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拼一拼」教案大綱
一、教案編寫人:政治大學媒體素養研究室 林佳儀
二、結合年級:國小中年級以上
三、結合領域:國語文
四、教學時數:50分鐘課程
五、對應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1-2 瞭解媒體類型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
1-3 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
六、主題說明:(PPT)
為能吸引讀者的目光、增加銷售率及讀報率,新聞標題尤其頭條標題要能簡要點出新聞大意,甚至還需使用目前最熱門、最常被大家使用的字眼,或動人的詞彙。本活動帶領學生讀標題,也自己重組標題說故事。
七、參考資料:
八、參考網站:〈如何下標題–公民記者123第18集〉PeoPo公民新聞網,2008年3月21日。
九、教學重點建議:
課前準備
1. 老師先收集數天的新聞標題,並將標題的字詞剪開,裝進數個袋子,上課時每組一袋新聞字彙包。
2. 將參考資料印出,一組一份即可。
3. 將學生分好組,每組5-6人。
4. 收集數份報紙,上課時每組一份,先帶學生讀標題。
5. 每組需有一張空白全開圖畫紙、剪刀、膠水、原子筆或細簽字筆、彩色筆一套。
6. 上課時準備可連網的電腦,並需連上投影機,以觀看參考網站影片。
上課
1. 首先,教師先指定報紙上的一則新聞,先請每組依照5W1H進行解讀,並抽選2組,分別派一位代表說明對於新聞事件的瞭解,老師則視情況講解或補充。5W1H如下:(5分鐘)
(1) Who:事件主角與相關人物
(2) Where:在哪發生
(3) What:發生何事
(4) When:何時發生
(5) Why:發生原因
(6) How:如何發生
2. 接著帶學生讀這則新聞的標題:(10分鐘)
(1) 通常有一個主標題,有時有一個副標題。
(2) 標題的字很少,需要簡潔扼要說出新聞事件的要點,請老師從國語文的角度及新聞內容帶學生看標題文字的選用。
(3) 標題通常用比新聞內容更大、更粗的字體
(4) 為能吸引民眾的好奇心,有時會用特殊的用字遣詞留下問號、留下想像空間;或者,會用最近民眾較熟悉或較常使用的詞彙或流行語。
3. 讓學生觀看參考網站的影片,瞭解下新聞標題的重點。也對照參考資料一起認識一般新聞標題的寫法。(10分鐘)
4. 發下新聞字彙包,每組一包。請每一組將字彙包中的字、詞,組裝成一則新聞標題。(10分鐘)
(1) 將這些新聞字、詞貼在空白圖畫紙上。
(2) 請每組先將圖畫紙對折,本步驟完成的標題,放在上方的上緣處。
(3) 學生也可自由將詞彙剪開,變成單字。
(4) 可用彩色筆強化標題的視覺呈現,可自由發揮。
5. 由老師看一下各組進度,完成上個步驟的組別,可以接著依照剛剛拼出的標題,寫出相對應的新聞內容。(10分鐘,需至少有100至300字)
6. 時間到,請各組派代表發表該組完成的新聞標題與內容。發表完畢貼在黑板上。(10分鐘)
7. 老師可以針對各組的遣詞用字及文法運用進行點評,但最重要的是觀察是否每一組都瞭解新聞標題的精神並應用出來。若從學生的新聞標題成果中可看出書寫標題的精神,則已有達到學習成效。
每一組的作品再拿回去,根據老師的點評,在下次上課前,再以相同的方式拼出另一則標題與書寫新聞內容。作為各組的學習成果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