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教學時數:50分鐘課程

三、結合領域:國小社會

四、對應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4-1 瞭解媒體組織的守門過程如何影響文本產製

4-2 檢視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如何影響文本選擇與組合

5-2 實踐接近與使用媒體

五、主題說明:(ptt下載)

從「反旺中」到「反核四」、「反華光社區遷移」等事件,越來越多民眾關心也加入公民議題的討論,公民議題也不時躍上新聞版面,我們從新聞中看到熱心學生、學者、民眾的激動,也獲取了對於該則事件的資訊,做下是否繼續關心、如何關心的判斷。然而,新聞並非一面鏡子,無法如實、全面的反應真實,也可能陳述偏頗,影響讀者對事件的認識與態度,進而也影響該事件的結果。

本活動,希望帶學生一起發現新聞的限制,瞭解對於事件的認識需從多元管道獲得相關資訊;也知道新聞曝光對於公共事務的影響,並養成關心生活周遭事物的態度,甚至能進一步近用媒體為自己所關心的公眾事務發聲。

六、參考新聞:

1.〈江翠國中移樹案 護樹聯盟提新方案〉,民視  201345日。

http://tw.news.yahoo.com/%E6%B1%9F%E7%BF%A0%E5%9C%8B%E4%B8%AD%E7%A7%BB%E6%A8%B9%E6%A1%88-%E8%AD%B7%E6%A8%B9%E8%81%AF%E7%9B%9F%E6%8F%90%E6%96%B0%E6%96%B9%E6%A1%88-051314984.html

2.〈江翠護樹/志工:老樹零移植 與工程並存〉,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新北市報導,201347日。http://www.udn.com/2013/4/7/NEWS/NATIONAL/NAT5/7814066.shtml

3.〈護樹陷僵局 愛樹人提替代案 工務局否決〉,自由時報, 記者李信宏/新北報導,201348日。

http://tw.news.yahoo.com/%E8%AD%B7%E6%A8%B9%E9%99%B7%E5%83%B5%E5%B1%80-%E6%84%9B%E6%A8%B9%E4%BA%BA%E6%8F%90%E6%9B%BF%E4%BB%A3%E6%A1%88-%E5%B7%A5%E5%8B%99%E5%B1%80%E5%90%A6%E6%B1%BA-004625421.html

4.〈搶救江翠老樹 護樹團體今推替代方案〉,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記者陳國維,201345日。 http://tw.news.yahoo.com/%E6%90%B6%E6%95%91%E6%B1%9F%E7%BF%A0%E8%80%81%E6%A8%B9-%E8%AD%B7%E6%A8%B9%E5%9C%98%E9%AB%94%E4%BB%8A%E6%8E%A8%E6%9B%BF%E4%BB%A3%E6%96%B9%E6%A1%88-084231665.html

5.〈護樹團體:江翠樹海被停車場害慘!〉,新頭殼, 201345日。 http://tw.news.yahoo.com/%E8%AD%B7%E6%A8%B9%E5%9C%98%E9%AB%94-%E6%B1%9F%E7%BF%A0%E6%A8%B9%E6%B5%B7%E8%A2%AB%E5%81%9C%E8%BB%8A%E5%A0%B4%E5%AE%B3%E6%85%98-042624247.html

6.〈市府警方強制勸離 護樹志工下樹〉,中廣新聞網  201348日。

http://tw.news.yahoo.com/%E5%B8%82%E5%BA%9C%E8%AD%A6%E6%96%B9%E5%BC%B7%E5%88%B6%E5%8B%B8%E9%9B%A2-%E8%AD%B7%E6%A8%B9%E5%BF%97%E5%B7%A5%E4%B8%8B%E6%A8%B9-082424557.html

7.〈新北市府拒讓步 協調破局 江翠護樹破120小時〉,苦勞網, 記者孫窮理陳逸婷201342日。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3520

、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
將學生分為5-6人一組,上課時須按照組別坐好。

2. 準備可上網的電腦、並連接投影機,上課時需觀看參考新聞。建議在電腦資訊教室進行,學生可於課程中搜尋網站資料。

3. 每個人準備數張空白紙和筆,鼓勵學生可隨時筆記,或記下問題隨時發問。

上課

1. 首先,先詢問學生:(5分鐘)

(1) 有沒有聽過「搶救江翠老樹」、「護樹志工」的新聞?請知道的同學簡單說明新聞事件的大要、始末。

(2) 如何知道的?從哪些管道知道的?(包括報紙、電視新聞報導,或親朋好友提及)

(3) 若無學生知曉,由老師簡述事件。

(4) 對於這件事情肯定嗎?支持嗎?親友的意見呢?

(5) 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生活的社區(或就是自己的學校),會怎麼反應?

2. 請學生操作電腦,打開第13則參考新聞的網頁,運用5W1H來增加對本事件的認識。提醒學生,注意新聞報導中的Who等不同角度的觀點、各報導中所出現的角度有多少,及報導的重心是哪一種角度的觀點?(10分鐘)

(1)       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2)       Where:在哪發生

(3)       What:發生何事

(4)       When:何時發生

(5)       Why:發生原因

(6)       How:如何發生

3. 請各組派代表報告該組的新聞解析結果,包含新聞中不同角度的觀點及陳述。學生報告時,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下所提出的各種不同角度與觀點,並圈出報導的重心。(例如江翠國中退休老師、老校友、護樹志工、新北市政府人員… …等)(5分鐘)

4. 回想剛剛看的新聞內容,及看看黑板上的記錄,抽點學生發表想法:(5分鐘)

(1) 從新聞報導中,是否有辦法判斷該不該移樹?開發工程及保護老樹各自的好與壞?

(2) 請簡單說明自己的立場,支持哪一方的觀點與說法?是否支持爬上樹護樹的志工?

5. 接著,再請學生操作電腦,打開第47則參考新聞的網頁,運用5W1H來認識新聞事件。提醒學生,注意新聞報導中的Who等不同角度的觀點、各報導中所出現的角度有多少、報導的重心是哪一種角度的觀點,及各觀點的深入程度(對於“Why”及“How”的解析)(10分鐘)

(1)       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2)       Where:在哪發生

(3)       What:發生何事

(4)       When:何時發生

(5)       Why:發生原因

(6)       How:如何發生

6. 請各組派代表報告該組的新聞解析結果,同樣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下所提出的各種不同角度與觀點,並圈出報導的重心。並詢問學生:(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