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你被置入了嗎?     (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中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電視劇或電影片段、家中的任何物品、可錄影的工具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哇!女主角今天穿的那件衣服好好看喔,是XX牌的」、「口紅顏色好美,我要去專櫃問問看」、「男主角拿的手機看起來很厲害」……只要幾秒鐘的時間,一個閃過的畫面就可能讓你印象深刻。在一段一小時的連續劇裡,所有的用品、場景,畫面中看得到的東西皆經過刻意的設計與安排,讓你除了看劇情與角色人物之外,也看見各種商品。這些看起來不是電視廣告,卻在媒體中曝光,挑撥起你的消費慾望,成功的達到廣告效果,舉凡廠商贊助某電視劇,或是廠商出錢將商品於節目中露出者,都是置入性行銷的一種。因此本活動希望親子藉由討論、扮演活動與內容分析更進一步認識置入性行銷,目的不在禁止與抗拒的這個現象,而是了解它如何影響自己。

五、活動說明

1.先了解孩子對置入性行銷的認知:

1)在電視劇與電影中看到有明顯出現品牌logo的道具時(例如主角喝的飲料、穿的衣服、用的電腦、照相機等)有什麼感覺?你覺得那代表什麼意義?

2)你是否留意過當電視劇或電影結束時,片尾會出現的感謝名單?那代表什麼意義?

3)上述兩種狀況,你覺得那是廣告嗎?為什麼?

3)你聽過置入性行銷嗎?什麼是置入性行銷,與一般廣告有什麼不同?

4)曾因為看過哪一部電視劇或電影而想購買某商品,或去拍片地方玩的經驗嗎?

2.爸媽與孩子一起瞭解置入性行銷的定義,並結合現況來思考:

根據維基百科所示,置入性行銷(或稱產品置入)指刻意將行銷事物以巧妙的手法置入既存媒體,以期藉由既存媒體的曝光率來達成廣告效果。行銷事物和既存媒體不一定相關,一般閱聽人也不一定能察覺其為一種行銷手段。

置入性具有四個條件

釋義、延伸思考與提問(爸媽可再自行延伸)

1)付費購買媒體版面或時間。

在電視劇裡出現的道具、商品都可算是獲得媒體版面與時間。

贊助是一種不用付費的置入性行銷,只要在拍攝前雙方曾事先進行溝通決定哪些內容於劇中出現的都算

2)訊息必須透過媒體擴散來展示與推銷。

商品透過電視劇播出來展示與推銷

3)推銷標的物可為具體商品、服務或抽象觀念。

演員的台詞對白也可置入

拍攝場景、地點皆可置入

4)明示廣告主。

讓人容易辨識出品牌

沒有明顯品牌露出的商品如何讓觀眾知道它是什麼品牌,可透過感謝名單,或是在片尾說明,例如XXX服裝由XX服飾提供

 

3.根據上述的定義與討論,一起觀賞某一段電視劇或電影片段(時間長度不限),爸媽與孩子各準備一張空白紙,仔細觀看,把認為是置入性行銷的部分記錄下來。觀賞結束後,彼此核對記錄結果,看誰找得多、有哪些異同,再觀看一次,針對不一樣的意見進行討論。

4.閱讀新聞文本(可看新聞影像),以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韓劇為例:「調色」留客!星星口紅缺貨 變通照賺

5.爸媽與孩子一起搜尋使用置入性行銷的戲劇/電影例子,分析與比較哪些置入性行銷技巧會讓觀眾較易產生消費動機;反之,哪些行銷例子易造成反效果,讓觀眾覺得廣告成份太重。

6.觀賞上最強置入性行銷片段,透過影片可瞭解在戲劇/電影前置作業時,即需計畫與設定好商品如何置入在劇情中,而且可能為了讓商品順利又自然的置入,而需更改劇情、表演方式。

7.扮演時間:選擇家中幾項物品,當作置入性的商品,共同擬定一段戲劇情節,自導自演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