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張嘉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適用年級:高年級

四、主題:新傳播科技對生活的影響

五、媒體素養基本能力:
1-4 瞭解科技與媒體文本的聯動關係

六、 對應能力指標:
自2-1-4-1認識與使用日常家用產品(含傳播設備、交通工具、安全設備)。
自4-2-2-3體會科技與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七、 教學目標:
1.能知曉新傳播科技的演變與特色
2.能體會傳播科技工具日新月異的改變,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
3.能設想百年後新傳播科技的生活世界

八、教學重點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學生攜帶家中古老照片、現代照片

(二)課程實施

【一:引導活動】-10’

1.教師提出引導問題,與學生討論:

*今天一大早,小明已經準備好上課的書包,出門去坐公車。結果….已出門的他,竟然神色緊張匆匆忙忙的跑回來,說有東西未拿一定得拿…,你覺得他回來拿什麼?

(A)餐盒(B)手機(C)MP3(D)書本(E)其他

今天小明一回家就很認真把功課寫完,他開心的向爸媽邀功,並主動要求他爸媽讓他做一件事,你覺得他最想要做什麼事?

(A)看電視(B)上網 (C)看漫畫 (D)其他

2.讓學生設想如果時光倒回至30年前、100年前答案會不會一樣?會有哪些改變?       

【二:發展課程】-30’

1.讓學生攜帶家中以前的照片與現代的照片,比較差異。
2.教師向學生介紹照相機的演變。

  照相機(攝影)的起源,早在十八世紀在歐洲曾經有些人像畫家發明一個暗匣子,在一端刺留一個針孔,讓描繪的人物透過針孔,使倒影呈現到暗匣子的另一端毛玻璃上而進行繪畫,後來發現在針孔處安置一個凸透鏡,投影的效果更為清楚,但可惜的是毛玻璃上的投影無法存留下來。於是在西元1983年法國一名科學家大蓋爾,發明銀版照相法,將銀化物受光變黑才把影像留取下來正式成為攝影(照相)。

  數位相機的掘起,受到電腦科技的進步而日趨完美,解析度也大幅提昇,步向高畫質及多元化功能,備受業者的關注,在相機市場中也漸受一般消費者所選購,銷售量也急遽的擴大,探究其因乃是它的消費群以不再侷限於原有玩相機愛攝影的照相迷,而擴大到電腦應用層上,使全球一年消售量將超過四百萬部,發展空間不容勿視。眼看目前數位相機市場趨勢,各廠商為搶食這塊大餅,紛紛推出數百萬畫素以上的高解析度及高容量記憶媒體,加上與電腦的親和性連結,便利的功能與攜帶性的改革、攝影功能的強化等等因素,帶動了市場的銷售量一路竄昇,成為時代的寵物。   
資料來源:
http://nagoya.cool.ne.jp/kaumei/a-1.html

3.介紹解新傳播科技的特性定義與演變:
  「新傳播科技」(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一詞,是大約二十五種主要裝置的簡稱,包括有線電視、錄影機、磁碟、衛星、電子傳真機、電腦網路、資料處理、數位交換、光纖、雷射、靜電拷貝、高畫質電視(HDTV)、行動電話以及印刷新科技。
  「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數位化(資訊量大、匯流整合)、互動性強 、親近便利性高、網絡性(高匿名性、超國界性、虛擬性…等)。
 
4.讓學生利用下面舉例的情境題,以表演方式設想可能會發生的結局,進而理解時代變遷,傳播科技工具日新月異的改變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

 *梁山伯與祝因台若生活在有網路的現在,悲劇還會發生嗎?
 *義賊廖添丁若生活在現在還要劫富濟貧,可以透過網路做些什麼驚天動地的事?
 *差點被後母毒死的白雪公主隱身在森林中,聰明的後母如何運用新傳播科技快速地找出白雪公主呢?
 *唐朝詩人李白若活在現今與網友相交,看不懂年輕人的火星文,他可如何?

【三:綜合活動】-40’

1.讓學生分組動腦,設想新傳播科技在百年後的改變。
2.讓學生觀賞相關未來生活科技的預測影片。

 *未來科技生活
 *NTT DOCOMO Vision 2020 Culture Symphony  

3.讓學生腦力激盪加上創意,上台講述或表演方式,表現出百年後的科技生活世界。

教案大綱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