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小語:

  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更便捷,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離不開手機,百分百依賴手機簡直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每天早上,我們可能透過手機的鬧鈴功能叫醒我們,然後開始從智慧手機點閱新聞配早餐、點看Facebook是否有新訊息,出門一邊聽手機的MP3一邊坐公車、搭捷運準備上班或上學。在公共場合上,幾乎可見人人拿著各型各色的手機,作各式各樣的事情。   

  沒錯,現代人拿著手機不只是為了講電話,智慧手機的出現更成為一個具有超級功能的行動媒體,諸如收發文字簡訊、照相、玩遊戲、上網、收發email、資訊搜尋、即時通訊、聽音樂、錄影短片、使用電子地圖、收看影片或電視節目。因為手機便利性也帶來若干的問題,根據”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調查,美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就曾經因使用手機不遵守行車安全。(本圖引用:維基百科

玩手機也需重視媒體素養

  而這些會吸引人沉溺於手機的內容,越來越值得我們去思考,如何透過媒體素養教育來改善。由於數位通訊的開放讓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透過手機下載情色、不雅、暴力的影音內容,影響的普遍性可比各類大眾傳播媒體,但目前刑法、兒童少年福利法、電信法卻尚無適當的管制措施。問題更為複雜的是,不雅內容也會被手機使用者彼此分享傳送,像是2009年新聞報導,嘉義某高職學生流傳一段不雅的自拍影片,顯見數位時代中手機人生還隱藏重重問題。
  
  所以,當手機人生已經在你我的周遭生活真實上演時,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想要度過一個優質的手機人生,似乎還要進一步思索媒體素養的各面向影響與問題才行。
 

「手機使用素養」教案

教案編寫人: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 張嘉倫    教學時數:40 分鐘         適用年級:國小高年級「手機使用素養」教案

• 「手機使用素養」教案繼續閱讀下載
• 「手機使用素養」簡報
繼續閱讀下載  


教案所附各項影音素材純為教學分享,如有不慎侵權之處請與我們聯繫。

 

  本稿件由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提供
為了扭轉日益惡化的新聞商品化趨勢,並減低政治力對新聞獨立的干擾,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除了透過年度頒獎活動建立新聞倫理及專業標竿,並將積極喚起國人對媒體改革的意識,期以具體行動實踐,投入台灣媒體改革大業。

本文原刊自世新大學媒體素養教育網《教育電子報》第20期(2011/07/30),原文連結:http://medialiteracy.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58:100&catid=133:2011newspaper&Itemid=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