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 賴慧玲   PPT下載

二、教學時數:40分鐘—80分鐘

三、結合領域:國小五六年級「資訊科技」重大議題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1-3 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

五、對應資訊教育能力指標: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六、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不僅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也改變了生活與學習的型態。「教室」,在過去電腦與網路尚不存在的世代中,意味著是「一個上課的實體空間」,而今,虛擬教室、網路教室、數位教室、雲端教室,甚至是未來教室,這些名詞因應而生,都足以說明資訊科技讓學習這件事的意義與方式變得更加多元,除了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多媒體的學習素材更是吸引學習者的目光。

  廣義來說,數位教學可以泛指老師藉網際網路或光碟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或是利用多媒體教材來進行課程,數位教學儼然已成為一種趨勢。不過教學(學習)方法並無絕對的優劣,只有適不適合。在數位教育環境中,具備數位素養(運用電腦及網路資源的能力)更顯重要,而在網路上,也需具備各式媒體資源與訊息的思辨能力,因此本活動希望學生藉由親自訪談、討論與實作,來:
(1)從不同的觀點思考自己對數位學習這件事的看法
(2)藉由實作來瞭解訊息如何經人為組織與篩選

七、主題:雲端未來教室

八、新聞來源及本文:全台首座 屏東設雲端未來教室

全台首座 屏東設雲端未來教室
時間:2011/4/27 07:52
撰稿‧編輯:邱莉苓   新聞引據:自由時報

 
  屏東市公館國小設立全縣第1個雲端教室,26日啟用,學生們興致勃勃的在雲端教室操作電腦。
  
  為拉近教學的城鄉差距,屏東縣政府花費新台幣150萬經費,建置雲端未來教室,成為全台灣第一所未來教室。

  所謂「雲端未來教室」講求教學虛擬化,在沒有電腦主機環境下,透過終端伺服器與投影機虛擬影像,結合視訊與數位教學,1塊桌板便替代電腦螢幕,吸引小朋友好奇,並勾起求知與學習興趣,公館國小也因此加入台灣微軟公司「全球學習夥伴計畫」,透過未來教室互動攝影機,彷彿又把未來教室變身SNG車,LIVE播出書法老師現場揮毫,小朋友不需擠爆教室空間,充分且多面向學習。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選擇公館國小建構首間雲端未來教室,主因是公館國小一直扮演創造力中心角色,礙於有限經費,基於資源平均分配前提,未選定如瑞光國小等推動國際接軌有成的國中小學,雖有些遺珠之憾,但下階段將推動其他已有根基的校園。

  推動這項計畫的成大教研所楊雅婷教授說,雖然礙於經費限制,天花板無法花錢整修,簡單漆色反散發出現代感,未來可以透過雲端未來教室的視訊,跨校甚至跨國際連結、連繫,打造低成本高科技的學習平台。

  小朋友坐進未來教室,感受到「雲端」虛擬的奧妙,很快就融入影像教學的領域裡,屏東副縣長鍾佳濱也期許雲端教室的建置,帶給屏東縣教育新里程碑,有效提升學生未來競爭力。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學生課前自行觀賞一段數位教學內容(同樣的課程內容,教師親授與線上學習都要經驗過)。(本教案以XMind教學為例XMind心智圖軟體錄影教學–安南國中 李蕙珍老師製作
2、請學生訪問周邊親友或老師,瞭解以前的教學與學習狀況,彼此分享與交流。(像是教室內有哪些設備,老師的上課方式…等)
3、請學生以「數位學習」、「雲端教室」、「未來教室」…等關鍵字,搜尋相關網站,並於課前上傳至班級網頁或課程教學平台,需說明選擇該網頁的原因,教師於課前事先篩選於課堂呈現與分享的案例。

◎課堂活動
(一)學習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請學生分享訪談周邊親友或老師的結果,教師協助記錄在黑(白)板上,包括:
①受訪者的年齡,與自己的關係
②受訪者過去的教學與學習狀況,像是教室或家中設備、老師的教學方式…等
③因為電腦與網路的出現,受訪者覺得現在的學習環境如何,有什麼想法(也許會覺得現在很方便,想學什麼都可以;也許會覺得這樣壓力很大,東西學不完;也許因為不太會用電腦,所以沒有多大的改變…)

2、彙整學生的分享結果,綜觀過去的學習型態與樣貌,學生亦可從不同人的角度與觀點,來思考身處於數位時代的自己對數位學習的看法。

3、請學生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時光倒流,會不會對自己的學習方式有什麼改變;並且大膽的想像一下,你覺得再過20年,還會有哪些發明讓學習這件事產生哪些改變?

(二)數位(教學)學習之我見

4、請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中,經老師面授與自己看數位內容的差別及喜好,原因為何?學校或校內課程有無開設數位學習網,內容為何,使用心得為何?

5、老師可補充說明數位學習可能存在的優缺點(參考資料:全球華文網):
*數位教學的優點:
 多媒體的相關素材跟上課內容結合,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
 節省30%的製作成本。
 以電子檔取代課本,不需大量複印。
 運用網路現有資源,引為輔助教學之用。
 老師可以事先預錄教學
 學生可以自行掌握課程進度
 線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習者進行語言技能上的學習,組織社群以促使學生共同學習或線上討論

*數位教學的缺點:
 缺乏人際互動(與老師或同學)
 老師無法有效地監督學生
 電腦測驗的題型偏向單一性,無法全面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多媒體的一些干擾,例如:投影片的配色問題、聲音忽大忽小。

6、教師小結:數位教學已成為一種趨勢。不過教學(學習)方法並無絕對的優優劣,只有適不適合,對別人來說是優點的可能造成他人困擾,此外,學習在個人,只要自己肯掌握學習的自主性,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7、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閱讀並進行討論:(影音新聞可看:聯合影音網
①What—新聞裡說了什麼?
②Who—這則新聞主角是誰?是誰想讓我們知道這個新聞?
③When—新聞什麼時候發生的?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
⑥你覺得有什麼事情是新聞中沒有讓我們知道的?

(三)數位DIY

8、利用電腦連結網路,開啟課前篩選的網站,請選擇該網站的學生分享選擇的理由,可視課堂時間或網頁內容的多樣性決定分享的件數。

9、請學生從所選網站裡,或自由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學習項目,自己製作數位教學內容,可以拍影片、做ppt、相片編輯…各式方法皆可,提醒學生重點在組織內容,如何讓學習者瞭解或學會你想傳達的概念。

10、將製作成果上傳至班級網頁或教學平台,每個人需邀請一位同學使用這份數位教材,並給予建議及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