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集越多花更多     (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適合國小學童

三、活動所需材料:書面紙或大張空白紙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因應不同的需求,我們有多數的時間都在從事不同的消費,吃飯、買東西…等,而為了招攬顧客,廣告與行銷手法層出不窮,即使是你刻意閃避,那些訊息也會以各種方式不斷的出現,讓你不得不注意,像是電視廣告、廣告傳單、店家橫幅與海報…等。不管廣告與行銷如何包裝產品,其背後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你買更多、花更多,像是累積消費金額成會員、集點兌換、第二件幾折、滿額送…等,正因為這些訊息無孔不入,所以本活動希望親子一起思考與觀察市面上的一些相關集點與廣告訊息、思考自己的消費選擇與判斷如何被影響,從今起做個聰明與主動的消費者。

五、活動說明:

1、爸爸媽媽先與孩子一起在書面紙上畫出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消費的店家名,越詳細記錄越好(舉例示意圖

2、在畫好的店家名旁分別寫出自己都在裡面買什麼,並且說明為什麼選擇這家店而非其他家?(例如比較近、商品選擇多、比較便宜…等)

3、想一想自己常購物的店家有無使用哪些行銷策略讓你願意去消費,像是集點折現金、集滿點換贈品、滿額贈品…等,而這些訊息又是從何得知?(電視廣告、傳單或是海報…)記錄得越詳細越好。

4、除了常購買的店家之外,一起討論並列舉市面上還有哪些刺激消費的方法。像是週年慶買2000送200、刷卡累積紅利點數…等。

5、爸媽與孩子互相分享經驗,在這些方法中,你曾因為哪些方法而受吸引進而產生消費行為,當時購買的心情如何?(像是賺到了?有省到?太划算了?花了好多錢?)回想一下當時為了累積金額或集點而產生的購買行為,那些商品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還是僅是為了達到店家所要求的金額?

6、現在買東西或消費是否會留意店家公告的消費訊息,那些訊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7、你留意過那些訊息通常會以什麼形式呈現嗎?例如:全民抗漲省更多、XX優惠、週年紀念滿額送…。訊息常被包裝成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替消費者省荷包,或是營造一種非蒐集不可的感覺,卻鮮少告知你這一切都是為了請你多買一點。

8、就目前常見的刺激消費的方法中,爸媽與孩子分別選出自己最容易被吸引的方法並說明原因,透過分享可以瞭解成人與孩子在消費選擇上為何會有所異或同,各自在乎的是什麼,像是孩子可能會選擇集點換玩具,成人會選擇集點兌換其他商品。

9、呈上題,父母與孩子各舉一個最喜歡的方法並說明原因,以及一起分析這個方法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所帶來的優缺點。並非所有的方法都有缺點,有些確實能讓消費者以較少的花費購得自己需要或想要的東西,但重點是成人與孩子都應該瞭解影響自己消費選擇與行為的原因,並且審慎評估,才不會一味的跟著商人的步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