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主題:歐普拉又送275輛未來金龜車 男觀眾跳起來

四、新聞來源及本文:(可下載)
【聯合報/編譯范振光、李致嫻/綜合報導2010.11.24】

  美國電視脫口秀天后歐普拉22日再度在節目上讓觀眾瘋狂,她送出鑽石耳環、iPad,最誇張的是現場275名觀眾每人獲贈一輛新款金龜車。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歐普拉在節目中先送出iPad,當鑲著天使翅膀的iPad從天花板緩緩降下,歐普拉說「這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東西」,還大讚iPad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觀眾歡呼聲不斷,但驚喜還沒結束,歐普拉隨後打開一個巨型禮物盒,裡面卻只有一個福斯金龜車的剪影。歐普拉大喊「金龜車來了」,在場的275名觀眾人人獲贈一輛。雖然她表示這款2012年金龜車明年才會上市,因此觀眾只能先拿到一把車鑰匙。這大禮再度讓全場尖叫,許多男性觀眾甚至跳起來。

  福斯預計明年初展示這款2012年金龜車,明年秋季上市,價格尚未確定。福斯表示,歐普拉有一輛金龜車,她主動接洽福斯,洽談送車事宜。福斯免費提供275輛金龜車,連相關稅款也自行吸收,因此觀眾真的不用花半毛錢。目前金龜車在美國每輛售價約20000美元(約台幣60萬元),福斯大手筆送車至少花掉約台幣1億6500萬元,但全球媒體的報導等於免費幫金龜車打廣告。

  歐普拉每年年底都會製作「歐普拉最喜愛的事物」特別節目,今年分為兩集。本月19日的第一集中,歐普拉送出20多種禮物,包括搭乘世界最大郵輪「海洋誘惑號」進行加勒比海七日遊、52吋Sony平面電視和藍光光碟機、Nikon D3100數位單眼相機、名設計師Tory Burch設計的手袋和鞋子、Ralph Lauren設計的毛衣和披巾,以及鑲了85顆碎鑽的手表。這些獎品價值從數十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

  歐普拉在節目最後感性地說:「雖然這些禮物很棒,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希望。當你意想不到時,有些神奇、美好的事物會降臨。」
(引自http://udn.com/NEWS/WORLD/WOR6/5992809.shtml

五、教學目標:
1.瞭解置入性行銷的意涵。
2.知曉置入性行銷的呈現方式。
3.辨識媒體內容中的置入性行銷。

六、教學重點建議:
0.教學準備:
①進入「GOOGLE新聞」,鍵入「歐普拉」,預先開啟或下載歐普拉的相關新聞網頁。
②預先開啟或下載「2006/12/08 東森全能估價王 – Hit 德國小甘菊」影片:
③預先開啟或下載「2010-07-30公視晚間新聞(商業置入行銷 新聞媒體屢見不鮮)」影片:
④舊報紙若干份。

1.新聞解析: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並指導運用「5W1H」預先解析新聞——
①WHO—誰出現在這則新聞裡?(美國電視脫口秀天后歐普拉)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歐普拉在節目中免費贈送現場的275名觀眾每人一輛金龜車)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2010年11月22日)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美國)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歐普拉每年年底都會製作「歐普拉最喜愛的事物」特別節目,並贈送現場觀眾他喜愛的事物)
⑥HOW—事件如何發生?(歐普拉主動接洽福斯,洽談送車事宜;福斯免費提供275輛金龜車,連相關稅款也自行吸收)

2.引導討論:
①你認為福斯汽車為什麼答應花這麼多錢與歐普拉合作?
②如果你是福斯汽車的老闆,會願意和歐普拉合作,免費提供275輛新車供他送人嗎?為什麼?
③這批新車總價相當於1億6500萬元新台幣,你覺得福斯的舉動是否划算?為什麼?

3.展示在「GOOGLE新聞」鍵入「歐普拉」的搜尋結果,驗證光是台灣就至少有七家媒體報導這則新聞,也讓福斯即將在2012年推出新款金龜車的消息頻頻曝光。

4.老師說明:
①新聞中所說的每輛金龜車20000美元(約60萬台幣)是「售價」,是加上獲利之後所訂的價格,真正的汽車製造「成本」並沒有這麼多。所以,福斯汽車實際付出的代價其實是少於新台幣1億6500萬元。
②光是台灣就至少有七家媒體報導這則新聞,如果再擴及全世界,對於這個事件的媒體報導就更可觀了。因此,福斯汽車花不到1億6500萬元新台幣就可以得到全世界的新聞報導,其實是十分划算的交易。
③這種與節目內容配合,讓產品增加曝光率、打響知名度的方式,稱為「置入性行銷」。觀賞「2006/12/08 東森全能估價王 – Hit 德國小甘菊」影片做為說明。

5.老師說明:「置入性行銷」不只出現在綜藝節目中,在戲劇或新聞也會出現。不過,由於一般大眾往往以為新聞內容會秉持公正、客觀的理念報導,對於新聞的信任度會比綜藝節目或戲劇高, 所以在新聞中進行置入性行銷反而更容易達到效果,也因此產生許多問題。觀賞「2010-07-30公視晚間新聞(商業置入行銷 新聞媒體屢見不鮮)」影片做為說明。

6.大家來找碴:將全班分成若干組,發給每組一份舊報紙,請組員逐一檢視每則新聞,尋找並圈記可能是「商業類」置入性行銷的新聞(政府的置入性行銷較複雜,暫不進行)。要判別是否為置入性行銷的新聞,可根據以下標準——
①可以清楚看出商品與店家的資訊,例如價格、地址。
②為特定商品進行宣傳,缺乏對同類商品的報導。
③商品的銷售對象屬於報紙的讀者群。
④促銷、優惠活動的報導。

7.請各組展示尋找與圈記報紙的結果,報告哪些新聞有置入性行銷的嫌疑,並且說明理由。

8.總結說明:
①「商業類」置入性行銷的新聞往往隱藏於民生消費新聞之中,容易讓人混淆。不過,不論是置入性行銷或民生消費新聞,重點在於閱聽人在接收媒體資訊時,都要保持警覺,提防廣告行銷的動機隱藏其中。
②政府的置入性行銷比較複雜,大致可分為政策宣導與政績宣傳兩大類。政策宣導的置入性行銷是可允許的,這樣民眾才能知道政府要推行的政策與內涵;政績宣傳則要避免,因為把稅金花在美化政府形象給納稅人看,倒不如把這些錢用在國計民生的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