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自律民眾不受難」教案大綱
一、 教案編寫人:賴慧玲
二、 教學時數: 40-80分鐘
三、 適用對象: 國小高年級以上
四、對應媒體素養指標:
    5-2-1 了解個人對媒體內容有表達意見的權利。
    5-3-3 學習將媒體內容優缺點反應給媒體組織。
五、媒體素養教學設計說明與目標:
近日發生的國道遊覽車翻覆事件屬重大交通事故,除了第一時間各家媒體皆關注的傷亡人數、情況與事故原因之外,後續的檢討也是媒體關注的重點。但我們不難發現,新聞媒體在面對事故與災難時,常使用過度哀傷、聳動、驚恐與不適切的照片或文字,造成人心惶惶且無助於獲得真相;事故後衍生的一連串究責報導中,更常無法聚焦問題核心。因此本教學活動,希望:
1.學生藉由觀察與分析新聞內容,思考媒體如何自律。
2.學生學習指出媒體內容的優缺點。
六、主題:媒體自律民眾不受難 (PPT)
七、新聞來源及文本:國5遊覽車翻覆媒觀籲媒體嚴守自律 勿造成大眾恐慌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針對0213國五遊覽車意外,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聯合發出聲明表示,在事故發生第一時間即聯絡擁有自律機制的相關媒體啟動自律機制,並對各家媒體的報導方式與內容進行以下的呼籲,包括勿過度使用悲傷者痛苦、哀嚎的圖片影像,以及媒體應在封鎖警戒線外採訪、報導,避免妨害救難和救援工作之進行,媒體主管也應關注第一線採訪工作同仁,保障其勞動權益與心裡必要協助。
媒觀、媒改團體在聲明中指出,在電視媒體部分,發現大部分媒體恪守自律準則,然而卻有少部分媒體引用受難者家屬悲慟畫面,甚至前往事故現場企圖模擬與敘述事故過程,此舉不但無助整體事件發展,反而在真相未白之前誤導大眾視聽。
而針對網路媒體部分,媒觀、媒改團體發現,部分網路新聞媒體在引用事故畫面時,竟貿然加上配樂,此舉不但容易造成大眾恐慌,更對受害者家屬造成二度傷害,對此,予以譴責外,更希望參考行之多年的電視自律原則作為新聞製作參考。
另外,媒觀、媒改團體也認為對網路媒體運用直播或是未經剪輯,而出現罹難者遺體的搬運或是暫置地面之畫面,呼籲各媒體運用網路直播之訊息應以新聞專業之考量為念,切勿為提升點擊率與觸擊率,而犧牲媒體守門人專業,此不但不尊重往生者,更造成受害者家屬二度傷害與妨礙現場偵查之流程。
媒觀、媒改團體也特別指出,發現不少談話性節目當中的「名嘴」已經對此事件進行敘述與揣測,此不但在撩撥大眾情緒,更消費事件相關人士,非但無助公共議題的理性討論,更可能會誤導大眾對此事件認知,對此表示譴責,同時也呼籲各談話性節目應邀請相關產學專家,進行理性分析,以增進大眾對公共議題與事件的認知。
媒觀、媒改團體聲明中,也感謝媒體同仁們在第一時間傳遞給第一手消息,但也呼籲各家媒體主管與業主,應關注第一線媒體工作者在災難傷亡現場採訪可能造成的心理創傷,不但需保障其勞動權益,更應在事前與事後提供媒體工作者心理諮商或協助。
八、教學建議:
◎課前準備
1.請學生分組進行,每一組自訂主題,針對遊覽車翻覆的相關新聞事件,以5-10則新聞為例進行分析與探究。例如:關於遊覽車翻覆事件,新聞標題怎麼說?新聞如何對待受難者家屬?遊覽車事件誰該負責任,新聞怎麼說?遊覽車翻覆事件,新聞畫面給我的感想…(這個分組練習,目的在讓學生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新聞分析、整理與歸納,也可因為整理與分析同一個新聞事件,而發現問題。)
 
◎課堂活動
1.遊覽車翻覆事件是近日重大意外事故,請學生想想過去還有哪些重大意外事故或災難,意外事故的新聞內容應該包含哪些面向?
2.說說看,每次遇到這類重大意外事故…(可利用分組事先蒐集到的新聞來佐證)
(1)你最想從新聞中知道什麼(如事故原因、如何避免)
(2)最不想知道什麼(如官員們事後諸葛)
(3)而就你的經驗或現況來看,你認為最不適切的事故新聞報導方式或內容是什麼(如報導家屬哭斷腸的畫面、遺體)
(4)哪些內容又是你覺得很好的(如追蹤後續責任問題、具體改善辦法、司機過勞議題)
(5)呈上,你可以透過哪些方式將新聞內容中的優缺點反映給媒體組織呢?你會想這麼做嗎?為什麼?
3.分組分享自訂的主題與新聞整理結果,教師可提醒學生藉由觀察與分析新聞內容,思考其適切性,以及媒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4.發下「5遊覽車翻覆 媒觀籲媒體嚴守自律 勿造成大眾恐慌」新聞文本,並利用5W1H共讀新聞。延伸閱讀:重大災難新聞加強查證和自律以撫慰安定人心。老師可強調新聞文本中提出的呼籲,讓學生以此觀念檢視媒體,包括:

各家媒體的報導方式與內容進行以下的呼籲,包括勿過度使用悲傷者痛苦、哀嚎的圖片影像,以及媒體應在封鎖警戒線外採訪、報導,避免妨害救難和救援工作之進行,媒體主管也應關注第一線採訪工作同仁,

保障其勞動權益與心裡必要協助。…
前往事故現場企圖模擬與敘述事故過程,此舉不但無助整體事件發展,反而在真相未白之前誤導大眾視聽。…
各媒體運用網路直播之訊息應以新聞專業之考量為念,切勿為提升點擊率與觸擊率,而犧牲媒體守門人專業,此不但不尊重往生者,更造成受害者家屬二度傷害與妨礙現場偵查之流程。…
在「重大災難新聞加強查證和自律以撫慰安定人心」文本中則提到1.重大災難新聞應謹守專業原則、2.資訊報導與隱私守護需兼具、3.災難消息的查證與澄清、4.新聞查證確認真實為專業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