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
適合年級:國小中、高年級以上。
活動目的:
前些日子英國威廉王子大婚的新聞消息佔據新聞版面,甚至有國內電視頻道直播大婚實況,而報導的焦點,則集中於、兩人奢華的禮服與配飾、盛大的婚禮排場、出眾的氣質與魅力,兩人相識與相戀的過程甚至將被拍成紀錄片。皇室大婚如此受到民眾關注的原因,除了英國王室具有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之外,還有對於皇室生活的濃厚的好奇與嚮往。為何民眾皇室、王子與公主的世界對民眾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本週活動讓您陪著孩子一起思考「王子與公主」的神話,以及這些童話故事對自己的影響力。
1.讓孩子從各種媒體中尋找「王子與公主」的故事與形象。
2.讓孩子發現透過多重大眾媒體管道所傳遞的「王子與公主」的「神話」,同時也影響了自己和社會大眾對於兩性、婚姻關係的想像和認知。
3.此外,藉由這個過程,親子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王子與公主」媒體經驗,親子更接近彼此的世界!
4.並且,也透過思考「王子與公主」神話與現實的關係,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兩性相處經驗,更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也讓孩子能對兩性相處有更真實的認知。
5.從活動中,最後也可讓孩子體會媒體呈現的與現實不全然相符。
活動準備:
1.報紙、故事書、電視新聞、漫畫書、動畫影片、雜誌、電視卡通等,所有手邊可運用的大眾媒體資源。
2.建議進行本活動時,能同時使用電腦上網。
活動流程:
1.首先讓孩子先回想,自己經常看的電視卡通、繪本、動畫 或其他媒體內容中,是否曾見「王子與公主」的情節?在這些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各有何形象?「王子與公主」彼此之間、和週邊人物之間有什麼有趣或印象深刻的故事橋段? 若為書面資料或光碟影片,可以請孩子翻找出來,親子一同分享;若為電視或報紙新聞,或剛好手邊沒有相關的資料,也可一起上網找找看。
2.過程中,也請家長跟孩子分享自己看過的媒體內容,雖然有世代差異,在網路上仍可以找到部份影片片段或事件介紹。
3.在尋找的過程中,跟孩子一起歸納出這些故事或新聞中,「王子與公主」有什麼共同的特色?他們的形象(外貌、服裝、配件、參與的活動)、經歷(家庭背景、學歷、經驗等),和對他們的描述(故事或新聞中使用的形容詞),還有故事中一般民眾對他們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4.接下來,詢問孩子,是否也會幻想自己化身故事中的王子或公主?為什麼?覺得「王子和公主」以及他們生活的世界,最吸引自己的是哪些部份?有哪些地方不喜歡嗎?
5.上述的過程中,請家長也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覺和認知,從中更可以發現時代變遷的影響,「王子與公主」在媒體中的形象,可能因時代演進而有些微的改變。例如,近期的動畫電影中,不乏公主主動追求幸福、展現俐落的拳腳功夫,甚至救援王子的情節。如此的變化,也歸功於兩性平權觀念漸被人接受,兩性刻板印象也漸漸鬆動。
6.再問問孩子,自己對於兩性關係、婚姻生活的想像,是否也希望能夠像在這些媒體中看到的「王子與公主」的世界一樣?例如,在公主遭遇危險或困難時,白馬王子總在危急時現身搶救?或者,在公主生日時,費盡心思送上價值不斐的禮物?或者,在婚禮上穿戴同樣奢華的衣服與配件?擁有同樣盛大的婚禮?在這裡,也可以請孩子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自己想像中的婚禮,代替提問。接著,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和伴侶一路相伴的實際經驗,讓孩子知道真實生活中,男、女朋友與夫妻,彼此相識相知,一起努力生活的酸、甜、苦、辣。
7.最後,告訴孩子,舉凡動畫、漫畫、卡通、電視劇、電影等等大眾媒體內容,都需要考量觀眾的喜好,讓故事更具有戲劇性,因而總有誇大之處,以滿足觀眾的幻想、排遣生活的煩惱與壓力;由於版面或時間有限,或因為創作者的意圖,新聞本無法呈現事件全貌,更遑論純屬虛構的戲劇或童話故事。換句話說,媒體內容與現實生活不全然相符,因此接觸媒體世界不等於接觸真實世界,媒體所傳遞的觀念與價值,也需要再思量,不能完全套用於真實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