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社會領域/國小五六年級「資訊科技」重大議題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二單元「憲法與政府」,第一課「基本權利」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三單元「法治與生活」,第一課「自由與規範」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四單元「法治你我他」,第二課「只要我喜歡?」

五、對應能力指標:
【九年一貫能力指標】6-3-3 具備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法律知識。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3-1 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六、主題:

Q3全球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0681)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Q3全球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
日期:2011-11-07
刊登媒體:IThome網站
記者:蘇文彬

  第三季全球12大垃圾郵件轉寄國家排名中,亞洲國家就超過半數席次,其中南韓、印度、俄羅斯僅次於美國分居二、三、四名,其他還有印尼、台灣、巴基斯坦等等。

  資安業者Sophos指出,第三季全球過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顯示亞洲地區殭屍網路已成為垃圾郵件轉寄的溫床,台灣在垃圾郵件最多轉寄國家中排名第6。

  根據第三季全球垃圾郵件來源統計,亞洲地區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0%增加至50.1%,過半數垃圾郵件從亞洲寄出,來自歐洲地區的垃圾郵件明顯減少,佔比下滑至21.4%,其次是北美洲的14.2%及南美洲的10.6,非洲只有3%。

  來自亞洲寄出的垃圾郵件大幅增加,反映在全球12大垃圾郵件來源國家排名中,第三季上榜的亞洲國家就超過半數席次。南韓以9.6%僅次於第一名的美國(11.3%),印度以8.8%排名第三,其次為俄羅斯7.9%,台灣以3.8%排名第6,其他還有越南、印尼、巴基斯坦。

  從歷史排名來看,美國一直高居全球最大垃圾郵件來源國家,亞洲國家如南韓、印度、越南、俄羅斯也多次名列其中,台灣則在最近兩季進榜。

  由於垃圾郵件大多透過殭屍網路散播,發送者控制受感染的電腦組成的殭屍網路發送垃圾郵件,電腦若未安裝防毒軟體或安全修補程式就可能成為殭屍網路的一員。除了寄出垃圾郵件外,也可能被利用對特定網站發動阻斷式攻擊。

  Sophos指出,發送垃圾郵件的意圖除商業廣告外,也包括惡意攻擊在內,以木馬程式感染使用者的電腦竊取個人資料,例如敏感的銀行憑證。過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顯示出該地區上網人口越來越多,使用者未採取適當保護措施,導致殭屍網路的擴大。

八、教學目標:
1、認識何謂垃圾郵件。
2、了解垃圾郵件可能帶來的不便或害處。
3、學習避免垃圾郵件帶來的傷害。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1、可上網亦可投影之電化設備。
   2、將學生分為四組,以利課程進行。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請問學生若收到下列寄件者和標題的郵件會有什麼反應呢?

2、請問學生,上述標題充滿「廣告」或「商業」意圖的信件,一般我們用什麼名詞來代稱;若不慎開啟和下載附件有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3、播放下列影片讓學生了解誤開類似信件的嚴重性:豬豬大反撲!打開電子郵件即中毒

二、發展活動
1、發下「Sophos:Q3全球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之新聞,或利用投影方式請學生詳讀。

2、新聞閱畢,請學生以5W1H解析新聞,除了解新聞架構外,亦可增加對新聞內容的印象。
①Who—這則新聞主角是誰?(垃圾郵件)
②What—新聞的主題是什麼? (第三季全球過半數垃圾郵件來自亞洲,亞洲地區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0%增加至50.1%)
③When—新聞什麼時候發生的?(第三季)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網路上)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顯示出該地區上網人口越來越多,使用者未採取適當保護措施)
⑥How—如何解決?(新聞中並未提及,但根據這樣的問題,使用者應避免任意轉寄郵件並具備判斷相關信件的能力)

3、針對新聞再提出相關問題,以增加學生對新聞內容之認知。
①有哪些線索可以判斷該信件可能是垃圾郵件?(標題具濃厚廣告、商業意味;寄件者為陌生人或顯示名稱是沒有秩序或意義的英文字)
②跟據新聞內容,這樣的信件有可能帶來怎樣的不良影響?(電腦中毒、個資外洩、收件匣容易爆滿影響信箱使用品質)
③什麼是「殭屍網路」或是「木馬程式」?若電腦感染這樣的病毒或有毒程式,可能會引發什麼後果?(參考資料:什麼是殭屍網路/傀儡網路 Botnet?;新聞小百科:木馬程式)
④當看到類似的信件時,你覺得應該怎麼處理?
⑤新聞中提到,台灣在垃圾郵件最多轉寄國家中排名第6,請問什麼樣的信件會讓你選擇轉寄?若你收到過多轉寄郵件時會有什麼感受?
⑥教師強調,轉寄郵件除了讓電腦安全備受考驗外,也占用網路使用成本,或影響收件者的觀感或心情,除非確認信件是安全且受到收件者喜愛,否則不要輕易轉寄。

4、針對垃圾郵件的氾濫,政府也提出管理做法,NCC研擬出「濫發商業電子郵件管理條例」,以後亂發垃圾信的舉動有可能受到管束並必須提出賠償;教師可播放新聞片段加強學生印象(濫發垃圾郵件擬開罰 最高求償2千)。

5、教師補充說明,電子信件方便了我們與他人的溝通,但是卻產生相當多的使用危機,垃圾郵件引起的中毒就是其中一例,當面對疑似的信件,請直接刪除,若無法判斷可以請爸媽或老師協助,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心讓電腦或是自己的個人資料受到危害;並且,也請不要成為垃圾信件的轉寄者,除了可能觸法外還造成其他使用者的不便。

三、綜合活動
1、請各組學生使用電腦進入自己的信箱或使用網路搜尋之方式,找尋疑似垃圾信件的「標題」或「寄件者」並記錄下來。

2、每組各選擇5封疑似垃圾郵件的標題和寄件者名稱,與班上同學分享,共同判斷看看這樣的信件屬不屬於垃圾郵件,並歸納出垃圾信件的判斷方式。

3、教師強調,垃圾郵件可能會引起電腦本身或是電腦中的資料外洩,若看到疑似垃圾郵件之信件,請直接刪除,避免打開信件或是信件中的附加檔案,自己也不要成為垃圾信件的轉發者,保護自己也保障別人的電腦使用品質。

「小心垃圾郵件」教案大綱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