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的媒體人、新的傳播方式,新的媒體人再用新的媒體方式提供閱聽大眾新的服務,精益求精。而如何運用重要的那支筆,及對科技的理解和運用固然都是關鍵要務,但「萬變不離其宗」-「誠信」-則是新聞記者永遠的信條。
 
新聞倫理分類
違反真實正確
□缺乏求證 ■偏狹報導
侵害新聞自由
□利益衝突 □新聞自由的外部侵害
□新聞自由的內部侵害 □未保護消息來源或欺騙消息來源
違反公共利益
□傷害兒少權益 □歧視報導
侵害個人權益
■媒體審判 □採訪或報導侵犯隱私
事件名稱
時間起迄
2015/6~2015/7
摘要
主文
2015.6.29
中國時報報導稱,據八仙陳爆發生現場遺留的10多個打火機研判,幾可斷定「抽菸點火就是元凶」,並指吸菸者的態度是:「整座城市成為我的吸菸場」
2015.7.3
臺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麒安投書媒體,強調引起塵爆的原因明明就是現場濃度過高的彩粉,且香菸的燃燒並非「明火」,可能無法在當時的環境下引爆。並指出中時該篇報導既不是要調查八仙塵爆的原因,也不是要檢討《菸害防制法》的執行成效,更不是問你到底「敢不敢」檢舉。該篇報導只是藉由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所進行的炒作並抹黑吸菸者的反菸宣傳。
 
標籤
中國時報、八仙塵爆、吸菸者
社會評論/相關報導
2015.6.29
[中時]八仙塵爆案》菸害防制法6年了!你敢當場叫人禁菸嗎?
2015.7.3
[自由]自由開講》彩粉肇禍,吸菸扛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