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

研究生:曾秀慧(台灣師範大學大傳所96學年度碩士)
指導教授:王仕茹(台灣師範大學大傳所副教授)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根據廣電基金會2007年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的觀察報告,在電視新聞中,2007年六月到十一月自殺新聞報導最多的是台視,總秒數由2939秒增加到3265秒。以頭條報導自殺新聞的數量,從2006年八條增加到25條,最常出現的畫面就是親屬或關係人的訪問、自殺現場與自殺者影像。而這份觀察報告發現電子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最大的問題,在簡化或臆測自殺動機,因為電視新聞報導時間有限,很少對自殺原因進行深入探討。翻開報紙新聞,也可以發現不少因為自殺新聞報導導致模仿自殺的案例。這些個案因為看了報紙或電視報導與自殺相關的新聞或節目,進而模仿其自殺行為或者影響其對自殺之態度。

  維特效應的焦點在間接性自殺暴露型態或自殺傳染傳遞的間接途徑;即個體不曾接觸最初自殺者或與之有人際關係,而是透過各種傳染媒體形式如:電視、報紙、收音機、其他書寫文獻,或口頭傳播所引起之自殺效應(潘玲菁,2006)。

  與自殺防治相關的文獻即指出,自殺危險性高的精神障礙患者,容易受到媒體報導自殺事件以及污名化的負面影響。Stack(2000)分析1974到1996年之間42個研究裡293項發現,發現真實的自殺故事引發的模仿效應、比虛構自殺故事多了4.03倍,娛樂或政治名人自殺模仿效應比一般人自殺的模仿效應大了14.3倍。Stack(2003)有關影劇界或政治界的偶像型人物自殺事件的報導,實驗組比對照組產生模仿自殺效應的可能性大十點三倍。

  人們透過媒體了解事實的過程中,意義化的過程不是被動的「反映」事實,大多在主動地「建構」世界事實。而媒體在建構暴力、戰爭、衝突和自殺的圖像會影響社會大眾腦海中對這些負面事物的圖像,另外媒體對於事件的描述,會短期影響閱聽眾,尤其對電視自殺新聞來說,其影響力更應被媒體從業人員關注。

  如果「維特效應」真的存在,該如何避免潛藏在電視自殺新聞裡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學者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有些方法可以降低媒體產生的「維特效應」,因為媒體影響確實比其他導致自殺的因素更容易被控制,尤其是透過新聞製作方式。Gould (2001)提出十點對於自殺報導的建議,特別提到媒體從業人員要注意新聞擺放之位置,也就是說如何透過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來降低電視新聞報導自殺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是一個可繼續深究之領域。在提到自殺新聞擺放位置時,卻沒有相關文獻提到有關於電視自殺新聞編輯順序的研究。因此,電視新聞之「維特效應」在理論與實務上有深入探討的必要性。

本研究所欲研究問題與目的為:

1.觀賞電視自殺新聞之後是否引起「維特效應」。

2.運用電視新聞編輯策略,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接續播出是否有效降低觀賞電視自殺新聞後之「維特效應」。

3.不同之電視自殺新聞順序編輯策略,是否對閱聽眾有不同效果。

  本研究將廣告研究中常用的相對情感整合理論,運用到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上,以了解自殺新聞與對比新聞排序對閱聽眾的影響。本研究採用實驗法,受測者分為四組觀賞電視新聞,四組電視新聞分別為無自殺新聞組、有自殺新聞組、自殺接對比新聞組、對比接自殺新聞組。依變項為無望感、新聞理解與記憶與對自殺的看法。統計分析方法採用多因子變異數分析。

二、研究結論

(一)維特效應

  本研究發現,受測者在沒有觀看自殺新聞的情況下,對於自殺態度並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在有觀看自殺新聞的情況下,在性別上有差異,男性對自殺態度比女性悲觀、在觀賞完描述自殺事件的電視新聞之後,偏向以自殺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依變項為記憶時,發現在自殺新聞的理解方面,同樣是把新聞擺放在新聞第四條的位置,自殺新聞與非自殺新聞,顯現出自殺新聞的理解程度較高。因此自殺新聞出現在觀賞之新聞裡,的確會對某些受試者造成影響,尤其是男性。在各國的自殺人口統計中,也顯示男性的自殺人口比女性多。本研究發現男性看完新聞之後對於自殺態度比女性悲觀,呼應男性和女性在電視訊息的解讀上存在差異。

(二)對比新聞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對比新聞的存在對受測者造成影響。對比新聞的出現,的確加強了受測者對於新聞的記憶。不過值得關切的是,對比新聞是加強對於自殺新聞的記憶、或是降低自殺新聞對於受測者的影響,接下來就必須討論到新聞順序問題。

(三)自殺與對比新聞編排順序之影響

  新聞編排順序會有影響,研究發現順序效果。要降低觀賞自殺新聞之後的影響,新聞編排順序最好是自殺新聞之後接續播出對比新聞,即在新聞編排上應以負面後接正面訊息、比正面接續負面訊息好。自殺新聞接續播出對比新聞,可以降低自殺新聞的負面影響。

三、學術與實務意涵

(一)學術意涵

1.本研究為電視自殺新聞編輯策略之初探性研究,補充新聞編輯的實證基礎。

2.把相對情感整合研究,運用在電視新聞編輯策略上,豐富整合相對情感刺激研究的內涵。

(二)實務意涵

1.再度證實自殺新聞影響閱聽眾,新聞從業人員須重視新聞倫理。

2.為新聞從業人員提供自殺新聞編排策略的參考。(黃嬿整理)