串的戰爭中走過。才剛從英國手中取得獨立權,沒想到又被捲入冷戰中。1979年阿富汗與蘇聯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暴虐戰爭,國土荒廢、民不聊生。其中,美國扮演了一個反共後援。美國除了提供武器外,尚教導阿富汗人民如何使用軍事武器保衛自己,而當初的「反蘇俄成員」,在習得軍事知識後,卻變相成為塔利班政權的要角,塔利班政權進而在蘇阿戰爭的戰亂中萌芽增長。針對這種流轉情況,你的看法與感受是?這會是受什麼原因影響?美國應該採取何種行動?
(6)試著將心比心,如果你的生活處境是以下各角色,你所希望的未來會是什麼?你又會擔心生活遭遇什麼樣的威脅?
   塔利班政權的領導者
   以前曾是老師的阿富汗女性
   阿富汗北部同盟士兵﹝立場親美﹞
   阿富汗北方的巴基斯坦人民
(7)總結以上學得的心得,如果美國對阿富汗發動陸軍戰爭,會是什麼樣的局面?試著引用Tamim Ansary的觀點比較看看。

註一
NESW HOUR網址

註二
TEACHER RESOURCES網址

註三
Tamim Ansary為一名阿富汗裔的美籍作家,在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發表了《West of Kabul, East of New York》一書,其立場為支持美國改革阿富汗政治,解放當地人民自由。


教案二:「用寬容化解隔閡」
對象:高中生
授課時數:每回一小時X3~4回

學習要點:
  人們會依傳統的刻板印象,對特定的種族、族群進行偏頗的評論,有時還會對此種族、族群留下深不可改的標記,像是第二次大戰中的德軍或日軍總逃脫不出被譴責的殘忍形象,而不斷背著沉重的十字架。本次課程試圖教導學生重新看待既有的刻板印象,由本質中重新思考民族衝突。

  傳播媒體是當下社會變遷的一種反映,適時透露了當下社會對於文化、藝術、性別等議題的思考方式。

  不同時期的政治型態會蘊孕出不同面貌的傳播媒體,當政治鼓吹自由民主時,傳播媒體可主導其內容;當政治呈現極權威統時,傳播媒體可能成為政策操弄。

  美國社會秩序的形塑中,深受「多元」之原則影響,從民族、宗教、語言的基礎多樣性中,進而演繹其社會政經之局面,強調平等自由之特色,亦造成美國人民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思考價值觀的開放。

授課重點流程:
(1)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戰爭時期宣傳海報的標語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
Shooting Off Your Mouth
Keep These Hands Off!
Stamp ‘Em Out
We’re Fighting To Prevent This

(2)請思考以下問題
   你覺得這張海報是什麼時期製作的呢?為什麼如此認為?
   如果看見這張海報的人是德籍或日籍的士兵,你覺得他們會有什麼感受?
   如果看見這張海報的人是一般的德籍或日籍民眾,你覺得他們會有什麼感受?
   你覺得這張海報試圖傳達什麼訊息給民眾呢?

(3)請參考以下網站之資料,思考看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對待德籍或日籍人士。
   收容所裡著孩子們
   良心與憲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德裔美國人的市民收容所

(4)試著想像自己是以下角色
   如果你是第二次大戰中居住於美國的德籍或日籍移民,你的日記本中會有什麼樣的獨白?
   如果你是幸運躲過德軍或日軍大屠殺下的生還者,但昔日的親朋好友皆已罹難,你的日記本中會有什麼樣的獨白?

