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 教學時數:80分鐘
三、 結合領域:社會
四、 配合教科書內容:
康軒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五單元「工作與消費」,第二課「消費行為」
南一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一單元「經濟與生活」,第一課「消費與生活」
翰林版國小社會六上,第一單元「消費與生產」,第一課「消費與生活」
五、 對應能力指標:
7-3-2        針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進行價值判斷和選擇。
六、 主題:十元換原燒 (PTT下載)
七、 新聞來源及本文:
拿嘸原燒優惠券 2000人怒圍店
【中國時報╱曾百村、陳宥臻/綜合報導2014.08.17】
大優惠竟造成大民怨?王品集團旗下「原燒」燒肉店,為慶祝展店10周年,全省24家店舉辦買1送1優惠券活動。因基隆店提早發放,在上午9點多就宣告發放完畢,引發排隊民眾強烈不滿,將店家團團圍住,最後員警到場維持秩序,店家以「人人有獎」化解爭端,王品其他提早發放的分店也同樣被罵翻。
提早發放 民喊詐欺
原燒基隆店原定昨天上午10點發送1000張買1送1優惠券,消息一出,前天深夜就有民眾排隊,吸引近2000位民眾排隊,而排隊人龍聊天噪音影響住戶安寧,業者因此提早發放優惠券,9點多店員就舉牌表示「發送完了」,排隊民眾群情激憤,怒喊「這是欺騙消費者,這是詐欺!」質疑業者不按程序作業,將消費者當猴子耍。
基隆店店長趕緊致電總公司溝通後,向群眾表示「會再加發200張優惠券」,但仍無法弭平怒火,群眾將店家包圍,業者無奈報警,警方到場維持秩序。
不單只基隆如此,全台許多原燒分店也有類似狀況,台北南京店第一名客戶也是前一日晚間11點就來排,早上8點現場排隊人數近千人,店家提早於早上9點半發放,很多沒領到的民眾不滿,不肯離開。
消基會:需對2千人負責
王品集團公關黃宥莘回應,因全台24家原燒進行優惠活動,由於排隊相當踴躍,為了體恤前晚熬夜排隊的民眾,才在官網統一公告後,提早半小時發號碼牌,豈料美意反而引來圍店紛爭。
消基會表示,該活動公告10時發放優惠券,就必須按照時間執行,至於10時前店家要怎麼發,是店家個人行為,基本上「原燒」必須對之後這2000位排隊的消費者負責。
這起事件也引發網友「口角論戰」,有人表示,當時排隊的人潮早就遠超過千人,就算準時發放「後方拿不到券的人就是拿不到」,圍店的做法「沒素養又教壞囝仔」。但也有人認為,類似王品集團的大企業舉辦活動應設想周到,造成糾紛怨不得別人。
原燒讓步「人人有獎」
最終總公司決定基隆店「人人有獎」,讓現場排隊的近2000位民眾都能拿到買1送1的優惠券,才化解圍店紛爭,不過仍有民眾氣不過,直呼要對王品集團提告詐欺。
王品集團表示,已向民眾致上歉意及提出解決方案,希望消費者都能前往用餐享受優惠內容。
 
生意不受影響「原燒」依舊客滿
【聯合報╱陳靜宜/台北報導2014.08.18】
王品集團旗下的原燒,因排隊發送餐券事件引起糾紛,生意未受影響,業者表示,票券發送後每天生意客滿,有人拿著優惠券現場訂位。24家門市發送近26,000張「買一送一」券,粗估會帶動1,600萬元以上營收。
王品集團是餐飲業中最會使用行銷活動的業者之一,每次總能贏得免費的媒體曝光與報導,王品集團2003年曾辦過拿10朵玫瑰花就送千元王品牛排一客,也有漏夜排隊的人潮。這次「原燒事件」卻引起部分排隊民眾發怒。
王品集團表示,最初是善意的活動,沒想到會造成負評。經內部檢討,主要是自身錯估形勢、優惠條件模糊、未限定取券人數上限,造成民眾有置喙空間,未事前規畫排隊路線,引發附近居民抗議。排隊跟天氣也有相關,天氣熱,群眾的情緒躁動的情況下,再加上有媒體在旁,就容易從零星火花變成衝突。
有餐飲人士認為,王品集團長年來一直營造以客為尊的形象,讓部分民眾認為有爭取談判的空間,吵贏就賺到了;加上對王品集團期待值高,有不合意就覺得落差大。王品集團表示,未來若舉辦相關活動,將事先規畫排隊路線,並且準時發放優惠券,不會再提早發放了。
