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45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中社會八上,第三單元「政治生活」,第五課「選舉與政治參與」
  南一版國中社會八上,第三單元「民主政治」,第五課「政治參與和選舉投票」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篇「民主的政治」,第五章「選舉與政治參與」

五、對應能力指標:
  5-4-4在面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產生合作或競爭的情境時,能進行負責任的評估與取捨。
  5-4-5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
  6-4-5探索民主政府的合理性、正當性與合法性。

六、主題:自由民調:朱僅以1.81%領先蔡 選情膠著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可下載)
更新日期:2010/10/20 11:26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五都選戰新北市選情打得火熱,國民黨朱立倫與民進黨蔡英文的「英倫大戰」,根據自由時報19日晚間最新民調顯示,有35.81%受訪者支持朱立倫,34%受訪者力挺蔡英文,兩人支持度差距僅1.81%,在民調統計誤差範圍內,這項調查與日前民進黨與「台灣公民社」所做的民調結果相近,選情呈現拉鋸膠著。

  這項民調問到年底的新北市長選舉,有高達74.13%具有投票權的新北市民表示「一定會去」投票,「可能會去」有21.43%。如果今天就是投票日,有35.81%受訪者表示會投給國民黨提名的朱立倫,34%支持民進黨提名的蔡英文,有30.19%尚未決定。若問勝選機率,有30.99%認為朱立倫勝選機率較高,回答蔡英文的有23.17%;但高達45.84的受訪者未回答此題。

  雖然朱立倫、蔡英文支持度呈現拉鋸,僅相差1.81%,仍可看出票源區所在,其中,朱立倫在永和、中和、新店等藍營傳統票倉獲較高的支持率;蔡英文在板橋、三重、蘆洲及土城等地區具領先優勢;新莊地區,朱立倫則略高過蔡英文。
這次調查是自由時報民調中心於18、19日兩天,以新北市(台北縣)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進行。成功訪問1036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04%。

  根據近兩個月各界做的民調結果,可嗅出一些「選舉味道」,只要是朱立倫領先的民調公布,接著就有蔡英文小幅落後的數據出現,甚至還有小幅領先,但是在誤差值範圍內,看得選民「霧煞煞」。

  9月12日,受新生高架及花風暴影響,《蘋果日報》電訪結果顯示,在742名具投票權的新北市受訪者中,被問及若隔天即是投票日會投給誰?47.04%表示會投給朱立倫,39.08%會投給蔡英文,朱贏蔡8個百分點;如果郝龍斌選情告急是會否影響朱的選情?有53.50%認為朱會受影響,38.14%認為不會有影響,換言之,選民認為郝若無起色,可能「帶衰」朱。

  9月29日,聯合報公佈最新民調,未表態選民增加3個百分點,達到26%,但朱蔡兩方的差距仍未縮小,目前擁有45%支持選民的朱陣營,仍多出蔡17個百分點。

  9月30日,民進黨公佈最新民調結果,表態會投票的受訪新北市民當中,支持蔡英文有43.5%、支持朱立倫為44.4%,兩人僅差0.9個百分點,其中,尚未決定支持對象者則有12.1%。

  10月1日,《聯合報》所發布的民調,如果明天就投票,支持朱立倫者佔45%、蔡英文28%,兩人相差17%。國民黨私下坦承朱只贏6%。
  10月4日,《蘋果日報》民調顯示,若明天投票有48.49%受訪者支持朱立倫,35.13%支持蔡英文,朱立倫領先13.36個百分點。
  10月11日,民進黨公布「新北市長選情民調」,蔡英文的公開民調支持度43.5%,首度超越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朱立倫的43.1%,誤差在範圍內。

  10月12日,《蘋果日報》委託世新大學民調研究中心,有33.2%男性支持朱立倫,比例低於蔡英文2個百分點,但朱立倫受到37.3%女性民眾支持,明顯高於蔡的27.1%;在不同年齡層中,20到29歲的民眾有33.2%支持朱,略低於蔡的34.8%,40到49歲的受訪者則有43%支持朱,遠高於蔡的29%。

  10月13日,「台灣公民社」民調,朱立倫支持度為37.9%,蔡英文的支持度為35.3%,朱立倫小贏2.6%,但不表態比例高達26.8%,雙方差距還是在誤差範圍內,目前呈現五五波的態勢。
(引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0/17/2fbq7.html

八、教學目標:
1.省思民調數據的可信度與意義。
2.理解媒體在政治上(尤其是選舉時)所扮演的角色。
3.使用適當技能解釋數據、表格等社會研究資料。
4.瞭解政治人物、媒體組織或其他機構如何運用媒體來影響公眾。

九、教學重點建議:
0.教學準備:
①預先開啟或下載「
藍民調朱領先10% 蔡不以為然-民視新聞
②預先開啟或下載「
視頻:臺灣民調種類五花八門 真假難辨」影片

1.新聞解析: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並根據下列問題解析新聞——
①根據自由時報19日晚間最新民調顯示,朱立倫跟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分別是多少?誰較高?相差多少?
②這項民調是由哪個機構進行?採用什麼方法調查?
③近兩個月各界的民調結果公布後,接下來就會發生什麼後續的發展,讓人可嗅出「選舉味道」?
④統計一下,從9月12日到10月13日,有哪些單位進行新北市長選舉的民調?各發生什麼結果?
⑤哪些單位的調查結果通常是朱立倫的支持度較高?
⑥哪些單位的調查結果通常是蔡英文的支持度較高?

2.引導討論:
①媒體中常提到:「根據XX民調顯示……」,對於這樣的報導,你相信嗎?
②在你的印象中什麼時候最常看到民調?
③除了選舉之外,你還曾經看過哪些議題的民調?
④你覺得媒體上所公布的民調是否有效?理由是什麼?

3.觀賞「藍民調朱領先10% 蔡不以為然-民視新聞」影片。

4.引導討論:
①影片中所說的民調結果,誰的支持度比較高?
②支持度較低的一方如何回應這樣的結果?
③支持度較高的一方對這樣的結果有何看法?
④在畫面中,重複出現什麼文字標題?
⑤你覺得如果是TVBS或中天新聞同樣報導這則新聞,有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標題?為什麼?

5.觀賞「視頻:臺灣民調種類五花八門 真假難辨」影片。

6.引導討論:
①臺灣的民調機構可分為哪幾類?你覺得這些種類的民調機構可能會有哪些盲點或立場?
②「您能不能接受中共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和「大陸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臺灣從此沒有外交權,對於大陸這種主張,請問您是否贊成?」,這兩個問題同樣在問對「一國兩制」的看法,但你覺得有什麼差別?
③你覺得有哪些因素會造成民調結果跟實際情形有所落差?

7.總結說明:
①在一些需要討論的議題上,可以透過民調先瞭解民眾的想法,但民調畢竟不是全面普查,而是根據少數人(受訪者)的意見去推論所有人的意向,所以不見得能完全符合民意,只能做為參考。
②此外,民調的過程還有很多變數,以致於民調結果跟實際情形有所落差,例如問題的設計刻意引導作答方向、母體抽樣的誤差等等。
③媒體常會因為自身的利益考量、政治立場等因素,而選擇性的公布符合利益、立場的民調數據,或對於符合利益、立場的民調數據給予較顯著的報導。
④我們在做決定時,可以參考民調數據,但也要有所警覺,對於在民調過程中有可能影響結果的變數加以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