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4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翰林/國中三年級下學期/全球關連/科技發展
南一/國中三年級下學期/全球關連與現代公民/資訊時代與全球關連

五、對應能力指標
8-4-1分析科學技術的發明與人類價值、信仰、態度如何交互影響。
5-4-4在面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產生合作或競爭的情境時,能進行負責任的評估與取捨。

六、主題說明
  本主題讓學生發現新聞報導因種種緣故而無法呈現事件的全貌(例如未經確實查證),甚至可能扭曲、誤導對事件的理解。因此,知曉、瞭解新聞報導的侷限,並認知、培養透過多元管道搜尋、查證新聞事件的能力;能夠永遠獨立思辨的思考能力,而不被媒體訊息牽著鼻子走,成為有智識的公民,而當發現報導有誤時,更能夠挺身而出表達自己的看法並為受報導錯誤影響的被害者發聲。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可下載)
〈阿公走了 8孫賣菜過年關〉,2011年1月27日,【自由時報/蔡孟尚/竹縣報導】

  新竹縣尖石鄉65歲泰雅族菜農白坤富,一直賣菜養8個孫子、孫女,去年底種了大白菜,沒想到日前因病往生,田裡成熟大白菜無人採購,家裡連喪葬費都籌不出,部落族人上網PO文,呼籲各界認購阿公生前種的大白菜,幫白家孩子們賣錢度過年關。

族人上網推銷 籌安葬費

  新竹縣那羅部落泰雅族原住民芽悟巴善,用大白菜角度發了「一封來自尖石大白菜的信」,寫出白家困境,她寫著︰「阿公生前種的大白菜已經成熟,希望能賣出去幫他們一家度過難關!」「我不知道今年如果我們沒被賣出去,女主人一家要如何熬過這一大片,曾經辛苦耕種白菜園無人問津的困境?也不知道她們會如何度過即將來臨的新年?」

雖然吃力 孩子們仍下田採收

  芽悟巴善說,白坤富生前種下的3000多顆大白菜,因為沒有盤商採購,有些已經爛在田裡,她PO文後獲得許多網友同情,有人一口氣認購了135份,也有人揪團買菜要採購一整車,部落族人幫忙採收送貨,現在賣掉4分之1,還有台北的里長願意捐棺,讓家屬相當感動。

  白坤富的太太黃阿妹說,2個兒子1傷1病,都沒辦法工作,家裡一直只有先生種菜賺錢,其餘收入就是每月3000元原住民老人年金和孫子、孫女每人每月2000元的低收入戶救助津貼,最小的孫子才3個月大,一個媳婦離婚,她和另一個媳婦光顧孩子就忙不過來,生活過得很苦。

  白坤富的長孫女白詩語,就讀國小五年級,這幾天幫忙下田採收大白菜,手腳相當俐落,她說,「這些菜是我們和阿公一起種的,真的很好吃,希望能夠都賣出去!」長孫白皓宇讀小四,抱起一整顆大白菜雖然吃力,仍堅持下田幫阿嬤的忙。

  白家的菜由那羅部落蔬果補給站協助運銷,站長摩度巴善說,有些白菜已經腐爛,他們不敢採收賣給網友,拿出去賣的一定都是好的,一份白菜重約10到15台斤、約有2或3顆,售價200元,平均每台斤12到13元,和目前同等級高冷大白菜約每台斤20元的市價相較,可說是物美價廉。有意購買者可洽:0912-100509。

〈阿公的大白菜 陳光標8萬買下〉,2011年1月29日,【聯合報╱記者羅緗綸、徐養齡/新竹報導】

  新竹縣尖石鄉民白坤富種大白菜撫養8名孫子、孫女,他日前往生後,家屬無力安葬,「大陸首善」陳光標捐8萬元收購白家的大白菜,縣府也救濟2萬元,昨天由縣長邱鏡淳的妻子古素珍轉交,幫白家度過難關。

