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PPT下載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國小五六年級「資訊科技」重大議題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二單元「憲法與政府」,第一課「基本權利」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法治與生活」,第一課「自由與規範」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四單元「法治你我他」,第二課「只要我喜歡?」
五、對應能力指標: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6-3-3具備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識。
【資訊教育】5-2-1認識網路規範,了解網路虛擬特性,並懂得保護自己。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3-1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六、主題:
大學生駭進教授電腦 竄改成績遭函送法辦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大學生駭進教授電腦 竄改成績遭函送法辦
日期:2010-06-30
刊登媒體:中國時報
記者:黃文博
某國立大學黃姓學生,因缺課、缺考次數太多,教授點名要將他當掉;這名學生竟突發奇想,扮駭客進教授的電腦網站,竄改自己的成績;邱姓教授發現後向警方報案,警方查出黃某涉有重嫌,依妨害電腦使用罪嫌將他函送法辦。
就讀台南某知名國立大學四年級的黃姓男學生,選修機動學課程,但他不是缺課,就是缺考,連期末考都沒去考,邱教授早向黃警告,要他留意可能被當掉。
黃同學擔心被當,可能無法畢業,乾脆每次都不參加考試,等到教授在網站上公布成績後,再扮演駭客進入網站竄改各次考試成績。
邱教授早就發現網站上學生的成績,陸續遭到竄改,他擔心會影響到學生的權益,不久前向台南市警一分局報案;他還告訴警方是頭一次發現成績被動手腳。
台南市警一分局偵查隊調查IP位址後,認為黃姓學生涉嫌重大,立刻將他傳訊到案,他坦承犯案,也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後悔,惟警方還是依妨害電腦使用罪,依法函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八、教學目標:
1、認識什麼是「駭客」。
2、認識「妨害電腦使用罪」。
3、建立正確的電腦使用概念。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將全班學生分為四組。
2、將學生帶至電腦教室,令每組學生可操作一台電腦。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猜猜他是誰?
1、教師播放「官網放颱風假一年 駭客是國三生」新聞片段供學生觀賞。
2、影片播畢,教師詢問學生對於新聞中竄改停班停課畫消息的行為有什麼看法?並請問學生新聞中用什麼樣特定名詞來稱呼這位國三學生?(駭客)
3、教師詢問學生,是否聽過代稱國三學生的「駭客」二字?能否說出「駭客」所代表的意思?(「駭客」指對電腦科學、編程和設計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只是目前常被用來代稱利用高度理解能力來進行科技犯罪的人,參考網站)
二、發展活動—犯罪新聞解析
1、教師說明,使用電腦進行錯誤行為可能會招惹官司,像剛剛的國三學生可能會因為「罪造文書罪」而招來7年的刑期,以下要閱讀的新聞,又是一個因為利用高科技而觸法的錯誤示範。
2、發下「大學生駭進教授電腦 竄改成績遭函送法辦」之新聞,或利用投影方式請學生詳讀。
3、新聞閱畢,請學生用5W1H解析新聞,以加強對新聞報導結構之了解,並加深對新問內容的印象。
①WHO-新聞主角是誰?(某國立大學黃姓學生)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學生扮駭客進教授的電腦網站,竄改自己的成績)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新聞未說明,但報導日期是6/30)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成績公告網站)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因該名學生缺課、缺考次數太多,教授點名要將他當掉)
⑥HOW—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依妨害電腦使用罪,將黃姓學生函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4、請學生回答看完此篇報導後,舉手回答對於黃姓學生行為的看法?
①你對於黃姓學生缺課、缺考次數太多,又不聽教授勸告的行為有什麼看法?
②你對於黃姓學生因為怕被當而進入網站竄改成績的行為有什麼想法?
③如果你是黃姓學生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避免無法畢業。
5、警察是用什麼方法發現黃姓學生可能涉案?(教師趁機為學生建立正確上網觀念:網路是虛擬世界,但是網路上行為仍然可以透過特地方式追查,並受到實際法律的管束,所以,千萬不可以在網路上任意妄為)
6、新聞中提到黃姓學生觸犯了「妨害電腦使用罪」,請各組學生分組討論,怎樣的行為可能屬於「防害電腦使用」,並派代表至黑板上寫出至少2個討論的結果,教師則協助將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約略可歸納為「破解帳號入侵電腦」、「變更他人電腦記錄」、「以電磁方式干擾他人電腦使用」,以及「製作犯罪電腦程式」等四大類,參考資料:http://homepage.vghtpe.gov.tw/~ged/top2/top2_31.htm)
7、藉由討論後歸納之結果,教師建立學生在使用電腦時應該規範自己的行為,避免出現上述錯誤示範,而讓自己身陷違法危機。
三、綜合活動—法律追追追
1、除了本堂課所提到的「妨害電腦使用罪」以及「偽造文書罪」之外,請學生利用電腦教室的電腦搜尋使用電腦或網路還有可能觸犯哪些法律,可以是新聞報導抑或單純的文字說明,每組至少找出一個管束網路使用的法律。
2、各組派人上台報告搜尋結果,並提出如何防範觸犯該法律的建議。
3、教師總結學生討論結果,並鼓勵學生使用電腦時應避免以身試法,建立良好的電腦使用行為才是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