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80分鐘
三、 結合領域:數學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數學五下,第七單元「比率與百分率」
南一版國小數學五下,第八單元「比率和百分率」
翰林版國小數學五下,第七單元「比率」
五、 對應能力指標:
5-n-12 能認識比率及其應用(含「百分率」、「折」)。
六、 主題:中華隊發威 收視率打掛各家節目(PTT下載)
七、 新聞來源及本文:
經典棒球賽台韓之戰前晚開打,全台民眾瘋棒球,讓電視台也創紀錄,據AGB尼爾森的收視數據,公視收視率為2.74,緯來體育台無線收視率平均高達12.17,成為台灣有線電視史上單一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原紀錄是三立八點檔「台灣霹靂火」完結篇,當時收視率為11.43。
觀眾轉台挺台灣棒球,綜藝、戲劇節目收視全都掛,中天「康熙來了」也從1驟降到0.33,收視率一度破6的民視「風水世家」也慘跌至4.82,三立「天下女人心」也從3點多下滑至2.48。小S昨說:「可以理解,當然一起挺中華隊呀!」
台韓之戰牽動的不只是比數,還滲入濃濃民族情緒,轉播的緯來體育台收視率瞬間最高落在南韓逆轉勝的一刻。球賽轉播時,各行各業都停下腳步看賽況,連廣播節目主持人黎明柔都在空中說:「我們是不是該關麥了?根本沒人聽我們節目,打電話出去都沒人會接吧?」
緯來最近押對兩個寶,一個播「甄嬛傳」,一個是經典賽,讓電視台又紅又火,副總莊美倫笑說:「『甄嬛』是真的押對,但球賽是長年經營,我們付出4千萬權利金,目前播到今天,廣告進帳1千5百多萬,能打平就好,不多想賺到錢。」
據AGB尼爾森收視數字顯示,台韓大戰當晚,「康熙」剩0.33、「麻辣」只剩0.11,陶子的「姊妹淘心話」0.09,很紅的「食尚玩家」只有0.22,都是平時的3成不到。
而邊播邊哭的體育主播徐展元,及每投必中的郭泓志,引起不少戲劇製作單位的注意,已有電視台主管在臉書上半開玩笑寫下:「陽岱鋼男一?小小郭就喬成努力又運氣不濟的男二?」還笑說要徐展元趕快改行,封他為「飆淚哥」。
(引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7741625.shtml)
八、 教學目標:
1.認識收率的意涵與調查方法。
2.瞭解收視率與電視媒體經營的關係。
3.反思收視率的意義。
4.學習對媒體內容表達意見的管道。
九、 教學重點建議:
0. 教學準備:
①影印「中華隊發威 收視率打掛各家節目」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②預先開啟或下載以下影片:
20130305 WBC經典賽 中華 vs 南韓 精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b4to335s8
1. 引導討論:
①你有觀賞3月5日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台韓之戰嗎?請分享你看這場棒球賽時的感覺。
②當時你是在哪裡觀看這場比賽?身邊還有什麼人?
2. 觀賞「20130305 WBC經典賽 中華 vs 南韓 精華」影片。
3. 發下「中華隊發威 收視率打掛各家節目」新聞影本,請學生閱讀之後回答以下問題——
①經典賽台韓之戰造就了台灣電視史的什麼記錄?(單一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②這場比賽轉播時,造成了什麼現象?(各行各業都停下腳步看賽況,其他電視節目收率慘跌,甚至連廣播節目也受到影響)
③「收視率」是什麼?要如何調查?