  受到陳光標效應影響,縣府社會處急難救助專戶昨天也獲捐25萬元,用來幫助弱勢族群。

  白坤富遺孀黃阿妹昨天接到10萬元善款後淚流滿面,感激的說,多虧陳光標的協助,有錢可幫丈夫辦喪事了,但兩名兒子因傷病無法工作,8名孫子女的撫養費仍靠救助金維持,擔心錢總有用光的一天。

  黃阿妹說,丈夫生前種了3000顆大白菜,過世後無人採收,熱心的族人PO網求助,獲網友熱烈回響,捐錢認購大白菜,還有台北的里長想捐棺材,她知道陳光標來新竹縣捐善款,沒想到也能獲得陳光標的救助金。

  白坤富就讀小四的長孫白皓宇說,很想念與爺爺一起種菜的時光,很感謝陳光標出錢幫助他們,他不忍心年邁的奶奶獨自下田,會與弟妹合力幫忙。

  昨天下午新竹縣水電裝置業職業工會常務理事莊奇威等人帶著5萬元捐給縣府社會處急難救助專戶,莊奇威說,該工會已連續3年持續捐助,但也可說是響應陳光標捐款,能號召更多人投入,何樂不為?

  社會處昨天還收到「無名氏」捐款20萬元,社會處長蔡榮光表示,應與陳光標捐款效應有關,急難救助專戶增加這兩筆共25萬元捐款,將用來照護弱勢族群。

〈菜農過世 族人推銷白菜籌安葬費 賣菜養八孫女 陳光標買單解困境〉,2010年1月28日,【台視新聞】

  新竹縣尖石鄉,有一位65歲泰雅族菜農,一直靠著賣菜養8個孫子、孫女,去年底種了大白菜,沒想到日前因病往生,田裡成熟大白菜無人採購,家裡連喪葬費都籌不出,部落族人上網PO文,呼籲各界認購阿公生前種的大白菜,幫孩子們賣菜籌錢度過年關

  看著阿公生前忙碌的菜園,這位婦人有說不出的難過,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公公,這個月突然因病過世,他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把辛辛苦苦種下的3000多顆大白菜賣掉,只是因為沒有盤商採購,3000多顆白菜有些已經爛在田裡,讓家人非常悲痛! 生活過得苦哈哈,菜又賣出去,當地的族人發揮互助精神,立刻把這個訊息PO上網,獲得很多網友同情,有人一口氣訂了135顆白菜,還有人要採購一整車! 眼看農曆年節近,本來還有3/4的大白菜還沒能賣出,但是現在傳出戲劇性的轉折,才剛到台灣的大陸善人陳光標,出手把剩下的大白菜通通買斷,解決了這家人的困境!

〈白菜阿公逝 孫待援 陳光標菜全買〉,2011年1月28日,【東森新聞】

  陳光標來台灣行善的第一站來到了新竹,當他聽到,尖石鄉有個65歲的菜農,靠種白菜,養活八個孫子,但上星期,高血壓病逝,大白菜沒採收,經濟陷入困難,陳光標得知之後,想起小時候,也曾碰到年關難過,二話不說,加碼買下這些白菜,希望讓這家人能過個好年。

  小孫子指著一顆顆,已經熟到快要爛掉的大白菜,童言童語,還不知道這些可是讓他,過活的重要經濟來源,但現在卻埋在土裡,沒有人理,因為原本每天負責來這施肥、鋤草的阿公,已經離開人間。

  因為白家人,八名孫子,全靠阿公種大白菜來支撐,但阿公卻在上星期,高血壓過世,留下一大片3000顆白菜,來不及採收。

  別說年關難過,連喪葬費都湊不出來,只好上網求救,而這些話,大陸首善陳光標聽到了,來到新竹,想起童年時也曾有年關難過經驗,二話不說,從加碼捐助的款項中撥出部分,把白爺爺種的蔬菜全部買下,再透過縣府,希望發送給鄉親享用,讓白菜不用浪費壞掉,也讓白家人至少能先過個好年。

