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片引自http://thatwoman.wordpress.com/2010/03/
儘管學者以及從業人員在一邊不停爭論究竟專業是什麼,然而有許多的新聞記者已經為自身正名「新聞就是一項專業!」目前在美國已經有一個完整的工會組織,稱作「專業記者社群(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新聞在當代的美國社會中已經跟一般行業一樣,幾乎可以稱做為「專業」的一項工作。
儘管這樣的說法面臨各界嚴峻的批評,新聞學界也不斷地召集線上記者參加研討會,試圖研究、制定新聞的專業倫理規範,避免新聞淪為非專業的是非口舌。當前各界亦已經做了相當多的努力,開工作坊、研討會來研究新聞倫理的律則,並擬定自律條例,目的就是要強化新聞的「專業性」。
儘管我們一直重申新聞自由是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所保障。一方面也禁止新聞出現有所謂的證照制,所以記者是沒有專業執照並受到憲法所保障的緣故,但是至今新聞界仍用盡一切努力朝向所謂的新聞「專業化」邁進。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新聞從業人員正積極地企圖與「專業」拉近關係,如果說,要記者貿然加入一個商業團體或簡單的職業工會組織,老實說對於新聞界的發展以及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一點幫助也沒有。
新聞的專業性必須要與能力(competence)並駕齊驅,從事新聞工作勢必需要經過訓練的,也同時要精進、厚實自我的知識基礎與價值水平,並時時惕勵自己要精益求精。
所以新聞到底算不算「專業」?如果不是,那麼新聞還能做什麼?新聞還有存在價值嗎?關於這個爭議至今仍持續延燒!
Merrill的觀點:新聞並不是專業
新聞業你可以說它是一項職業或行業等,但基本上還不能被說成是專業。除了傳播教育界可能有不同的觀點外,基本上「新聞非專業」已經是開誠布公的事實。因為新聞並沒有所謂的入行門檻、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抽象哲學基礎、沒有菁英的評議機構來抑制不守遊戲規則的新聞從業人員與團體行為,同時也沒有實質的新聞倫理規範,也沒有記者執照的核發審核制度。從本質上來說,新聞只是在某些面向上接近專業,但實際上專業並不存在。哈波報(Harper)編輯路易士‧拉普漢(Lewis Lapham)對於當今新聞追求專業化的行動提出擔憂與警告。他表示,當傳媒越想追求專業化的肯定時,傳媒要出現創新與前所未有的報導內容與形式將不復見,相對也無法有更多的機會來提升次等公民的地位。
所以,當我們認為新聞是一項專業時,其實會相對性地限縮多元文化形式的呈現,並且將使得記者日後在從事報導時可能會較欠缺去考慮到大眾利益,有時記者自身的利益會先被擺中間,第二順位才是大眾。
Dennis的回應:新聞確實可視為是一項專業
往往我們在討論一個領域是不是一項專業時,多數人都將「專業」限縮界定在一項「專業知識」以及「先前已醞釀了長期、大量的先備知識」的定義內。同時,並關注這一個職業是不是有機會能成為「公共機構(例如公會)」。當我們開始談論新聞是不是一項專業時,其實就已經肯定了新聞是具有專業性的價值(如同我們在談論醫學或者是法律一樣),這是新聞這項工作應得到的尊重與待遇。
新聞是藉由傳媒提供免費的資訊串流,而因此被視為是一個公共機構。即便我們從Merrill教授依據過去對於新聞的標準來觀察,新聞擁有的是客觀性、專業性以及專業組織的文化特色,而這些抽象的獨立知識仍確實是必要的!大眾普遍對於新聞還是有期望的,期望報導的記者是能夠博大精深、觸類旁通,並且是接受過專業新聞學院培訓的人才。
其實對於新聞從業人員而言,是不是要將新聞視為是一項專業並非為必要之事。因為許多的醫生或者是律師對於他們自己的工作內容仍有不同的認定,各司其職、分門別類者眾。社會學家們這麼積極地要將職業做區分,恐怕會將一些專業職業打入純粹主義的地獄而不可自拔。但我們單純從實務的角度來看,新聞確實是一項專業,這是無庸置疑的。
Dennis, E. E., & Merrill, J. C.(1996). Journalism as a Profession. In E. E. Dennis & J. C. Merrill, Media Debates (pp. 207-217). New York: 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