(引自http://udn.com/NEWS/LIFE/LIF3/8877344.shtml)
 
快閃舞者! 百貨美食街用餐桌變舞台
TVBS╱王百櫻/台北報導2014.08.18】
在美食街吃飯,突然有舞者爬上用餐桌,大跳熱舞,這個月15日,有民眾到北市阪急百貨的美食廣場吃飯,突然間,原本隔壁桌的客人,竟然戴起面具開始跳舞,還有女舞者躍上桌椅,把用餐桌當作表演舞台,有民眾看得目不轉睛,也有人嚇得忘記吃飯,對此業者表示,這些快閃族其實是專業舞者,主要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帶給民眾驚喜。
百貨公司美食廣場中午吃飯時間,突然間,仔細看,原本在桌上吃飯的民眾,瞬間變成專業舞者臉上戴著面具,一旁的女dancer甚至直接跳上用餐桌,把桌子當作表演舞台,民眾紛紛看傻了眼,有人被嚇到忘了要吃飯,也有人趕緊拿手機錄影,捕捉快閃畫面,這個月15日,台北市信義區阪急百貨公司,有民眾在美食廣場,吃飯吃到一半,一旁冒出一群dancer,在用餐區和桌椅上大跳熱舞,但平常桌子是讓大家吃飯使用,這回卻成為快閃族的舞台。
民眾:「站在桌上應該會嚇到吧,怕他把我的食物踢翻。」
民眾:「應該會嚇一跳,然後開始看他們表演吧!」
其實早在這個月初,有樂團也在阪急美食廣場快閃,旁邊的路人或店員瞬間變成音樂家。
阪急百貨公關甘芳瑜:「因為是搭配我們目前的時事,像是之前世足的部份,我們有啦啦隊的快閃,其實客人的反應都還滿熱烈的,也很盡興參與。」
之前在高雄百貨公司,也有合唱團突襲美食街,同樣選在人多的地點,吸引大家目光,表演後又快閃離開,帶給人無限驚喜。
    (引自https://tw.news.yahoo.com/快閃舞者百貨美食街用餐桌變舞台-110800054.html
 
八、 教學目標:
1.分析排隊優惠的成本與獲得。
2.知曉製造新聞的意涵及目的。
3.辨識媒體內容中的製造新聞。
九、 教學重點建議:
一、教學準備
①影印「拿嘸原燒優惠券 2000人怒圍店」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②影印「生意不受影響 『原燒』依舊客滿」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影印「快閃舞者! 百貨美食街用餐桌變舞台」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④影印「『製造新聞』一把抓」學習單(如附件),每位學生一份。
預先開啟或下載「燒烤套餐只要10元!限民國93年出廠銅板」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xrS-3CAc
預先開啟或下載「【中視新聞】10元換餐提前發優惠 原燒挨轟 ! 20140816」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MGNFFlu6o
二、課程實施
(一) 引導活動
 1.由老師分享自己或家人參與排隊享優惠活動的經驗。
 2.請學生分享自己或家人參與排隊享優惠活動的經驗。
(二) 發展活動
       1.燒烤套餐只要10元!限民國93年出廠銅板
     ①觀賞「燒烤套餐只要10元!限民國93年出廠銅板」影片。
②問題討論:
           ◆你覺得廠商舉辦這個活動能吸引媒體報導的可能原因是什麼?
             10元就能吃燒烤套餐;一定要民國93年製造的10元;換幣造成銀行工作量大增)
2.「【中視新聞】10元換餐提前發優惠 原燒挨轟 ! 20140816」—
    ①觀賞「【中視新聞】10元換餐提前發優惠 原燒挨轟 ! 20140816」影片。
②問題討論:
   ◆如果你是排隊卻拿不到優惠券的人,你有什麼感覺?
   ◆如果你是「原燒」燒肉店的店員,你有什麼感覺?
 3.「拿嘸原燒優惠券 2000人怒圍店」—
    ①發下「拿嘸原燒優惠券 2000人怒圍店」新聞影本,請學生閱讀。
②問題討論:
 ◆「原燒」燒肉店舉辦了什麼活動?