〈您所知道的部落?!〉,2011年2月6日,【那羅部落泰雅文苑】

一言難盡 感謝的話

為了尋求銷售的管道 巴善族人鼓起最後的勇氣 發出了部落之聲
為了號召廣大的迴響 自由時報記者奔馳山頭 報導了真實故事
為了幫助白家渡過難關 社會大眾使勁轉貼PO文傳遞了超乎山上所能想像的世界
為了讓孩子擁有希望的未來 善心人士熱線call-in訂購了一批批的大白菜
為了確認善心人士的訂購 飛鼠頭目家族撐著工作後疲憊的身軀 充當幾乎24小時生命線
為了提供新鮮的白菜 族人連夜號召人力協助採收搬運 包裝到半夜凌晨
為了確保白菜出貨的品質 安靜巴善忍著搬貨時扭到的腰痛 清點最後出貨的數量
為了準時送貨的安排 比浪打路和得牧比浪挪出上班跟寒假 運送最新鮮的大白菜

1月27日晚上 族人在部落格上公告大白菜已被許多愛心人士認購一空。
1月28日下午 某家媒體卻報導「陳光標把白家種的蔬菜全部買下」的新聞,標題「白菜阿公逝 孫待援 陳光標菜全買」。
自從刊登此篇不實報導,連夜忙了好幾天的搬運司機跟族人便遭受莫名的質疑跟詢問,飛鼠頭目家族同步不停接到質疑電話,甚直被罵是否詐騙集團!

愛心大白菜變成了黑心菜
巴善家族原本單純協助族人的念頭,成了兩頭燒的蠟燭,
無力對抗媒體舖成的大怪物,卻燒掉了想繼續助人的念頭。
號召社會大眾參與善行的記者,變成族人不想再面對的頭號公敵,
使勁轉貼大白菜信的網友,變成了白菜事件的加害人,
愛心訂購的好心人,變成了受騙的被害人,
一股熱心助人的飛鼠頭目,變成了詐騙集團的首腦,
辛苦採收的臨時工人,連夜包裝的鄰家婦人,扛著55台斤籃重上下樓梯的司機成了最無辜的幫兇。

  新聞媒體在社會中不是一個深具影響力和受人尊敬的角色,獲取讀者的信任,呈現專業判斷與良知,執行社會正義,並且成為讀者獲得新知的良善管道嗎?我們不懂為何媒體在報導新聞之前,會如此不小心,無法事先查明事實便草率報導,對媒體來說,也許這只是一則有點的新聞話題,相對來說,在部落裡這一則報導卻將正在泥濘中努力求生存的人定了死罪,不實的報導讓部落背負莫須有的罪名,致電到新聞台,卻遲遲得不到正面回應。

  新聞媒體的力量真的很大,大到部落人恐怕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可能也無法理解的大。

  十分感謝媒體讓我們親身學習到寶貴的經驗,透過媒體,在一天之內迅速接獲數百人訂購白菜電話,有效疏困白家短期問題,孩童獲得大眾關注,教育經費也因此有具體著落,經濟生活也多了一份保障。另一方面,案家孩子曝光,個案隱私沒有受到保護,孩子與家人接下來該如何面對學校的同學跟村民?後續媒體及團體人士持續進入部落,現金捐款在部落裡掀起了一股異常刺鼻難耐的氣味,熱心助人的族人遭到外界質疑視為詐騙集團,寧靜的部落何時變得人心惶惶,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一篇報導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否真的都被看見了?媒體效應之後,留在部落裡的又會是什麼?

赫忍斯基神父所言:對抗極端貧窮是攸關知識與智慧的大事。
雖然,我們的力量不大,堅持希望能讓大家聽到部落真正的聲音,
感謝媒體先進上了寶貴的一課,學習了很多,也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了很多…
謝謝每一位來自各地愛心人士和朋友,默默在背後給予我們鼓勵與支持,
因為有愛,所以互相學習,相互包容,相互成長,
就如同第四世界運動者所說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藉此思考更長遠的路,更深的團結與關懷,其實,也是思考如何學習面對窮困!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將學生分組,5~6人為一組,上課時分組做好。
2.將上述新聞、文字補充資料(見「九、補充資料」)印出,每組一份,上課時發給學生。
3.教室準備播放影片的相關設備(連接電腦的投影機、喇叭),上課時播放影片。

上課
1.開始上課,先請學生思考,以下問題,點選學生回答。(約2分鐘)
(1)「新聞報導是否等同於真實」?
(2)是否曾聽說過、經歷過新聞報導與真實不符的事件?
(3)新聞對於社會肩負什麼功能、扮演什麼角色?
(4)平時是否看新聞?閱讀新聞的管道為何?(網路、電視、報紙?)

