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玩媒體:紫爆是甚麼? 洪瑞君
適合年級: 三年級以上
活動目的:
(1) 讓小朋友認識何謂紫爆,以及了解空氣監測的相關指標。
(2) 讓小朋友藉由紀錄居住所在地的空氣狀況,建立起對於生活環境的關心態度。
(3) 讓小朋友藉由發想空氣汙染的相關報導,了解如何發聲並影響他人的可能性。
活動準備:
1. 可上網的電腦。
2. 先上網找尋近日空氣汙染的相關報導,例如以下:
台中雲嘉南地區連日紫爆吸入的空氣恐成生命殺手 <風傳媒,2015/11/14>
灰濛濛台中紫爆城 <中時電子報,2015/11/14>
空汙紫爆又高溫田中馬拉松17人熱衰竭 <東森新聞,2015/11/09>
3. 可以用來紀錄居住所在地的空氣監測結果的工具,可以是筆記本、圖畫紙或是透過電腦軟體來進行。
活動進行:
1. 先跟小朋友一起閱讀所準備好的空氣汙染的相關報導,然後跟小朋友討論以下問題:
(1) 請小朋友回想,最近他是否有特別感覺到空氣不好的經驗,如果有請他描述一下當時的狀況。
(2) 為什麼這些空氣汙染的報導都提到『紫爆』這個詞彙,這個詞彙代表甚麼?跟小朋友一起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可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網頁:
(3) 詢問小朋友是否有聽過PM2.5這個名詞?它的意涵是甚麼?可以跟小朋友一起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可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網頁:
也可參考紀錄片-穹顶之下 (Youtube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K4KeD2ajI)
2. 請小朋友從今天開始連續紀錄自己居住所在地的空氣監測指數,來了解自己生活環境的空氣狀況,紀錄時間至少一周以上。
(1) 請小朋友先從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找到離自己最近的監測站,網址:
(2) 請小朋友決定他要紀錄的方式,是一天一次,或是一天紀錄多次的數據,以及要用來紀錄的工具為何。
3. 紀錄完畢之後,跟小朋友討論以下問題:
(1) 他對於居住地的空氣狀況是否覺得滿意?
(2) 他是否因為開始了解空氣品質的狀況而改變自己的一些日常活動?例如,上學途中開始戴口罩等。
(3) 對於居住在同樣地方的人來說,他是否有想要分享的任何想法?可以是日常活動的建議,或是可以如何一起改善空氣狀況。
(4) 對於政府的相關單位,他是否有任何想要表達的想法。
4. 請小朋友整合他的紀錄結果和以上討論,寫成一篇有關空氣狀況的相關報導,並分享在社群媒體上或是同學和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