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化時代的來臨?」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二、 教學時數: 40分鐘
三、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1-2-1 指出不同媒體及其內容的特性。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數位科技進步,校園學習越來越強調e化。E化學習看似未來趨勢,然而不同的學習載
具呈現不同的學習方式,也帶來不同的問題。因此本教案活動希望學生透過個人經驗、多元思辨分析與自身相關的學習議題。
六、主題:無紙化時代的來臨?(PPT)
七、新聞來源及文本:
八、教學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學生記錄與分析自己每天的書包內容物與重量,記錄一週即可。
2.記錄在一日的時間內,自己在學習時(包括上學、寫功課…)用了哪些工具與其時間分配。
◎課堂活動
1.先請學生分享課前準備的記錄:
(1)書包內容物與重量,例如:
週一 1.5公斤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國語課本
國語習作
數學課本
數學參考書
鉛筆盒
|
|
|
|
|
(2)學習工具與時間分配,例如:
上學用課本
|
3小時
|
用電腦做功課
|
2小時
|
用網路查資料
|
1小時
|
寫作業本
|
1小時
|
2.透過學生分享了解全班概況。請學生發揮想像力試想:如果有一天學校全面E化,再也不用帶書包來上學,學校會變成什麼樣?你的書包內容、學習工具與時間分配會有什麼改變?
3.承上,e化學習與現在的學習會有哪些異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4. E化意味著以資訊科技來學習,與傳統紙本在呈現學習內容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5.發下新聞文本,閱讀並討論新聞中的觀點認同程度(新聞沒告訴你的事):
a.每名學生都用平板電腦上課,達到不用帶書包,減輕學生負擔。(每個人都帶平板真能減輕學生負擔嗎?)
b.有家長擔心學生帶手機或平板電腦入校園會影響學習,但這些載具透過引導是很好的學習工具。(平板入校園會衍生的問題是什麼)
a.桌子上看不見紙本,小朋友人手一台平板電腦,課程內容全在裡面。(平板裡除了課程內容還有什麼?)
b.體育課也親自上場示範,騎單車的影像上傳後,老師還能指出哪邊姿勢不對。(現場指導與透過觀看影像指導禾者更有效率?)
a.考試時讓學生用平板作答,電腦將視學生答題程度,下一題提高或降低難度,以達到差異化教學。(這樣的考試方式客觀公正嗎?)
b.試辦學校將提供平板電腦供學生使用,但未來全面實施時,不一定是校方提供,希望學生可以帶自己的平板,若學生無力購買,再由市政府提供。(是否引發平板品牌的比較問題?)
c.喜歡用平板,因為有趣、圖片多(閱讀習慣、學習型式的改變)
d. 用平板考試不用寫字,比較不累 (如果非各級學校全面推動,會不會有銜接與適應的問題?)
6.將學生分成三組-贊成E化、反對E化與裁判組進行辯論。辯論過程中需各自提出校園E化的優缺點,說明贊成與反對的理由,裁判組最後裁定勝負。
7.教師根據辯論結果進行總結,E化有其方便性、優點與趨勢,然而在觀看這樣的報導時也要試著用多元的角度與觀點分析問題,才不會一味的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