2.請同學看上課資料的新聞共五則,讓學生依照5W1H,瞭解新聞事件。每一組負責一則新聞。(約5-10分鐘)

3.首先請負責解讀第一則新聞的學生說明對新聞事件的瞭解,老師則視情況講解或補充。(約3分鐘)
5W1H如下:
(1)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2)Where:在哪發生。
(3)What:發生何事。
(4)When:何時發生。
(5)Why:發生原因。
(6)How:如何發生。

4.接下來,由負責解讀第2、3、4則新聞的組別,和大家分享新聞的解讀與分析。引導學生注意、比較新聞重點:誰買了大白菜?陳光標是否有購買?老師則將討論的重點結論標示於黑板上。(每組約2分鐘)

5.再請負責解讀第五則新聞的組別,跟大家報告新聞解析,請全班學生注意重點:誰寫了這篇文章?大白菜銷售事實的真相為?新聞報導對事件當事人有何影響?(約3分鐘)

6.抽點學生分享對本新聞事件的瞭解:(約3分鐘)
(1)到底是誰發揮愛心買了大白菜?陳光標是否有購買?
(2)新聞是否報導了事實?
(3)在本事件中,新聞到底是幫助還是傷害了事件當事人?
(4)自己閱讀這起新聞事件的相關報導時,是否也曾誤解?

7.分組綜合討論時間(約10分鐘)。請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在本事件中,包括報紙、電視、網路新聞(引用電視新聞)均報導了錯誤訊息,並對事件當事人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由於科技的進步,使傳播訊息越來越容易與迅速,在這起事件中,可以看到偏遠地區民眾運用新聞媒體散佈需要幫助的訊息,也在主流媒體的報導下,快速啟動與擴散訊息傳播;然而,也因為主流媒體的錯誤報導,迅速引發意想不到的龐大壓力與困擾。不過,最後,也因為網路接近與使用的簡便性和傳播訊息的互動性、立即性,新聞事件當事人能夠自己發聲,並傳布事實的真相,為自己平反。
(1)整體來說,在這起事件裡面,你覺得「事件當事人」、「媒體」、「新聞閱聽人」,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何?
(2)推論為何不同媒介平台的主要媒體均報導錯誤訊息?造成新聞報導錯誤的主要原因為何?
(3)本事件中,民眾在自由時報的報導後迅速回應,讓大白菜在三小時內搶購一空;但也在各大新聞媒體的報導之下,很快引發質疑聲浪,當事人無預警地面對接不完的抗議電話。推測原因為何?如自由時報、聯合報、東森新聞、台視新聞等等的新聞媒體平台,與網路訊息相較,閱聽人的信賴度是否有差異?
(4)新傳播科技看來「能載舟,亦能覆舟」,科技的發展,如何影響傳播媒體的社會功能?傳播媒體應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5)對於閱聽人來說,應如何面對新聞報導?要怎麼作才能不受新聞報導影響,可以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8.請各組學生派代表分享討論的結果(每組約3分鐘)。

9.由老師結論:本事件中,可以明顯體認「新聞並非事實」,身為閱聽人,應從多元管道接收訊息,才能讓自己不被訊息單元化的主流媒介牽著鼻子走;並需進一步認知自己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當面對錯誤報導訊息時,應更積極主動的善用新傳播科技,協助他人獲得正確的訊息,以減低錯誤報導的負面影響。介紹公共電視「peopo」網站,並說明世界公民的概念。

10.回家作業:作為「世界公民」,當碰到類似事件時,可以如何運用新傳播科技來幫助理解事件?傳布正確訊息? 尋找一個新聞報導錯誤事件為例,說明面對錯誤報導時的處理方式。每人完成一張印表紙A4大小的報告,下週上課繳交。

九、補充資料:
Peopo網站:http://www.peop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