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人人都是拍賣高手(設計者:賴慧玲/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
二、配合年級、科目:適合高年級學童或國中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二手的衣物或用品(狀況良好的二手物,新的也可以)、相機、一個可以供大家瀏覽的網站(拍賣、部落格、相簿、社群網…等)。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網路拍賣(購物)是通過現代高科技的網路技術實現的一種新的物品買賣與交易的方式(維基百科,2011)。只要你開啟網路,你就可以無所不買,從一個購物網站逛到另一個購物網站,跳脫時間與空間限制,無止盡的消費。然而,同一個商品可能由多位賣家同時提供,這時候你選擇的依據將是什麼呢?沒有圖片的商品?還是圖片精美甚至有模特兒示範使用的照片?平鋪直述的商品名稱?還是吸引你點閱的標題?我們可以發現,在看不見實體的網購世界中,這些都成了很重要的參考,也成了商人會加以利用的行銷手法。因此本活動希望家長和孩子可以回想自身的網購經驗,思考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消費判斷,並且利用幾項簡單的物品來試驗,從中體驗網路行銷的技法,在未來進行網路購物時能加以思考,而非任意購物造成浪費。
五、活動說明:
1、爸爸媽媽與孩子互相分享自身的網路購物經驗。
(1)在網路上買過什麼東西,什麼情況下你會選擇在網路上購物?
(2)購買過程:
*如何選擇賣家?(例如已有固定偏好、朋友介紹、網站設計、網拍的模特兒、安心賣家…)
*同一商品出現不只一個賣家時,什麼會是你決定購買的依據?(例如價格、賣家評價、照片、商品說明…)
*有無出現過拿到實物後覺得落差很大的經驗?(例如網路上形容得很棒很厲害,結果拿到實體很失望;網路上東西看起來很大,顏色很漂亮,但拿到實體發現很小,顏色也很奇怪)
*你覺得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落差?賣家做了什麼事,讓你選擇相信他?
*你現在還在使用網路購物嗎?為什麼?
2、從家中選出5~10種保存狀況良好但已不使用的二手物品,或是全新但是沒有機會使用的東西,做為拍賣試驗。
3、家長與孩子先一起確定每樣物品的售價,討論可以吸引瀏覽者或是讓需要購買此物的人想購買的方法。例如:加以設計或修飾過的物品圖片、吸引人的商品標語、與商品一起入鏡的模特兒…等。
4、完成每樣物品的拍賣設計內容,分做實驗版與對照版:(範例如下)
5、根據拍賣設計內容完成拍賣物的資訊,像是利用不同角度的拍照手法來拍每一個物品、修圖(美化或強調)…
6、申請一個或是利用現有的網路平台,拍賣網、個人社群網皆可,將每樣內容上傳,讓瀏覽者可以看見。因為一個物品有實驗與對照兩種版本,所以如果有5個物品,則在網路平台上就會出現10筆商品清單。
7、上傳後觀察數日,看是否有人購買,是在哪一版下標,或留意網站(相簿)瀏覽人數,看看哪一版的物品吸引較多瀏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