10週年慶當天,排隊前100名可用民國93年10元硬幣購買愛心盆栽及享用免費套餐一份;前1000名可以得到買套餐一送一優惠券一張)
 ◆活動過程發生了什麼情況導致排隊民眾不滿?
(原訂當天早上10點發優惠券,但基隆店提早發放,9點多就發完了,卻沒有告知現場民眾)
 ◆為了確保一定拿得到優惠券,民眾必須多早來排隊才能達到目的?
(提早在前一天晚上就來熬夜排隊)
   ◆最後「原燒」用什麼方法平息眾怒?
(讓基隆店排隊的近2000位民眾都能拿到買1送1的優惠券)
   ◆看完事件的報導,你對這個事件有什麼看法?
4.成本與獲得—
①問題討論:
 ◆新聞中提到,有人前一天晚上11點就到店門口排隊,你覺得這樣划算嗎?
②成本與獲得分析:
 ◆從前一天晚上11點到當天早上9點,總共10個小時;「原燒」套餐一客的定價含10%服務費是690元。
690元�10小時=69元/小時,相當於每小時的時薪只有69元
(103年1月1日開始,勞基法規定基本工資時薪為115元,熬夜排隊屬於大夜班,所以時薪應該要更高)
         ③問題討論:
           ◆你覺得排隊的人算不算是為「原燒」工作?為什麼?
             (某種程度而言,排隊的人就像是「原燒」請的臨時工,付出時間、體力排隊,累積足夠的人數之後,引起媒體注意來報導,幫助「原燒」增加媒體曝光率,而「原燒」提供的10元換餐券或買一送一的優惠就是酬勞)
       5.製造新聞(making news)—
①老師說明:
◆企業除了刊登廣告之外,也會藉由舉辦活動,吸引媒體來報導,增加了品牌與產品的媒體曝光度。由於新聞事件本身不是自然發生,而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所以這一類的新聞稱為「製造新聞」,也可以算是一種行銷手法。
◆以「10元換原燒」這個活動而言,王品集團事前就已經向各大媒體發送活動訊息,於是媒體在先前就已經報導了這個消息(第一段觀賞的8月11日年代新聞),達到第一次的宣傳效果。到了事發當天因為排隊的糾紛而引起軒然大波,更多的媒體投入報導(第二段觀賞的8月16日中視新聞及8月17日中國時報的報導),意外的又增加「原燒」的媒體曝光率。
②問題討論:
◆王品集團原本策劃這個活動是為了製造新聞,但後來事情報導的重點卻聚焦在群眾的不滿,你覺得有沒有達到行銷的效果?為什麼?
         ③閱讀「生意不受影響 『原燒』依舊客滿」新聞影本。
④問題討論:
◆你覺得「10元換原燒」是不是一個成功的行銷活動?為什麼?
(三) 綜合活動
  1.「製造新聞」一把抓—
    ①發下「『製造新聞』一把抓」學習單,以及「快閃舞者! 百貨美食街用餐桌變舞台」新聞影本,每位學生一份。
    ②請學生閱讀「快閃舞者! 百貨美食街用餐桌變舞台」新聞影本。
    ③根據學習單的問題分析新聞:
      ◆這則新聞報導的活動內容是什麼?
        (快閃舞者在阪急百貨的美食廣場突然現身,跳到餐桌上表演)
      ◆這個活動是自然發生還是刻意安排?為什麼?
        (刻意安排,因為阪急百貨的公關有出來說明)
      ◆你認為活動主辦單位是誰?
        (阪急百貨)
◆你認為這個活動能吸引媒體報導的原因是什麼?
        (類似電影「舞力全開4」的情節也在台灣發生)
◆你覺得活動被媒體報導後,可能會帶來什麼效果?
        (民眾期待用餐時能再看到快閃表演,提高到阪急百貨美食廣場用餐的意願;頗富創意的活動設計提升企業形象與知名度)
 2.作業說明—
     請搜尋新聞,找出並且分析可能是「製造新聞」的報導,填答「『製造新聞』一把抓」學習單的問題。
3.總結說明—
                    許多看似有新聞爆點的新聞事件,其實源自於廠商刻意舉辦活動,以活動內容,或週邊衍生的事件製造出新聞性,吸引媒體來報導。不論活動或事件本身是正面或負面,在媒體報導的過程中,廠商的品牌與產品已經大幅曝光,被大眾所看到,達到行銷的效果。這種「製造新聞」,與其名為「新聞」,倒不如視為一種「廣告」更來得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