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毛俞婷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對應能力指標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1-3-1了解相同的訊息經大眾媒體傳播會有差異性。
【媒體素養能力指標】2-2-1辨識媒體內容不等於事實的全部。

四、主題
內容濫改 維基百科淪公關工具

五、新聞來源及本文
標題:內容濫改 維基百科淪公關工具
日期:2011-12-08
刊登媒體:中央社(倫敦7日綜合外電報導)

  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可由讀者自行編撰內容條目,廣受網友歡迎。不過這個功能卻遭遊說及公關公司濫用,擅自修改不利客戶言論,目前維基百科已進行調查。

  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報導,公關公司 Bell Pottinger在過去1年修改數百條客戶相關內容,包括增加有利客戶的條目以及刪除負面內容。

  維基百科創辦人韋爾斯(Jimmy Wales)告訴英國「金融時報」(FT),他們正進行內部調查。

  他表示:「有10個編寫者帳戶都可連至Bell Pottinger。現在這些帳號已經被封鎖,我們也在調查修改過的項目,來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調查結果預料在本週稍晚公布。

  相關證據首先由倫敦「新聞調查局」(BIJ)揭露。該組織1名記者偽裝成烏茲別克政府代表,告訴Bell Pottinger公關部負責人柯林斯(Tim Collins),烏國總統不滿自己的維基百科檔案,詢問該公司是否有方法修改這些內容。

  「獨立報」公布的錄音內容指出,柯林斯和這名偽烏國代表會面時,提到公司團隊可以「整理」維基百科內容。他說:「我們有很多暗黑手法。」

  維基百科得知此消息後,立即展開調查。

  「獨立報」報導,代號為Biggleswiki的帳戶過去1 年修改不少條目,而此帳號可追蹤至Bell Pottinger電腦。

  Biggleswiki修改的項目包括為1名攝護腺癌醫師列進「攝護腺切除」獨立頁面,並稱該醫生為知名專家。該公司也修改1名因商業賄賂而被捕男子的頁面內容。

  Bell Pottinger的湯姆林森(James Thomlinson)承認員工的確替客戶修改維基百科頁面條目,但表示「從來沒有進行任何不法行為」。

  湯姆林森說:「這個帳號已經使用超過1年。我要指出的是,我們的確有替若干客戶服務,但『從來』沒有進行任何不法行為!」

  不過在秘密錄音中,柯林斯也向臥底記者炫耀,除了掩蓋負面消息、影響大眾言論外,公司影響力可直搗政府中心。

  柯林斯說,在客戶要求下,他們曾在24小時內,利用在首相辦公室的人脈,說服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談話。

六、教學目標
1、認識維基百科。
2、認識媒體內容因訊息發佈組織的不同有其意識形態。
3、學會多方蒐集意見來判斷訊息的真為。

七、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教師—
1、可上網亦可投影之電化設備。
   2、將學生分為四組,以利課程進行。

【課程實施】
一、引起動機
1、請問學生是否使用過
維基百科這個網站

2、請問學生知不知道維基百科網站的功用?(可參考維基百科介紹)

3、如果有學生曾使用過維基百科,請使用過該網站的學生分享使用維基百科做了什麼事?

二、發展活動
1、請問學生,認識了維基百科網站後,會想要上站分享出自己知道的資訊嗎?
覺得像維基百科這樣可以讓每個人都發布訊息的網站有什麼優點或缺點?如果從維基百科上看到了某項訊息,會相信訊息內容嗎?

2、請學生閱讀「內容濫改 維基百科淪公關工具」新聞。

3、新聞閱畢,請學生以5W1H解析新聞,除了解新聞架構外,亦可增加對新聞內容的印象。
①Who—這則新聞主角是誰?(維基百科)
②What—新聞的主題是什麼?(維基百科的功能遭到遊說及公關公司濫用)
③When—新聞什麼時候發生的?(12月7日)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網路上)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倫敦「新聞調查局」揭露,烏茲別克總統不滿自己的維基百科檔案,詢問Bell Pottinger公關部是否有方法修改這些內容,而公關部表示可以)
⑥How—如何解決?(維基百科得知此消息後,立即展開調查)

4、針對新聞再提出相關問題,以增加學生對新聞內容之認知。
①新聞中提到哪些例子可以證明維基百科的確被公關公司操縱?
②除了修改除了掩蓋負面消息、影響大眾言論外,新聞中提到,公關公司還有什麼影響力?
③看完本新聞,你對於維基百科上的資訊是採相信或者不相信的態度?
④如果再接觸到維基百科的資訊,你會如何確認其中的內容是否應該相信的?

5、教師向學生說明,透過這樣的報導告訴我們,因為媒體組織或者訊息發表者所站的立場不同,很有可能影響到新聞或者是訊息的公正和客觀程度;例如在媒體中嵌入廣告,圖利某個廠商,也是影響新聞公正性的手法。(參考資料:《節目.新聞廣告化 多家電視台挨罰》、《節目廣告化 吳淡如節目判罰100萬》)

6、請學生分享,是否在新聞中或者是生活經驗裡,也曾經體會到媒體組織影響新聞內容的經驗;而面對這樣的媒體組織行為,大家有怎樣的看法?是認同還是不認同?

7、請學生分組討論,如果媒體或訊息組織因為自己的利益而發佈某些圖利特定廠商/人員的訊息,會為新聞或訊息內容帶來什麼影響?每組請提出三個討論結果並與全班分享。

三、綜合活動
1、請每組上網搜尋該日同一則新聞在不同媒體中的報導。

2、請各組針對該則新聞從新聞標題、導言、字數、到內容立場進行比較,並判斷該則新聞在不同媒體之間是否出現不同報導的狀況,並請各組推派代表,將比較及討論內容與全班分享。

3、請學生說說看,當面對大眾訊息或是新聞報導時,應該透過怎樣的方式去判斷其可信度。

4、教師總結:媒體訊息因組織或者發佈者的立場,很有可能存在有不夠客觀、不夠公正甚至是造假的問題,當面對訊息時,應該多方查證、比較,如果自己能力有限,也可請師長協助確認訊息或新聞的可信度。

「維基百科淪公關工具」教案大綱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