(5)相較911事件,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珍珠港之事件則較被媒體大篇幅報導。如今回想,你覺得這樣的報導依然正確嗎?試著思考看看這兩項事件中有什麼異同點?
(6)在911事件發生後,媒體時常報導恐怖主義是多麼地深受巴基斯坦人民的歡迎。他們會身穿印有賓拉登肖像的衣服、焚燒美國國旗,此畫面被媒體報導後,反而更增加了一般民眾對於阿拉伯世界的不了解、甚至產生絕大的厭惡感,持續撕裂兩方不了解彼此的民族。
(7)當人們一聽到「恐怖主義」的詞彙時,會直接聯想到什麼呢?我們會不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聯想到「阿拉伯人」、「中東地區」、「伊斯蘭教」等概念?如此的刻板印象是公平的嗎?同理,我們會不會不小心地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籍或日籍人士貼上相同標籤?
(8)電影「緊急動員The Siege」與「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中,是用什麼樣的角度描寫阿拉伯人?
(9)我們常站在自身的民族角度上批判他民族的缺點,而其中並非是先實際真實了解,大多是轉手旁聽而來得來的刻板印象。

參考網站、連結
邁向和平的旅程

墓園傳來的吶喊


教案三:「抑止恐怖主義」
對象:高中生
授課時數:每回一小時X3回

學習要點:
  此堂課程內容主要聚焦於「誰可以遏制恐怖主義」。讓學生在課堂的介紹中,進一步認識到目前各種國際組織、國際議題、國際活動、國際高峰會等,並以互相討論方式激發學生自我思考能力。

  認識現今國際中的合作、互助關係,世界各地也正努力改善各種政經社會問題。(例:締結貿易條約的國與國關係、先進國對於難民的國際救援活動)

  了解國際間的物競天擇原理,為何會有試圖支配他國等競爭現象。(例:民族優越感/國家差異/經濟差距等)

  理解國家間、地域間的衝突主因為何,並進一步推衍恐怖主義的紛爭緣由為何?

  世界上的許多政治動向是互相消長、互相流動、不斷演進的,檢視歷史的時間軸,國際政治成形後,高揚的國族主義、兩次世界大戰、殖民主義興衰、恐怖主義、歐盟等地域性組織之成立等主題中,美國並沒有手握主導權,美國並非總是主導者。

授課重點流程:
(1)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攻擊事件堪稱有史以來死傷最為慘烈,重創紐約、華盛頓特區、匹茲堡等一線城市。而其中,為何恐怖份子選擇侵襲世貿中心、五角大廈?其背後是否隱含一種摧毀美國商貿(世貿中心)、國防部(五角大廈)之喻意?為何恐怖份子願意自我犧牲,而去選擇民航客機做為武器?針對此事件,你看見美國對外的處理方式是?
(2)提及恐怖攻擊事件時,你能聯想至今曾耳聞的他項國內外恐怖攻擊事件嗎?相較此次的911事件,無論是手法、規模,你能找出異同點嗎?
(3)為了進一步了解恐怖主義,請分成小組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針對近五年世界中的各起恐怖攻擊事件,從時間、地域上的分佈狀況、恐怖攻擊之計劃、恐怖主義之訴求、動機等,看看能否推敲出其特徵。
(4)國際中有許多防制恐怖主義之機構,這些機構也不時推動許多遏止恐怖主義的活動,請分成小組上網查詢,做些簡單的整理介紹,並且試著依自己的言語說明。
(5)請以上這些小組,試著假想自己是某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員,正為了遏止恐怖主義的滋長而努力。請以身為代表團員的心情,構思解決方案,進行資料搜集、討論、規劃,對恐怖主義進行柔性勸說。
(6)各小組請互相評分,看看哪個提案最具正面意義,並針對各小組的提案內容,討論哪項是最能將彼此利益極大化之提案。
(7)美國布希總統在911事件爆發後,當晚發表了一篇聲明:「美國政府不會姑息縱容任何恐怖主義行徑,不單單只是恐怖份子,或是試圖包庇藏匿恐怖主義的國家。」對於美國政府的此種策略,你有何看法,請學生試著以自己的語言寫一篇簡單的論說文,發表自我意見。你會支持美國政府對於疑似藏匿恐怖份子的國家直接採取軍事攻擊嗎?

參考網站、連結:
紐約反恐宣言

國際反恐與安全組織

聯合國資訊網

美洲國家組織

國際反恐協會

原文出處 http://www.mlpj.org/cy/cy-pdf/bun_911.pdf
延伸閱讀 http://www.mlp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