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合年級、科目:適合國小中年級以上、國中、高中

二、需準備的材料:可上網的電腦、白紙、筆

三、活動簡介與目標:

近日「網路霸凌」議題再度受到關注,由於可攜式媒體的時代來臨,兒童與青少年越來越容易獲得上網機會,透過電腦或手機上網,隨時可沈浸在網路世界。然而,網路世界如同社會縮影,網友各形各色、網路上可見各種議題討論與言論,但網路匿名的特性,也容易讓言論失控,不實言論、辱罵、謾罵、威脅、仇恨性文字等,進一步激發情緒性反應,造成被攻擊者心裡受創,甚而輕生或產生報復性行為。

類似案件層出不窮,但網路對人類社會之貢獻或侵害,端視使用者之心態與使用方式,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讓孩子瞭解網路的特性,並學會為自己的行動及言論負責,才能夠從自己做起真正拒絕網路霸凌。

本次活動,希望讓父母跟孩子一起正視網路霸凌,非但自己不會成為霸凌者,當遭受霸凌時也能以正面態度應對。討論中,可以請孩子一邊記下關鍵字,便於討論進行,也可做為筆記提醒。

四、製作或活動步驟或重點:

1.和孩子討論何為「網路霸凌」。

2.和孩子一起在網路上搜尋「網路霸凌」的定義及應對方式。

3.對於國中以下兒童,和孩子討論何為「霸凌」,並一起在網路上搜尋「霸凌」的定義及應對方式。

4.和孩子討論周遭是否有朋友曾為霸凌者,或遭受霸凌?自己是否曾為霸凌者會曾遭受霸凌?

5.和孩子討論網路霸凌的產生原因。

6.和孩子討論網路的特性,思考網路特性的正面與負面影響。例如,網路言論自由但也容易引發不負責任的言論。

7.和孩子討論,無論在現實世界或網路世界,不負責任的言論將帶來的後果。

8.讓孩子瞭解,網路使用的態度與方式,影響網路使用的結果,若以正面的心態與方式使用網路,就可以引發正面結果;反之則否。例如,可以透過網路搜尋資料,卻也有網友以此進行「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隱私;又例如,透過網路可以號召網友一起關心社會公共議題、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挺身而出提供實際的幫助;相反地,許多人不負責任的謾罵或攻擊,也可能使一條年輕的生命消逝。

五、參考資料:

父母在進行本活動前,建議先瞭解「網路霸凌」,其成因、進行方式及其影響和應變方式,和衍伸的法律問題。

1.http://bullying.cib.gov.tw/
2.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6%B2%E8%B7%AF%E9%9C%B8%E5%87%8C
3.https://eteacher.edu.tw/Read.aspx?PostID=268
4.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9225/
5.http://120.116.50.2/rdes/bulling/bulling%20la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