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40分鐘
三、 結合領域:健康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健體六下,第四單元「談『性』教室」,第二課「兩性進行曲」
南一版國小健體五下,第一單元「花樣年華」,第二課「飛躍的青春」
翰林版國小健體五上,第三單元「成長的喜悅」,第五課「千面女男」
五、 對應能力指標:
1-2-5 檢視兩性固有的印象及其對兩性發展的影響。
1-2-6 解釋個人與群體對性方面之行為,表現出不同的信念與價值觀。
1-3-3 運用性與性別概念,分析個人與群體在工作、娛樂、人際關係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行為。
六、 主題:腰代表女人羞恥心?陶晶瑩「姊妹淘心話」再起波瀾
2012/04/21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報導
陶晶瑩節目再起波瀾,她主持的緯來「姊妹淘心話」19日播出「男人絕對受不了的犯規女人」,造型師李明川的「腰代表女人羞恥心、責任心」言論,讓觀眾罵翻,有網友批他的話顯示他很膚淺。
「姊妹淘心話」播出以來,主題不忌葷腥,常引起觀眾討論,李明川在19日播出節目中談到女生沒腰就沒羞恥心,「從腰可以看出這個女生對自己的責任心強不強」、「平常沒有羞恥心吃很多」、「妳的腰線可能那個曲線不夠完美,這邊東一塊那邊西一塊」,被不少女性觀眾砲轟物化女性,公眾人物口沒遮攔,女人的價值難道在腰上?
李明川昨天回應說明兩點,第一請大家有幽默感,他只是幫忙說出很多人不敢說的話,請大家不要執著在字眼上。第二他覺得多花時間照顧自己身材也是一種責任感,並沒有羞辱意思。網友以他的言論,想問他媽媽有沒有腰?李明川說:「我媽65歲,也都會穿塑身衣。」
昨天陶子說:「造型師平常說話很極端,有的非常毒,我覺得他們談的是看藝人的標準,一般人過自己的生活,真的不用理他啦。」陶子要大家放輕鬆,婦女同胞不用覺得被他冒犯,每個人審美觀不同,「他又不是法官,我還是可以吃我的甜甜圈,喝我的酒呀。」
(引自http://blog.udn.com/h01170812/6362474#ixzz1tBV9m3DW)
七、 教學目標:
1. 覺察個人的身體形象刻板印象與媒體內容有關。
2. 知曉媒體形塑身體形象標準的目的。
3. 發現媒體宣傳身體形象的手法。
八、 教學重點建議:
0. 教學準備:
①預先下載或開啟「2012/04/19 姊妹淘心話 男人絕對受不了的犯規女人 Part 3」網頁(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oCSLXE92Y&feature=endscreen&NR=1)
②影印「腰代表女人羞恥心?陶晶瑩「姊妹淘心話」再起波瀾」新聞。
③請學生蒐集過期報紙,教學當天帶來。
1. 引導討論:怎樣才叫「美」?
①請學生發表自己認為是美女的人,老師將美女的姓名寫在黑板上。
②請學生說明這些人為什麼美。
③引導學生從身高、身材、臉蛋、髮型、膚色、五官、四肢等項目,歸納這些美女的特徵。
④請學生根據歸納的結果,發表他們的發現。
2. 老師發下新聞影本,並指導學生運用「5W1H」解析新聞——
①WHO—誰是這則新聞的主角?
–造型師李明川。
②WHAT—發生了什麼事?
–他在上節目時發表的言論,引起觀眾砲轟、網友批評。
③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
–101年4月19日。
④WHERE—在哪裡發生的?
–在陶晶瑩主持的「姊妹淘心話」節目中。
⑤WHY—造成事件的原因為何?
–他在節目中發表「腰代表女人羞恥心、責任心」、「沒腰就沒羞恥心」的言論。
⑥HOW—當事人如何回應?
–他請大家要有幽默感,他只是幫忙說出很多人不敢說的話,以及他覺得多花時間照顧自己身材也是一種責任感,並沒有羞辱意思。
3. 觀賞「2012/04/19 姊妹淘心話 男人絕對受不了的犯規女人 Part3」節目片段(3’20”~5’45”)。
4. 引導討論:
①你對於李明川發表「腰代表女人羞恥心、責任心」、「沒腰就沒羞恥心」這樣的言論有什麼看法?
②其他現場的來賓對李明川的說法抱持什麼態度?
③對照剛才大家發表的美女特徵,你有什麼發現?
④你覺得李明川與現場來賓的看法除了個人的審美觀之外,有沒有其他目的?
5. 觀賞「2012/04/19 姊妹淘心話 男人絕對受不了的犯規女人 Part3」節目片段(5’45”~9’30”)。
6. 說明:節目來賓在節目中所發表的言論,不見得是正確的,而且往往會會了節目效果而說出較偏激的論點。這些言論一方面會影響觀眾對身體形象、美醜標準的看法,二方面也間接鼓吹消費美容美體的商品或服務,甚至直接在節目中推銷產品。
7. 請學生拿出過期報紙,挑出民生消費版和影劇娛樂版,找出類似情況的報導,例如藝人幫商品代言,或是分享美容美體的經驗。(如果教學時間不夠,則將本項教學活動向說學生做說明後,由老師進行示範,並讓學生做為回家作業,至少找出一則符合的報導,下次上課做口頭報告。)
8. 總結說明:
①一個人的美是包含內在與外在的整體感覺,如果切分成某個部位要長成什麼樣子才叫做美,就好比把一個人當成商品稱斤論兩在評價,也就是「物化」。
②媒體強調的身體形象,往往隱含商業行銷的動機,輕則鼓吹消費,更甚者則推銷產品。
③媒體內容中所呈現的身體形象,會侷限在某種標準,這樣的標準也會形成閱聽人對美與醜的刻板印象,所以在接觸媒體內容時要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