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衛生紙媒買到(設計者:賴慧玲)
二、配合年級、科目:國小高年級以上
三、活動所需準備的材料:相關報導與社論內容
四、活動簡介與目標:
民生消費新聞因與閱聽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也是新聞報導的重要類別之一。如果報導只重陳述事實,可使民眾掌握生活資訊,成為既實用又具影響性的新聞;如果報導斷章取義,危言聳聽,則可能使人心惶惶,造成生活恐慌。本活動希望藉由近期發生的「衛生紙之亂」,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關心民生新聞,思考媒體報導與話題延燒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如何避免自己陷入恐慌。
五、活動說明:
1.爸爸媽媽問孩子知不知道最近大家都在搶購衛生紙,搶購的原因是什麼?(國際紙漿價格上漲,衛生紙要漲價了)我們自己家裡有沒有跟著搶購,為什麼?
2.一起共讀、比較幾則相關新聞:(新聞可自行挑選)
(4) 衛生紙最快下月漲價最高漲30%
3.共讀與比較後,請孩子想想:
(1) 哪一則新聞標題最聳動,會讓人覺得非搶買不可?
(2) 實際讀完各則新聞後,哪一則新聞報導內容包含5W1H?
(3) 新聞中說衛生紙要漲價了,報導內容中提到的調漲方式你都清楚嗎?
(4) 調漲價格換算後,你覺得需要去搶購衛生紙嗎?
(5) 新聞報導一出就造成瘋搶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4.帶著孩子實際走訪一次賣場(如全聯、家樂福、大潤發…等),看到被搶購一空的衛生紙架有什麼感覺?可隨機訪問幾位逛賣場的消費者,有沒有來買衛生紙?為什麼?看到衛生紙都被買光了是什麼感覺?也可藉由訪問聊天的過程中,看看消費者是否確實理解衛生紙漲價的原因,是否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跟著搶買。
5.衛生紙將漲價的新聞出現之後,引發一股搶購衛生紙的熱潮,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找後續的相關報導,想一想為什麼即使後續有一連串的相關報導,卻都抑止不住民眾須搶購衛生紙的恐懼,例如媒體也不斷在使用搶購一空的照片、反覆報導搶衛生紙的資訊,以及社群媒體上大家也都在分享到哪都買不到衛生紙的記錄…等。
6.閱讀其他社論,從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看衛生紙之亂。
(1) 一個人時,是理性的。一群人時,是瘋狂的。(轉自林良哲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