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學時數: 40-80分鐘
三、 適用對象: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國中
四、對應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1-2 瞭解媒體類型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
2-2 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
3-1 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自民國89年起,電視開始實施分級制度,因此我們不難在觀看電視節目的同時發現存在於畫面中或開播前的分級標誌,不過綜觀現在的節目內容與學童的收視品味,便可發現分級制度的落實情況有待商榷,而且多數民眾對分級內容的標準並不瞭解,甚至不認為應該遵守分級制度來收看節目,而節目製作端也並不全然依照所屬分級來製播節目內容。電視是最普及的媒體之一,影響學童的生活,就算他們每日看電視不多,但電視形成的文化已進入他們同儕的生活之中,他們也會從他們所看見的節目內容來模仿或形塑他們的行為。因此本活動希望藉由認識電視分級制度,讓學生:
(1)思考電視分級制度的內涵與重要性
(2)檢視自己的收視內容與分級制度的符合狀況
(3)反思自己是否依照電視分級制度來收看節目
六、主題:電視分級
七、新聞來源及文本:學童愛偶像劇 電視分級將檢討
中央社 – 2012年1月30日 上午11:20
(中央社記者郭羿婕台北30日電)
NCC調查發現,10至12歲學童最愛看偶像劇或連續劇,另有4成以上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表示,經常獨自收看電視,假日看電視時數超過4小時。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天表示,電視台常重播熱門戲劇節目,呼籲業者落實自律分級,並建議父母陪同收視,NCC今年也將全面檢討現行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分級將更細緻化,並推動優質兒少節目認證標章。
NCC去年委外針對4至12歲兒童進行「兒童收看節目及廣告對其行為影響之研究」,發現10至12歲學童中,有超過6成認為影響自己最大的媒體是「電視」。
調查並指出,中、高年級學童最常看的電視節目為「小資女孩向前衝」、「新兵日記」、新聞頻道、「家和萬事興」、「我可能不會愛你」與「廉政英雄」等,多為近期熱門的偶像劇及連續劇節目,且主要收視原因為演員具喜感、主角帥又美、對話內容好笑與劇情好看、感人等。
不過,這份研究另訪問家中有4至12歲兒童的家長,發現家長最希望小孩收看的節目為Discovery頻道、益智性節目、「百萬小學堂」、動物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頻道等,和兒童喜愛收視的節目有明顯落差。
此外,中、高年級學童於假日收看電視的時數以「4小時以上」和「2小時到未滿2.5小時」比例較高,時段集中在下午4時至晚上10時,但只有66%家長「知道且清楚」現行電視分級制度,30.3%表示「知道但不清楚」,3.7%家長「不知道」相關規定。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說,業者應自律,依節目內容分為普遍級、保護級、輔導級或限制級4種級別,NCC今年也會全面檢討現行的電視節目分級制度,分級將更細緻化,並推動優質兒少節目認證標章。1010130
八、教學建議:
◎課前準備
請學生預先準備課堂活動中分享電視收視相關經驗的問題。
◎課堂活動
1、請學生分享電視收視相關經驗
(1)最常收看哪些電視節目與原因?每天約花多少時間?與誰共同收視?
(2)家長最希望自己收看哪些節目?為什麼?你落實的狀況為何?
(3)你認為你收看的節目內容都適合你的年紀嗎?為什麼?
2、請學生討論並分享
(1)你聽過電視分級制度嗎?什麼是電視分級?為什麼電視需要被分級?
電視分級制度為對電視節目所做的分級規範,透過此規範使看電視的觀眾了解所收看的節目內容是否符合其需求(引自維基百科)
(2)電視分級分為哪幾級?(教師可介紹分級標誌)
台灣之電視分級目前有四級:
限制級(簡稱「限」級):未滿十八歲者不宜觀賞。
輔導級(簡稱「輔」級):未滿十二歲之兒童不宜觀賞,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少年需父母或師長輔導觀賞。
保護級(簡稱「護」級):未滿六歲之兒童不宜觀賞,六歲以上未滿十二歲之兒童需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觀賞。
普遍級(簡稱「普」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
(3)你收看電視時,是否注意過該節目的分級狀態?
(4)你有過哪些遵守或不遵守分級制度來收看電視的經驗,如有不遵守是為什麼?有其他人發現嗎?
(5)請學生3-4人一組,依據電視分級制度所限定的收看年齡,討論分級制度的各級內涵(暫不考慮鎖碼台),並且完成電視分級表格:
3、請各組學生上台分享討論結果,教師公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NCC)所訂之電視節目分級處理辦法。(含播出時段)
4、讓學生對照自己的想法與分級處理辦法的內容,看看自己對分級制度的瞭解狀況有多少。
5、根據NCC公布之分級辦法,反觀國內現在的電視節目,你覺得是否有符合分級標準?
6、發下閱讀並以5W1H重點討論「學童愛偶像劇 電視分級將檢討」新聞文本。
(1)Who:事件中報導了哪些人或哪些單位?
(2)Where:在哪裡發生的?
(3)What:新聞內容主要在談什麼事?
(4)When:何時發生?
(5)Why:為什麼會有這個新聞?
(6)How:新聞中有針對事件提出哪些解決辦法?
7、從新聞看自己:關於這則新聞報導,你有什麼想法?新聞裡頭提到的那些節目與調查結果,與你自己的狀況和喜好有哪些異同?教師可告訴學生思考,電視分級再細緻化已經被提出有一段時間,但一直未能落實。請學生思考為什麼,執行難度可能有哪些,而以現在的節目內容來看,你覺得該如何細緻化分級制度?
8、瞭解了分級制度的詳細內容後,請學生於課後就自己喜歡的節目進行內容分析與檢核:
(1)節目名稱
(2)節目所屬分級
(3)播出時段
(4)以廣告時間作區分,每段內容重點
(5)根據每段內容重點列出級別
(6)看看自己喜歡的節目內容是否完全符合電視所列分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