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學運知多少 (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中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太陽花學運相關新聞、空白紙數張、筆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為期將近三週的太陽花學運,從最初的反黑箱服貿為訴求,要求退回服貿,到最後落幕。這段期間,新聞媒體、網路,各界團體無不關注著事件的發展,包括學生行為與行動,政府回應與立場……等,為了凸顯反服貿與支持服貿的不同觀點,媒體讓衝突、抗爭,不斷再現到我們眼前,資訊過多,讓最初的訴求失焦,一不小心我們便會隨波逐流。服貿的議題,與每個人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即便僅是中、小學的孩子,也有能力從小開始接觸,更重要的是,如果對新聞與談話節目的內容照單全收的話,便會缺乏對各種事件思辮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本活動目的不在與孩子討論支持或反對服貿,僅就太陽花學運的媒體事件來看媒體的報導與處理。
五、活動說明:
1.爸媽與孩子各拿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下格子,格子數可以為3*3、4*4….(爸媽視情況而定)
2.爸媽與孩子各自將對太陽花學運的瞭解內容填寫在格子內,事件、人物、地點等皆可。例如:太陽餅、立法院、林飛帆、飛帆外套、香蕉、白狼…等。
3.接著以玩賓果遊戲的方式,說出每一格的內容,包括:寫的是什麼?知道什麼?透過哪些管道知道這些內容。每說完一格即可圈記,如果你說的內容對方也有寫到,只要對方也講完他所知道的內容一樣可以圈記。最先連完約定線數獲勝。
4.透過上述的熱身遊戲,爸媽可大概了解有關太陽花學運,孩子知道多少,透過哪些管道而來。
5.請孩子根據不同的感受分享太陽花學運中的新聞報導,例如包括:
(1)印象最深刻的
(2)最誇張的
(3)最好笑的
(4)最離譜的
(5)最難過的
(6)最生氣的
(7)最溫馨的
6、呈上,提醒孩子,我們對新聞事件的感受,有時會因媒體的處理技巧而有所不同,因此比較報導常是重要的工作。
7、最後請想想,這些報導如何影響你對太陽花學運或是媒體的觀感?在人人都有責任監督政府的世代,你覺得在整個學運期間,你用什麼方式參與,參與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