4. 介紹「收視率」的意涵——
①「收視率」是指在某個時段收看某個電視節目的目標觀眾人數,佔總目標人群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
②一般會由第三方數據調研公司,通過電話、問卷調查、機上盒或其他方式抽樣調查來得到收視率。
③電視台可以從收視率調查結果,瞭解觀眾對節目內容的喜好程度,以此做為節目製作的方針。
④目前台灣的收視率調查結果,主要是由「AGB尼爾森公司」所提供。
5. 以「AGB尼爾森公司」為例,介紹「收視率」的調查方法(鄭自隆,2012)——
①將全台灣依分層抽樣方式抽出1800戶家庭,被抽中家庭若願意,該公司會派員安裝「個人收視記錄器」(people-meter),並且給予一個特殊遙控器。
②遙控器上會有代表家庭成員的按鍵,當爸爸看時就在“爸爸鍵”按一下;爸爸不看離開,也得按一下取消。
③這些家庭成員的收視行為,每天半夜再藉由電腦連線傳到AGB尼爾森公司的電腦。
④隔天早上訂購收視率調查結果的電視臺、廣告公司,就會收到昨天各臺節目每分鐘起伏的收視率報表。
⑤參與收視率調查的家庭,每個月會得到AGB尼爾森公司提供的禮券做為報酬。
(可點選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644390做為輔助說明)
6. 介紹收視率與電視媒體經營的關係——
①「廣告主」製造出商品或服務後,提供廣告預算讓「廣告商」競標。
②各家廣告商經由「比稿」的過程,最後會有一家得到標案。得標的廣告商就著手製作廣告,並尋找適合的媒體播出或刊登。
③電視台的收視率高低成為廣告商決定是否購買廣告時段的主要因素。收視率高的節目,廣告時段就熱門,廣告費率也可以訂得比較高。
④「閱聽人」(觀眾)看到廣告後,有可能產生消費的慾望,於是購買該項商品或服務。
⑤商品或服務售出之後,利潤又回饋到廣告主。
7. 引導討論:
①你覺得收視率對於電視台有什麼重要性?
②「收視率高的節目就代表是優質的節目,所以觀眾才會愛看」你認為這段敘述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③想想看,電視台過份注重收視率可能會導致什麼後果?
8. 介紹台灣電視圈因為過份注重收視率而造成亂象(陳炳宏,2006)——
①收視率會「賺錢」,也就是用節目吸引觀眾,然後再把觀眾所代表的收視率「轉賣」給廣告商來賺錢,成為電視台的生存指標。
②收視率也會「殺人」(演員角色)、「殺節目」。例如節目開播後,只要爭取不到觀眾,達不到可賣錢的收視率,再好的節目也會被腰斬;連續劇中的人物若沒辦法帶來收視率,那編劇就會立即賜他死,不是讓他跌下山谷,就是撞車死亡。反之,如果某個角色出現收視率就飆高,那他不僅會繼續存在,還會不斷加戲,甚至還可死而復活。
③電視台為求高收視率,於是都在追求做「好看」的節目,而非「好」的節目,於是低級趣味、狗仔八卦、暴力情色、緋聞爆料等煽色腥的節目或戲劇內容紛紛出籠。
9. 老師說明:儘管台灣有許多電視台會為了追求高收視率,以吸引廣告商、廣告主的青睞,而製作播出「好看」但並不優質、甚至會對兒童及青少年造成負面影響的節目內容,忽略了身為媒體的社會責任,但我們身為閱聽人,並非只能被動地全盤照收,除了「拒看」之外,還可以有更積極的做法。
10. 意見表達示範:
①上網進入電視台的官方網站首頁,找到服務專線或服務信箱,利用打電話或寄e-mail的方式表達意見。
②在社群網站上運用「辦活動」的功能,讓好友們一起加入表達意見,然後將結果讓電視台知道。
③利用網路上的連署平台,設定主題廣邀網友連署,集結大家的意見讓電視台瞭解。
④除了對節目內容批評的意見,如果電視台製作了「好」的節目、優質的節目,也同樣可以用上述的方式給予支持,讓堅持做好節目的製作單位得到鼓勵,增強繼續做下去的意願。
十、 參考資料:
〈電視收視率是這麼來的唷〉,小蔡,2008.04.02哈姆巴特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644390
〈收視率調查 荒唐方式該變了〉,鄭自隆,2012.03.08聯合報
http://city.udn.com/3028/4798051
〈誰讓收視率成為亂源〉,陳炳宏,2006.07.11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0711/273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