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年級、科目:適合低年級以上學童。
二、遊戲所需準備的材料:家裡的舊照片、新的資訊科技產品。二張空白圖畫紙、一套彩色筆。
三、活動簡介與目標:
本次主題:越來越(?)的科技
新一代iPhone問世,帶來討論熱潮,在規格上變得更輕、更薄,就像其他的資訊科技發展趨勢一樣。
本活動帶著孩子翻翻家中的老照片,看看舊時的資訊科技,在外觀上有什麼差異,歷經什麼樣的演進過程;同時,孩子有機會聽聽家長的舊時光,在家長還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這些資訊科技媒體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當時的生活與時代有什麼樣的意義、曾經發生或經歷過的趣事等等。然後,兩相對照,跟孩子一起想想現代資訊科技的演進帶來了怎樣的生活改變,又對彼此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的影響?(例如,以前的電視機又大又重,外觀方正、設計乏味,也可能並非家庭必備品反而是奢侈品,幾個家庭的孩子只能聚在某人的家裡看電視,卻反而增加了和同學、鄰里的互動時間;或者,舊時的手機同樣又大又重,不便於隨身攜帶,也同樣是並非每人都有能力購買的奢侈品,然而沒有手機的日子卻能讓人有更多近身接觸的機會。)
趁這個時候,跟孩子一起分享舊時光,讓孩子發現科技的演進、資訊傳播技術的進化,以及科技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也同時增進孩子跟家長彼此瞭解跟對話的機會。
四、製作或活動步驟或重點:
1. 先帶孩子看看家裡的資訊科技用品,包括電視、電腦、電腦螢幕、行動電話、平版電腦等等。
2. 再一起看看家中的老照片,找尋其中的資訊科技用品身影,看看它們出現的地方、出現的頻率、外觀特色等。
3. 過程中,家長可一邊說明以前這些資訊科技用品在生活中的角色,什麼時候使用?什麼人使用?怎麼使用?對生活有什麼意義?以前對這些科技用品有什麼期待?舊時這些科技用品有什麼優、缺點?而在傳播訊息的方式上,無論是一對一之間或一對多之間的訊息傳播,或更廣層面的大眾傳播(也就是大眾媒體)的傳播方式與內容上,在舊時光的樣貌,以及對當時生活的影響。
4. 在家長的分享後,跟孩子一起比較一下這些資訊科技用品現在的外觀、在孩子現在生活中的角色、孩子對這些科技用品的期待與想像,以及舊科技與新科技在其科技本質上、使用便利性上、功能與用途上,對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優缺點。當然,也包含訊息傳播方式、大眾媒體訊息傳播的差異,及其其演進對生活的影響,和其優缺點。
5. 然後,家長跟孩子一人一張空白圖畫紙,用彩色筆在圖畫紙上創作,主題為「越來越(?)的科技」,畫出自己對於這幾年來資訊科技與傳播演變的趨勢與意義,及對未來的想像與期待。「?」處請自行填入,是「小」或「輕」,或「便利」,或「繽紛」,或「個人」,或「大眾」,或「佔據時間」,或「隨處可見」,可自行發想與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