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 賴慧玲 PPT下載
二、教學時數:40分鐘—80分鐘
三、適用對象: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1-3 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
2-2 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
3-3 瞭解文本的商業意涵中「閱聽人」的概念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台灣有很多美景或好地方,但礙於各種因素,我們能親身前往的機會有限。然而我們獲取各地美景資訊的管道非常多,舉凡書報雜誌、廣告、戲劇或電影都提供了我們大量的訊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越來越多名不經傳的店家、民宿、舊址,甚至是稀鬆平常的街道,因為在影劇中的曝光再加上媒體的報導,而成了熱門的景點。就以電影〈海角七號〉為例,恆春房子何其多,但電影裡「阿嘉的家」卻曾讓每個到恆春的人都瘋狂,甚至當地7-11裡張貼的地圖,就為你清楚整理了海角七號的所有景點,而近期的艋舺(剝皮寮)、下一站幸福(花田村)犀利人妻(天真海堤)…等,也都因為賣座而帶動起拍攝景點的人潮。
如果我們的學生都看這些影視戲劇,那用他們喜愛的方式與內容來學習,定能從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像是拍攝景點與地理概念的結合,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幾個觀點來和學生討論這個現象,包括:
(一)為什麼我不能拍出和片中一樣的效果?-瞭解所有媒體都是建構而來,有目標的以不同媒體形式創造不同的媒體訊息呈現於人們眼前,並非單純的反映事實,所以我們看見的往往是經過美化的。
(二)在看戲與追逐景點中,我們的位置在哪裡?-瞭解媒體訊息背後的商業目標。
六、主題:意象台北 剝皮寮最搶鏡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意象台北 剝皮寮最搶鏡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你知道台北市最受歡迎的拍片場景在那裡嗎?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統計,去年度製片者最愛的是萬華剝皮寮,一整年下來共有廿二件申請案;內湖瑞光街上的洲子立體停車場頂樓因免收租金、位子不被打擾等特點居次,富有都市意象的信義區香堤大道第三名。
北市影委會總監饒紫娟表示,為了行銷台北城市意象,近幾年來一直鼓勵業者在台北拍片,去年協助兩百八十一部電影、電視、廣告MV等在台北拍攝,是前年一百廿四部的兩倍以上,平均每月廿二部申請案,今年三月一日止已有八十部大小作品申請,數量明顯成長。
場景申請案中以萬華剝皮寮最多,包括國片「艋舺」、電視劇「醬園生」、藝人洪一峰的紀錄片「阿爸」、女子天團SHE的MV、法國片「蓮心花開」等影片都是在剝皮寮拍攝。
排行榜第二的洲子立體停車場頂樓,因為免租金、晚上燈光美,大樓四周都種滿樹木視野良好,拍攝時較不易被打擾,收音佳等特點,成為廣告商及偶像劇的最愛,像藝人吳克群的MV、波蜜果菜汁廣告、馬自達汽車廣告、電視劇旋風管家、偷心大聖PS男等,都在那邊取景。
排行榜第三名的信義區香堤大道,因都會「時尚感」,辦公室林立,還有百貨公司、街頭藝人等景象,吸引不少業者來這兒取景,又以國片「一頁台北」、「聽說」等最令人印象深刻。
饒紫娟表示,其他像寶藏巖、北美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南港運動中心、台北國際藝術村、公館自來水園區、西門紅樓、電影主題公園等,也深受廣告、電影、電視的喜愛,國防部就曾在寶藏巖拍過宣傳短片,很有趣。
公共場所以台北捷運申請的件數最多,其次是警察局、醫院。饒紫娟說,業者最常在小南門捷運站取景,因為該站搭乘人數較少,協調容易。
八、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完成「跟著拍片景 照」學習單
1、請學生3-5人一組,共同搜尋一則媒體文本中的景點資訊。(以學生喜歡的或是看過的為主,例如我們這一組人都看過犀利人妻,可以上網查犀利人妻的景點資訊。媒體文本包括雜誌上的照片、電視電影、廣告…等)
2、小組成員擇1-3個景點(能力所及範圍內可以到的地方),到達景點後需拍出與片中一樣的照片數張。(可用該部片的劇照或是擷取其中的影像成一張照片)
3、將劇照與小組照用對照的方式呈現(列印貼在海報上、或用照片電子檔皆可)
◎課堂活動
1、請各組學生分享「跟著拍片景 照」 學習單討論結果。
2、請學生思考獲知這些景點的方式。是自己因為很喜歡這部片,喜歡劇中場
景而主動搜尋,抑或是被動的被告知而注意起該劇的景點介紹。
3、分享正版劇照與翻版照的成果,想想看有什麼異同,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以海報方式分享的話,可將想法記錄於海報上,張貼於班級佈告欄或門口,讓不同的觀看者與之進行意義協商)
4、周邊是否有親友或網路上是否有人做過「跟著拍片景 照」的活動,看到別人這樣做,你的想法是什麼?
5、發下「意象台北 剝皮寮最搶鏡」新聞文本,針對新聞內容進行討論:
①新聞裡說什麼?提到了哪些地方?
②你看過新聞中提及的媒體文本嗎?你去過新聞中提到的景點嗎?
③親臨現場與透過鏡頭看到的現場,分別給你什麼感覺?為什麼會這樣?
④你如何解讀這份報導?
6、教師小結:媒體呈現的資訊是透過組織、包裝與篩選,所有畫面中的一景一物皆是人為建構,而非自然的存在。我們應學習以多元的方式去認識在媒體上看到的事物,像是因為某部片而覺得某地方很美,可以先搜尋該地的相關訊息或是親臨現場,實際的去認識這個地方,而非一味的接受媒體給我們的訊息。而另一方面也可檢視自己追尋拍片景點的目的是什麼,是景點真的好看,還是劇情好看。
7、請學生分組,進行情境扮演,透過情境扮演,思考每個角色在這當中所考量的利益關係,瞭解背後的層層商機以及自己的消費位置。
①製片者:要申請簡單還是困難的地方?
②出借場景的人:例如民宿老闆。
③場景周邊的景點或商家
④旅遊業者:你如何運用一個有拍過片的景點。
⑤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