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45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 九下 第三單元全球化與國際社會 第1課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南一版 九下 主題三現代公民與全球關連單元2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
翰林版 九下 第三篇全球關連 第二章科技發展
五、 對應能力指標:
8-3-3舉例說明科技的研究和運用,不受專業倫理、道德或法律規範的可能結果。
六、 主題:臉書全球大當機 已恢復連線 (PTT下載)
七、 新聞來源及本文:
(中央社倫敦19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社群網站龍頭臉書今天傳出全球大當機,網站和手機app都連不上,引發用戶一陣恐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全球用戶還搞不清楚狀況15多分鐘後,多數區域的臉書已經恢復服務。在台北時間今天下午當機時間連上臉書用戶可以看到畫面出現「對不起,情況不對勁。我們正致力儘速修復。」的錯誤訊息。根據報導,臉書雖然過去也曾傳出當機,但今天的當機規模顯然更大,影響擴及全球首頁、app,以及即時通訊服務(messenger services)。臉書的亞洲、歐洲代表未能立即聯繫上發表評論。
臉書全球大當機 原因不明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9日電)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今天下午發生全球大當機,包括台灣、香港、美國等地區網友都不能使用臉書,發言窗口表示,台灣地區已修復,原因與影響範圍還在查證。臉書今天下午約4時左右全球大當機,不少網友在使用PC版與行動版臉書時,都發生連線異常狀況,臉書上顯示,「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很抱歉,臉書發生某方面無可預期的問題,我們正在緊急修復中) 的訊息。台灣Facebook發言窗口表示,目前已知包括台灣、香港、美國都有類似狀況發生,當機可能是全球性的,但原因與影響範圍都還在查證,而網友的資料都有雲端備份,不必擔心資料不見或產生資安問題。下午4時30分左右,台灣的臉書已恢復正常。
八、 教學目標:
1.檢視個人使用社群軟體的習慣。
2.知曉社群軟體社交功能的侷限性。
3.培養與人親身互動的能力。
九、 教學重點建議:
一、教學準備
①影印「臉書全球大當機 已恢復連線」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②預先下載或開啟「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影片(http://forgetfulbc.blogspot.tw/2014/05/lookup.html?m=1)。
③影印「嗨!你好!」學習單,每位學生一份。
二、課程實施
(一) 引導活動
1.請學生分享自己平常使用的社群軟體(例如:facebook、twitter、line、…),以及在上面從事的活動,可利用教室電腦與投影幕操作展示。
2.請學生說明週休二日或寒暑假時,通常會使用社群軟體多久。
(二) 發展活動
1.「臉書全球大當機 已恢復連線」—
①閱讀「臉書全球大當機 已恢復連線」新聞影本。
②問題討論:
◆事發當時你有發現這樣的情況嗎?
◆如果你發現上不了社群軟體,你會有什麼感覺?
◆如果有一天社群軟體真的遭到駭客攻擊而毀壞,你會有什麼損失?
2.「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
①觀賞「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影片。
②問題討論:
◆說說看你看完影片的感想。
◆你在生活中有發生影片中所敘述的情形嗎?
◆如果你在公共場所總是低頭滑手機,還可能潛藏哪些影片中沒提到的危機?
3.「嗨!你好!」—
①老師發下「嗨!你好!」學習單。
②學習單說明:
◆在上學或放學途中,觀察你所搭乘的大眾運輸工具或你所處的公共空間,周遭的路人除了趕路之外,停下來時通常在做什麼事。
◆隨機和一個路上的陌生人搭訕,說明希望訪問他的來意,和他進行簡短的聊天,記錄下他所提供的資訊。
(三) 綜合活動
1. 請學生發表學習單內容以及進行活動的感想。
2. 總結說明:
在行動通訊普及的時代,大家幾乎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時時刻刻都可以利用無線網路獲取資訊。然而也因為這樣的便利性,反而人與人之間的親身互動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社群軟體進行社交行為。不論科技如何進步,資訊工具都應該只是輔助的角色,如果取代了原本的人際互動方式,反而是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